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22,(1)
本文对史为良、夏德昌等1994年在《海洋与湖沼》发表的“大伙房和柴河水库的环境因子同鲢、鳙生长和产量变动的关系”一文推定的10个复回归方程用实践数据进行验算,其结果6年的实践数据与10个复回归方程计算的数据,有4个达到了相关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水平;在X ̄2检验中有半数差异不显著。其所以没有更理想的结果,作者认为是由于网箱位置的改变,特别在少水的1988年,鲢、鳙网箱进入鲤鱼网箱区,受到肥水的影响,生长加快;其次是取得复回归方程的平均体重的数据是从体长推定的,原始数据不太准确;最后网箱鲢鳙的单位面积产量受成活率和放养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3):223-227
用矩阵描述了放养和捕捞的一般数量关系 ,根据这个关系 ,用过去数年的放养数据和渔获物的年龄组成数据 ,可以求得回捕率 ;将 1 998年秋和 1 999年春测定的该水库放养鲢、鳙的回捕率代入该矩阵中 ,得出其放养—捕捞的数量方程。该方程可以作为指导水库制订放养和捕捞计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
应用薄膜电泳扫描法对鲢、鳙、草鱼、鲤(杂交鲤、镜鲤)在北方越冬期间血清蛋白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越冬过程中5种鱼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减少的百分率依次为杂交鲤(48.8%)>草鱼(41.2%))镜鲤(40.8%)>鳙(33.8%)>鲢(31.5%);越冬各期草鱼、鲢、镜鲤的γ-球蛋白数值变化不明显,杂交鲤、鳙的血清γ-球蛋白在越冬中期下降,下降幅度为杂交鲤(21%)>鳙(16.8%).(2)越冬过程中患竖鳞病杂交鲤与正常杂交鲤相比,白蛋白、球蛋白1、球蛋白2明显减少,γ-球蛋白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
由各龄组P/B系数和残存率估算出达里湖鲫和东北雅罗鱼可捕群体的资源量分别为60~67万kg和45万kg,并指出目前捕捞量应以40~45万kg为宜。如资源恢复,可保持在60~70万kg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
根据1980—1987年大伙房水库用网箱不投饵养殖鲢Hypophthal 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平均生长规格或产量与该库区的水文条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4个复回归方程。6年之后(1988—1993年),用6年来网箱养殖鲢、鳙鱼种的实际产量和生长验证了这14个复回归方程,发现其中用公式(11)(y1=6.5792+7.5754x5-4.0407x6,式中:y1为鲢、鳙体重(g);x5为7—8月入库水量与同期平均库容之比;x6为7—8月出库水量与同期平均库容之比)计算出的鲢、鳙鱼种产量,有5年特别接近实际数据,计算的规格与生产实际规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8,P<0.01)。本研究中,作者根据1999—2006年该库区有关水文资料,用公式(11)计算了各年用网箱不投饵养殖鲢、鳙的预期数据,并与实际鲢、鳙成鱼的捕捞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2005年大水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浑浊,但并没有影响2005年当年的渔获量,仅对2006年的鲢、鳙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文中还对减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根据1984~1985年对海城西四渔场养鱼他的生态学调查材料,论述了鱼池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初级生产力以及能量转化效率。鱼池的产量为2.24~5.70g·m ̄(-2)·d ̄(-1),其中鲢鳙鱼产量为1.44~3.79g·m ̄(-2)·d ̄(-1)。初级生产量(产氧量)为6.18~17.18g·m ̄(-2)·d ̄(-1),转化为鲢鳙产量的能量生态效率平均为10.83%。文中比较了海城和镇赉的4个高产塘,从而探讨增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
利用北方池塘养殖的几种主要鱼类杂交鲤、鲢、鳙、草鱼等,在水温为2~10℃的条件下进行氨态氮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态氮对鱼的急性毒性是水温高毒性大;对氨毒的耐受能力是鲢<镜鲤<丰鲤<草鱼<鳙;在假定非离子氨与离子氨(铵)对鱼均有毒,并且毒性符合加和性的前提下提出,非离子氨的毒性大约是离子氨(铵)毒性的70~80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4)
通过生长试验和鱼体成分分析测定了体重34.0~37.3g的真鲷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EAA)的需要量。真鲷对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为0.91g/kg·d,适宜需要量为10.7lg/kg·d;对必需氢基酸的适宜需要量为5.63g/kg·d,10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赖氨酸1.08、蛋氨酸0.23、苯丙氨酸0.70、苏氨酸0.49、亮氨酸0.94、异亮氨酸0.56、精氨酸0.68、组氨酸0.25、缬氨酸0.61、色氨酸0.09g/kg·d.在通常日投饵量为2%、2.5%和3%的情况下,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3.7%、43%和35.8%。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鲢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16,个体间差异较小;鳙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14,个体间差异较大。基于PCR-DGGE指纹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鲢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569,属于中等相似水平;鳙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23,也属于中等相似水平。测序结果表明:鲢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鳙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厚壁菌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
为探究太湖北部湖区4个不同水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食性的差异,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太湖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和乌龟山水域的鲢、鳙、悬浮颗粒有机物(SPM)和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湖区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差值为0.1‰~1.5‰,δ15N差值为0.3‰~1.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PM与水华蓝藻的δ13C和δ15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PM主要组分是水华蓝藻;水华蓝藻的δ15N值为12.8‰~15.8‰,均高于污染较小水域浮游植物的δ15N值(2‰~8‰),说明这4个水域氮源污染仍比较严重;鲢、鳙的食性在4个水域内有一定的差异,除乌龟山水域鲢、鳙营养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3个水域鲢、鳙在水华蓝藻爆发高峰期食物组成相似,摄食以水华蓝藻为主;月亮湾水域鲢、鳙的营养级均高于其他3个水域,可能是由于该水域的鲢、鳙在摄食蓝藻的同时,也摄食了少量的浮游动物,但对于其具体食物组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能帮助揭示太湖北部不同水域鲢、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悬浮颗粒有机物,并分析悬浮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水华蓝藻,进而能够为利用鲢、鳙控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1):34-41
选取物流综合能力、物流服务能力、物流辅助服务和物流操作成本作为物流承运商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企业物流承运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Z1):58-65
作者观测了全长6.6~177.6 mm的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及饥饿死亡时皮肤和肠的组织学及亚微结构变化。在水温18.0~23.0℃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耐饥饿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鲤(10.4~12.0d)>鳙(9.6 d)>草鱼(8.8 d)>鲢(7.3d)。夏花至春片鱼种的50%饥饿致死时间为15~271d。水温与鱼的饥饿致死时间呈负相关。饥饿致死的鲤苗皮肤破裂,指纹状细胞界限不清,排列散乱,粘液细胞小,神经丘萎缩;鲢、鳙鱼苗肠粘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或肿胀或萎缩或溃解。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4):30-36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途径,一是扩大统一采购的品种范围;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三是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确定合理的采购渠道和订货形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2)
鲜鲤在-10℃经80d的冻藏,肌肉油脂多烯脂肪酸含量明显减少,油脂过氧化值变化颇大,证明鲤油脂发生氧化.此外,肌肉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盐溶性蛋白质、蛋白质保水性下降,ATP酶相对活力降低,鱼肉质地变化.所有表明鲤肌肉质量的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都与鱼肉质地的感官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Z1):19-24
文内对鲢消化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组织学观察,描述了全长5~131mm仔、稚、幼鱼摄食器官、消化器官发育的组织结构特征,并对其发育的组织学特点与摄食方式和食性转化关系以及鳃耙管机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Z1):11-24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3)
鲤、鲢和草鱼的嗜中性白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对酵母细胞的吞噬百分率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上升.在10℃以上,三种鱼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可达90%以上,其中鲤鱼的吞噬作用最强,其次是鲢鱼和草鱼.另外酵母细胞被吞噬吸收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1):23-35
基于均匀混合假设,建立了自适应SIS传染病模型,利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并证明了无病平衡点与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2)
本文报道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鲢(Hypoph(?)halm ch(?)hys molitrix)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鳃丝的微细结构。发现二种鱼的鳃小片差别很大。在相同的鳃小片面积下,鲢的鳃小片长度约为鲫的2倍,表面平坦;后者表面凹凸不平。盐细胞的数量鲢为鲫的1/2~1/3,在鳃小片的边缘也有少量分布。鲫则没有。作者认为鲢的低矮平坦型鳃小片能减小对水的阻力,满足滤食所需的较大滤过水量,降低能量消耗。由于鳃小片平坦且相对呼吸面积小,所以鲢的摄氧效率较鲫低,这可能是其不耐缺氧的重要原因。鲢的耐盐能力低的一个原因是盐细胞数量少。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鲤竖鳞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溶血、水肿、变性坏死和炎症。病鱼的皮肤、鳞囊、鳍、鳃、肾、肝、脾和肠都显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尤其是肾、鳃和皮肤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