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寺院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丰富多样.对其中寺院农业经济的运行方式、土地的主要来源等进行梳理,并研究其对区域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寺院农业经济的开展,1)国土空间上的农业区加速扩张到浅山丘陵地带、农牧交界地区及以外和沙洲、滩涂区域,扩大农耕区的同时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2)形成特殊的空间格局,农业呈斑...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寺院建筑往往形神兼具,有自身的地域文化和灵魂的印迹。当人们的生活缺乏正面信仰、心灵备受压力煎熬时,清幽的古寺能带给人平静、抚慰人们的心灵。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寺院建造的实践与不足,研究我国当前对现代寺院空间的建造模式和设计手法,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符合现代需求的寺院空间进行了有力探索。  相似文献   

3.
声景观一直以来在汉传佛教寺院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佛寺声景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声景观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从时间、场所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声景的特征,然后选择四个典型的汉传寺院作为案例,从声音、人的评价和声场三个角度定量分析佛寺声景观,以期对佛寺声景的设计和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禅与禅宗寺院建筑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俭 《华中建筑》1996,14(3):94-96
该文通过对中国禅宗的思想观念,制度及其演变的研究与阐述,简要地概括出在历史上与此思想观念等相应的禅宗寺院建筑布局形态的变化,即禅寺在唐、宋、明清时期建筑布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皓月 《城市建筑》2022,(2):143-145
本文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空间整合度的分析,结合佛教寺院独有的清规管理模式,对浙江省内典型的禅宗寺院建筑空间布局进行解读,为理解寺院建筑中的功能空间与其内在设计逻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9)
我国古代中东部的书院教育和藏区的寺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两朵奇葩,分别代表了汉、藏两族的教育发展成就。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制,传播了汉藏文化,重视师承关系与实践。而藏区寺院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两者的讲会与法会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1 信仰活动的空间 小乘佛教寺院,是佛教信徒的活动场所,是教义的产物,它的选址、诞生、规模、发展,无不和小乘佛教的教义、信仰息息相关,同时受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影响。它是信仰幻化的空间。 小乘佛教最原本的主张,就是只强调人空(无我),不说法空,持自身解脱的自立独善立场,强调出世间,以出家作为超越苦难之途。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产生出以后的从内容上,方法上、最终目标上等各方面和大乘佛教、藏经佛教的差别。反映在寺院上,就自然有许多不同,下面以老挝寺院为例。 老挝的寺院,和大乘佛教的寺院及藏传佛教的寺庙不同,它不但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传播佛教文化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实,静空法师认为,现代佛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原始教义已有很大  相似文献   

8.
玄胜旭 《华中建筑》2013,(10):136-141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中的经楼与钟楼布局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由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佛寺布局中的经楼与钟楼,由佛殿后边至佛殿前边、由中心院落以外至中心院落以内迁移,但其左右位置却无定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81-84
古代佛教寺院不仅存在导读活动,而且具有较高水平,其导读对象包括了一切有缘众生,导读形式亦多种多样,充分利用了石头、贝叶、轮藏等当时所有可能的各种介质作为载体。允许阅读藏外典籍的戒律、试僧制度、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以及信徒之间相互赠阅的风尚等一系列宏观导读政策的实行保障了所有寺院导读活动的持续发展,而佛教藏书比例控制、藏书目录编撰、特色藏书展览等一系列微观导读政策的采用有助于提高寺院导读活动的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夏帝陵     
正挟裹着大西北清冽的秋风和淅沥的雨滴,笔者从兰州出发,去探访向往已久的西夏帝陵的王朝遗迹,感受那来自古代异族王朝崛起毁灭的神秘与辉煌。翌日午后,终于来到了位于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西夏帝陵。西夏帝陵方圆53平方公里,总体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占地超过10万平方米,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陵园基本结构呈现"凸"字形,与宋陵方形结构明显不同。陵台的"塔式建筑"是西夏帝陵的标志性建筑物。陵城内主要建筑均偏离陵园的中轴线,这是西夏王陵陵区的一种特殊葬式,应该是受"五音利姓"风水观的影响所致。陵区内还附有窑场遗址和特殊的建筑遗址。这些建筑的格局、结构都与汉族帝陵大不相同。西夏王陵以"头枕青山,脚依  相似文献   

11.
始建于唐代的戒台寺是明清时期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寺院不仅在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方面具有特色,还是周围自然风景区的核心。建寺以来历代都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明代以后更是成为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还原戒台寺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布局,解析其园林景观和相关游赏活动。  相似文献   

12.
探索真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荟萃精英的大学校园,历来被视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摇篮、学术和艺术的圣殿。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最具表现力的特征之一。大学校园文化所体现的那种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寻求知识,追求高、精、尖的拼搏精神,铸就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即精英文化。这是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同时也是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主旋律。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包括了创新性、国际性、地域性、多元性、复合性等多种特性,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核心。  相似文献   

13.
贾珺  王曦晨 《建筑创作》2020,(1):140-149
北京西郊地区既有起伏的山林,又有平坦的田野,水泉丰沛,自然条件优越,明代在此修造了大量的佛寺,大多具有园林属性,呈现出丰富的景观面貌。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对明代北京西郊佛寺园林的分布以及经典实例的景观构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园理景手法与游赏活动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川西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 藏传佛教影响,聚落形态多为多处村庙结合 布局。选取16个典型寺庙影响型传统村落为 研究对象,分析村寺格局和形成机制,此类 村落分为中心型、混合型、相邻型、分离型 四种,重点从村落选址、村落形态、街巷形 式、建筑布局四个方面解析此类村落的空间 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佛光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五台山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内东大殿是我国古建筑"第一瑰宝",文殊殿、祖师塔也均为国内建筑孤例。长期以来,佛光寺的保护一直是文物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通过梳理佛光寺既往主要保护工作,了解其保护历程,可以吸取经验教训,鉴往知来,进一步做好佛光寺的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广州南海神庙与台湾妈祖庙从历史起源、发展模式与信仰族群上都有许多相类似或可相互参照的特征,将这两种信仰就其建筑之装饰文化上进行比较,则更容易体察两者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异同。本文选取台湾四座较具代表性的妈祖庙与广州南海神庙进行装饰之参照,分别从庙宇屋顶、屋身与台基三个部分,剖析两者之间装饰文化与审美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2)
大禹传说在我国各地流传,而山西的大禹传说自有特色。山西民间认为夏县禹王乡是大禹建都的地方。在山西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夏禹传说,呈现出外来传说与本地传说共生的形态。夏禹传说在结合当地自然、人文风物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传说生产机制。山西夏县禹王乡流传的夏禹传说,与禹王城遗址、禹王庙等景观相交融,在传说原语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说景观反向建构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记忆,成为民间大禹传说生存与传播的"文化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18.
姚建平 《工程机械》2000,31(7):17-20
本文结合厦工ZL80B装载机变速器的设计过程,讨论了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设计计算,文中具体阐述了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参数分析、各挡传动比的设计、各构件的转矩、制动力矩和闭锁力矩计算,以及各挡的传动效率计算。本文对于履带车辆、工程机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祠堂作为徽州建筑“三绝”之一,具有维系徽州宗族社会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黄山区程氏宗祠的测绘,分析其总体布局、平面构成及形态特征,以求对大中型祠堂作深入研究的补充,作为古祠堂异地重建保护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区域文化变迁的文化线路研究,以及同一文化圈内建筑形式的差异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  相似文献   

20.
宁波天童寺"三关十景"是中国山林型佛寺胜迹的典范,其形成承载着古代中国独特的风景意识和审美观念。基于图文记录,对"三关十景"及周围寺庵、塔院分布位置进行复原,并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4个角度探讨"三关十景"的寺庙园林营造。研究得出"三关十景"在"样貌构成"上关注动态游观,从而对寺庙园林空间形态形成客观认知;在"境域构成"上追求入境体悟,从而对寺庙禅宗文化形成主观感受。文章希冀回溯天童寺"三关十景"的历史样貌,探讨寺庙园林的独特本质,可以为理解寺庙园林文化提供新的视角,为寺庙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