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Planning》2022,(6)
对泰国斗鱼Betta splenden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取泰国斗鱼的肾和鳃分别制备雌、雄染色体滴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泰国斗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有2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8条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其余32条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sm+8st+32t,臂数NF=44,雌、雄染色体组型无差异,也未发现异型的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
采用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方法,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NLR家族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将紫球海胆S.purpuratus的9组NLR家族聚类的编码区序列进行比对后,根据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虾夷马粪海胆中相应的基因,通过测序获得了9组不同NLR聚类基因片段,每组各10个测序结果,通过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存在长度及序列结果上的差异,这说明每组NLR家族聚类都存在多个家族成员。同时选取虾夷马粪海胆的不同组织提取RNA,反转录后使用同样的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NLR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的管足、肠、围口膜、体腔细胞、性腺中存在高效表达,且在围口膜及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表明NLR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中普遍表达,并存在表达差异。研究表明,NLR基因在海胆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2)
采用组织块法对体质量为120140 g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脾组织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并对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 H为7.2、温度为25℃的条件下,松江鲈脾组织细胞在含有20%南美胎牛血清(FBS)、人碱性成纤维样细胞生长因子(b FGF)、硫酸软骨素、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迁出细胞有悬浮和贴壁两种形式;悬浮细胞为圆形和椭圆形,贴壁细胞呈变形细胞样和成纤维细胞样;利用悬浮细胞进行的染色体分析显示,松江鲈的染色体数2n=40,核型公式为14m+10sm+16t。本研究结果为松江鲈脾组织细胞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并初步建立了利用短期培养的脾组织细胞制备染色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 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 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6)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基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这两个基因在海胆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D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934bp(Genbank登录号为HM208174),开放阅读框819 bp,编码273个氨基酸残基,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为分泌性蛋白;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SCD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八腕期表达量最高,在2细胞时期表达量最低。PTP1B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49 bp(Genbank登录号为HM208173),开放阅读框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残基,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为分泌性蛋白;PTP1B基因在海胆2细胞时期表达量最高,在八腕期表达量最低。本研究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海胆脂代谢过程中的基因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5)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原肠胚时期受精卵为材料,采用低渗法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对脊尾白虾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对50尾脊尾白虾雌虾受精卵中100个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染色体数目为90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81%,由此确定脊尾白虾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90,即2n=90;通过对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臂长进行测量与分析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共计56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共计8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共计1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共计14条,核型组成公式为2n=56m+8sm+12st+14t,没有发现异性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5):319-324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0.005、0.1、0.5、1.0 mg/L)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精子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光镜下观察,染毒第6、18 d后,各浓度组中间球海胆滤泡结构完好,生殖细胞发育情况同对照组基本一样;染毒第42 d后,0.5、1.0 mg/L Cd2+浓度组生精细胞排列混乱,滤泡膜破损;染毒第54 d后,各浓度组海胆性腺均出现滤泡解体现象。对染Cd2+54 d的0.5、1.0 mg/L组海胆精巢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可见各级生精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核染色质异常凝集,核膜结构损伤,线粒体空泡化,精子形态畸形等。说明镉能影响中间球海胆的精子发生,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6)
为探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Si)和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Hp)杂交后代(Si♀×Hp♂和Hp♀×Si♂)的耐热性能,分别对两亲本及其正反交后代的幼海胆进行了快速升温试验,通过观察生存状态并测量生存时间,比较了两亲本及其正反交后代幼胆期的耐热指数(Upper thermal tolerance, UTT)差异,并计算了两种杂交海胆生长早期在耐热指数上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条件下,4种海胆开始死亡时的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31.5℃)、Hp♀×Si♂(30℃)、Si♀×Hp♂(29.5℃)和Si(28℃),杂交后代Hp♀×Si♂和Si♀×Hp♂分别较中间球海胆高2、1.5℃,分别较马粪海胆低1.5、2℃;生存分析表明,总体生存时间分布由长至短依次为Hp、Hp♀×Si♂、Si♀×Hp♂和Si,4种海胆生存时间两两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种海胆的耐热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p(6864.44℃·h)、Hp♀×Si♂(4955.42℃·h)、Si♀×Hp♂(4136.46℃·h)和Si(1167.42℃·h),不同种类的耐热指数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后代Hp♀×Si♂和Si♀×Hp♂在耐热指数上分别表现出23.39%和3.00%的中亲杂种优势;两种杂交后代虽然相较于马粪海胆分别表现出-39.74%~-27.81%的单亲杂种劣势,但相较于中间球海胆均表现出254.23%~324.37%的单亲杂种优势。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与马粪海胆正反交后代均可作为培育耐高温海胆新品种的候选种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为开发高腰海胆Mespilia globulus人工繁育技术,对高腰海胆进行了人工催产、授精、孵化和幼体培育,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高腰海胆从受精卵到稚胆的发育过程,并测量了受精卵、各期胚胎和幼体的大小。结果表明:利用注射KCl溶液法催产,可以顺利促使高腰海胆排放精卵,排出的精卵受精率为92.3%±1.4%;高腰海胆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期、原肠期、棱柱幼体、二腕幼体、四腕幼体、六腕幼体、八腕幼体和稚胆等阶段;在水温为25~26℃条件下,受精卵在50 min后开始卵裂,10 h后进入旋转囊胚期,15 h后进入原肠期,23 h后进入棱柱幼体期,1 d 14 h进入二腕幼体阶段,2 d 10 h进入四腕幼体阶段,7 d 13 h后进入六腕幼体阶段,9 d 18 h后进入八腕幼体阶段,11 d后变态为稚胆。研究表明,高腰海胆各期浮游幼体尺寸与其他海胆种类相近,但浮游期相对较短,人工育苗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4)
为开发高腰海胆Mespilia globulus人工繁育技术,对高腰海胆进行了人工催产、授精、孵化和幼体培育,在显微镜下观察了高腰海胆从受精卵到稚胆的发育过程,并测量了受精卵、各期胚胎和幼体的大小。结果表明:利用注射KCl溶液法催产,可以顺利促使高腰海胆排放精卵,排出的精卵受精率为92.3%±1.4%;高腰海胆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期、原肠期、棱柱幼体、二腕幼体、四腕幼体、六腕幼体、八腕幼体和稚胆等阶段;在水温为25~26℃条件下,受精卵在50 min后开始卵裂,10 h后进入旋转囊胚期,15 h后进入原肠期,23 h后进入棱柱幼体期,1 d 14 h进入二腕幼体阶段,2 d 10 h进入四腕幼体阶段,7 d 13 h后进入六腕幼体阶段,9 d 18 h后进入八腕幼体阶段,11 d后变态为稚胆。研究表明,高腰海胆各期浮游幼体尺寸与其他海胆种类相近,但浮游期相对较短,人工育苗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