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株溶藻细菌(P15)的溶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验室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P15,经鉴定其属于红球菌属。研究了该菌对FACHB469、FACHB569、FACHB377、FACHB416四种蓝藻的溶藻效果、溶藻方式及无机磷对该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溶藻现象较固体溶藻现象明显;液体溶藻试验中有藻絮体形成,且初始菌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好。P15菌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使藻细胞凝聚并进一步被微生物降解的,同时它还能分泌一种具有热稳定性且可抑制藻细胞生长的胞外物。无机磷对该菌的生长影响显著,当磷浓度(K2HPO4+KH2PO4,1:1)≤2g/L时,磷加入量越大则其生长情况越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夏季鱼塘藻类大量繁殖,常规化学法除藻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产品质量,而生物控藻周期长、见效慢等难题,利用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藻作用的双十二烷基γ-双季铵盐(DBAS)和从太湖激浪鱼肠道中筛选并培育的高效溶藻细菌G6进行协同控藻特性研究,考察了投加DBAS、G6菌产生的协同控藻效果和DBAS对G6菌溶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投加10mg/L的DBAS时,第5天除藻率达到100%;单独投加G6菌(菌藻比为1∶10),第3天除藻率达到42%;协同控藻时DBAS投加量为2 mg/L、G6菌藻投加比为1∶8,第6天除藻率为82%,协同控藻效果明显。DBAS、G6协同控藻机制可能是:DBAS先对G6菌产生作用,降低了除藻效率,当药剂与G6菌的作用达到平衡后,G6菌与DBAS产生共同除藻作用,侵蚀藻细胞壁,破坏藻细胞结构,藻细胞死亡、沉淀,从而达到控藻目的。  相似文献   

3.
微藻产油因其清洁无毒的特点被广泛关注,然而培养成本高、产油效率低成为其大量生产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究了典型无机磷、常见有机磷、核苷磷酸、环形核苷磷酸四类磷源对单藻培养及菌藻共培养体系中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及产油情况的影响,用紫外分析和尼罗红染色法检测不同培养体系中藻细胞生长数目、中性脂产量及磷与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体系对磷的利用情况无显著差异;纯藻培养条件下藻细胞数目(4.94×108个/10μL)高于菌藻共培养体系的(3.38×108个/10μL),而菌藻共培养体系的产油情况较好。以磷酸盐、三偏磷酸盐、磷酸三乙酯、O-磷酸-L-酪氨酸为磷源的菌藻共培养体系生长与产油情况较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6)
采用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除菌前后米氏凯伦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剂量组(0.2、0.4、0.8J/m2)米氏凯伦藻藻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除菌藻高剂量组(1.6、3.2J/m2)无明显的指数生长期,带菌藻高剂量组可以维持一定的种群增长。除菌后低剂量组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含量高于对照组,而带菌藻仅3.2J/m2组高于对照组。除菌后0.8、1.6、3.2J/m2剂量组胡萝卜素(carotene,Car)增长缓慢且低于对照组,带菌藻先增长、然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除菌前后的变化类似。除菌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除菌前后变化相似,均在第3天和第6天增加到高于对照组水平。除菌藻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并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带菌藻低剂量组在第6天和第9天下降至低于对照组水平。从除菌前后各生理生化特征来看,藻际细菌在防御UV-B辐射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藻-菌共生系统可实现污水二、三级处理低成本运行,特别是还可将CO2捕捉、固定于藻类后用于可再生生物能源生产,是应用前景广阔的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占地面积大、处理能力低、处理效果不稳定和藻细胞采收成本高等限制了其大规模工程推广应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藻-水分离困难,因此筛选可自然沉降微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此方面,可自然沉降藻-菌共生絮凝体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从藻-菌共生絮凝体富集培养方法出发,系统总结藻-菌共生絮凝体污水处理效果;揭示其对藻-菌系统处理能力的提升作用;讨论藻-菌相互作用关键新问题;探讨藻-菌共生絮凝体生物能源生产潜力;提出后续研发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菌藻塘处理冲厕海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菌藻塘对冲厕海水(人工配制)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菌藻塘对COD、BOD5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0%、95%和83.5%;表面有机负荷与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即增大表面有机负荷将导致污染物去除效率下降,菌藻塘去除污染物的最适温度为20—35℃。通过动力学研究发现,菌藻塘中底物去除的动力学方程为1/CR=0.00831 0.138/L。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2)
<正>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呈桔黄色、萎垂、反卷、叶片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的界限不明显。地上部植株后期发生萎蔫状。病害由基部向上发展,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以后稍微变软,呈褐色水渍状。随着病害发展,病株的根茎,茎的髓部和皮层也受侵染而变色,最后根茎和茎基变褐腐烂。用手挤压病部有白色的菌浓溢出,并有恶臭气味。2发病规律该病在我地发生于6-9月高温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于80%  相似文献   

8.
不投杀菌剂、灭藻剂也能让中央空调水系统不长细菌和藻类,保护大气不受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铜绿微囊藻和三氯酚(TC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紫外/过硫酸盐(UV/PS)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同步除藻和TCP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UV/PS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以后,对OD680、Chl-a、浊度和TC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6.2%、67.4%、51.7%和95.6%;UV/PS预氧化阶段最佳PS投加量为100 mg/L,最佳预氧化时间为10 min。机理分析发现,UV/PS预氧化可以破坏细胞的完整性,使藻细胞释放胞内有机物(IOM),并且能够进一步破坏核酸;同时,UV/PS预氧化还可以降低藻细胞表面的Zeta电位、改变细胞粒径,进而强化混凝除藻。  相似文献   

10.
高效藻类塘藻菌共生系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活污水对高效藻类塘进行藻类培养驯化,在水深为0.5m、流速为0.35m/s以及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约4d可培养成功。培养完成时优势藻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叶绿素a浓度为0.28mg/L。通过分析塘内NO3^--N和NO2^--N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在藻、菌培养过程中存在藻类、亚硝酸菌、硝酸菌依次生长过程。高效藻类塘培养简单、启动快,有利于其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