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1)
仙话发展到清代,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梅新林曾经说,清代仙话是"过分‘杂化’以致‘异化’实际上是以牺牲仙话固有的独立品格与价值为代价的"。梅新林所谓的‘杂化’和‘异化’是指:"道释仙怪之合流","仙界业已成为一个大杂烩",但梅新林没有指出把儒家的根本理念掺进本来是讲凡人追求长生、通过修炼可以成仙中故事中才是最大的"异化"。笔者认为,这是对仙话作品灵魂的"异化",更确切的说,是对仙话的儒化。  相似文献   

2.
<正>年画作为一种民俗版画,是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与衍生形成的,反映了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本文主要以民间四大年画之一的杨家埠年画为例,通过对其通过对其外在的艺术民俗之美的分析,从而探讨出其内在的信仰文化价值。民间木板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年话",其来自自民间沃土,充满清新刚健的气息,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在为广大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面临"本土"和"幻想"的两重困境,对中国古代神话资源的幻想宝库的开掘是实现突破有效的路径之一。本文将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幻想小说"幻想性"这一基本特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神话资源在幻想空间"第二世界"的构建方面与幻想小说结合的途径。增强幻想的逼真性并提升幻想背后的精神内涵,这是神话资源带给幻想小说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万里长城同被誉为"古代四大工程"之一。作为历史上"南粮北运""盐运"的皇家漕运通道,大运河历经了数个朝代,在中国历史的经济发展、文化沟通、交往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对古代这一中国水利管理方面伟大创举的认可,是古今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9)
<正>曾经,由S·H·E演唱的歌曲《中国话》传遍我国大街小巷,其中"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这句歌词也成为人们一时热议的焦点。孔夫子的话真的越来越国际化了吗?其实,歌曲为了压韵,说成是"孔夫子的话",实则是指孔子的学问,意在指出孔夫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积极作用,中国热正在袭卷全球。的确,孔子是我国国学代表人物,其儒家思想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博大智慧。古代贤人为我们留下的国学经典,可谓是民族文  相似文献   

6.
蓬莱,中国"东方神话之都",从秦皇东巡求药到汉武御驾访仙,从白居易笔下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到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加之"八仙过海"传说与"海市蜃楼"奇观,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使蓬莱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本学期,我真正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这方面我动了一番脑筋,力求让学生爱上写话,具体写话。一、结合生活,选取题材作文离不开生活,写话同样如此。生活是  相似文献   

8.
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中国和韩国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韩国绍修书院模仿中国白鹿洞书院的建筑与规制而建,两者有着较为密切的传承关系。以白鹿洞书院与绍修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背景、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园林意匠对两书院的物质构建和精神构建层面比较中韩古代书院园林的"异质"因子。研究表明中韩古代书院都是根据儒家思想的礼乐文化而建造,在选址和建筑布局方面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白鹿洞书院的建筑采取轴线式的规整式布局,绍修书院的建筑则采取自然式布局,但2座书院在空间上都体现了以祭祀建筑为尊的儒家伦理精神的美学观。园林意匠的营造方面两书院通过赋予亭、石刻、水池与植物等园林要素深刻寓意,营造出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白鹿洞书院强调"礼宜乐和"的儒家伦理哲学理念;绍修书院蕴含理学思想,将"持敬""格物穷理"逐渐达到与"理"合一的人生目标融入园林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灵性",即指"精神"或"灵魂",亦或解释为"聪明才智"。而在这里我把它理解为"有生命力",或者把它看作是"拟人化"的一种表现。一.中国室内设计的"灵性"1."灵性"设计在中国古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室内设计。例如,我们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或者图片中可以看到,中国建筑装饰设计的雏形早在汉代就有了,汉代画像砖上有非常精美的建筑雕饰,上面有反映百姓耕种、狩猎、渔牧的画面,还有同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有水路攻战图、采桑  相似文献   

10.
吴会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2,38(1):134-138
"洞天福地"仙境作为人间现实自然山川与神仙世界紧密联系的诗性地理空间,兼具神圣性、神秘性与诗性,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多有体现。以历史为序,通过分析相关题材画作,从与"洞天福地"绘画息息相关的社会信仰观念演变、绘画艺术审美习惯转向,以及民众(画家)生存空间地理环境认知拓展三方面来挖掘绘画中"洞天福地"仙境景观的流变缘由;在对画作景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洞""山道""林木(特别是古树)""云气"4类主要景观元素,进一步解读各要素在呈现洞天意象和体现道教象征意义、个体理想精神世界方面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