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福建三安炼钢厂的转炉留渣双渣操作,以及留渣操作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了应用留渣双渣操作工艺的石灰消耗、钢铁料耗、转炉炉龄、氧耗、冶炼周期、脱磷等效果。通过优化顶底复吹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制度,提高转炉前期脱磷效果,在无铁水预处理的设备条件下可以冶炼高铬铁水,满足了对钢的洁净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福建三安炼钢厂的转炉留渣双渣操作,以及留渣操作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了应用留渣双渣操作工艺的石灰消耗、钢铁料耗、转炉炉龄、氧耗、冶炼周期、脱磷等效果。通过优化顶底复吹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制度,提高转炉前期脱磷效果,在无铁水预处理的设备条件下可以冶炼高铬铁水,满足了对钢的洁净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宝奇 《炼钢》1997,13(5):22-26
文中对转炉留渣操作炉渣喷溅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研究,得出炉渣喷溅临界温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定量地分析a(FeO)对安全留渣操作临界温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留渣操作应采取的工艺措施,为实施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转炉留渣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转炉留渣操作炉渣喷溅临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奇  荣佐亭 《河北冶金》1997,(4):30-33,64
对转炉留渣操作炉渣喷溅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热力学和及动力学的研究,得出了炉渣喷溅临界温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定量分析了a(FeO)对安全留渣操作临界温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留渣操作应采取的工艺措施,为实施具有显著效益的转炉留渣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钢技术》2010,(2):55-56
转炉炼钢生产中,转炉炉内脱磷的问题一直受到各炼钢厂的高度关注。当铁水[P]超过0.12%时,单渣法脱磷就比较困难;当铁水磷含量超过0.12%的情况下,铁水中的[si]达到了0.5%及以上,会增加转炉脱磷的难度。因此,通过对影响转炉脱磷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双渣法操作取得了良好的脱磷效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留渣对转炉冶炼前期脱磷的影响,叙述了三钢120 t转炉双渣留渣操作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渣留渣和双渣不留渣几个重要指标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100t顶吹、180t复吹及260t复吹转炉上研究了双渣法深脱磷规律。通过工业性试验,研究不同吹炼时期冶炼特点,分析吹炼过程需要控制的原料及工艺制度等关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倒炉温度、碱度、渣中w((FeO))及熔渣流动性等因素均是取得良好脱磷效果的重要保证。应用双渣法深脱磷生产试验取得了100t顶吹转炉出钢w([P])平均达到63×10-6,180t复吹转炉w([P])达到51×10-6,260t复吹转炉w([P])达到62×10-6的实绩。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出适合南钢的操作原则和控制目标,根据转炉脱磷反应基本热力学原理和复吹转炉双渣脱磷工艺特点,针对南钢铁水条件,分析了铁水硅含量、温度、磷含量对脱磷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冶炼方案.南钢120t复吹转炉双渣深脱磷工艺实践表明,通过优化造渣、供氧、一次倒渣及终点控制等工艺操作,能取得转炉终点钢液磷的质量分数 ≤ 40×10-6和脱磷率达97.3%的脱磷效果.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冶炼能满足南钢超低磷钢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 t顶吹转炉双渣法深脱磷的工业性试验研究,结合不同吹炼时期冶炼特点,确立了吹炼过程需要控制的原料及操作制度等关键措施。控制倒炉温度、碱度、炉渣中的ω(FeO)及熔渣流动性等因素均是取得良好脱磷效果的重要保证。应用双渣法深脱磷生产试验取得了转炉出钢磷含量平均达到63×10-6,成品平均磷含量达到85×10-6的实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料炉过程分折.提出当铁水Si含量大于0.9%时.双渣操作可减少吹炼过程中炉内渣量,从而减少喷溅,降低消耗。改善钢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富集含磷转炉渣中磷,通过TiO2熔融改质研究了磷富集行为,对TiO2改质过程进行了热力学探讨,同时对实验炉渣进行磁选分离提取了富磷相.在1623 K条件下,随着渣中TiO2含量的增加,渣中先期析出的n2CaO·SiO2-3CaO·P2O5(以下简记nC2S-C3P)固溶体与TiO2不断反应析出CaSiTiO5、CaTiO3和高磷固溶体(n'C2S-C3P,n'<n),先期析出的nC2S-C3P固溶体会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渣中TiO2含量进一步增加或过量,前述反应生成的高磷固溶体(n'C2S-C3P)继续与TiO2反应,从而使富磷相中磷含量进一步提高.经350mT磁场强度下磁选后,改性后的渣中收集到的非磁性物较原渣提高了23.84%,P2O5分配比由0.96增加到2.92,分离的非磁性物占炉渣总量的65.43%,渣中74.46%的磷进入收集的非磁性物中,实现了绝大部分磷元素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高磷转炉渣中磷的有效富集, 以P2O5质量分数为10%的Ca O-Si O2-Fe2O3-P2O5-MgO-MnO炉渣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室热态实验研究了高磷转炉渣中磷的赋存形式, 探讨了炉渣碱度和Fe2O3含量对高磷转炉渣中磷的富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磷转炉渣中磷元素主要以n2CaO·Si O2-3CaO·P2O5 (n C2S-C3P) 固溶体的形式存在, 炉渣碱度和Fe2O3含量变化对其赋存形式没有影响.炉渣碱度变化会影响2CaO·Si O2的生成量, 碱度太高或太低, 均不利于渣中磷向富磷相富集, 控制炉渣碱度在1.51.8之间有利于渣中磷元素的充分富集.增加渣中Fe2O3含量, 可以减少2CaO·Si O2的析出量, 提高富磷相中P2O5的含量, 有利于渣中磷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炼钢过程中出现的低碳低磷钢冶炼困难以及转炉终点补吹回磷的现象,以转炉炼钢渣相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测量分析了渣相的微观组成与C_2S(2CaO·SiO_2)富磷相在渣中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转炉脱磷由"氧化脱磷"+"固磷"两个环节组成;渣中SiO_2通过影响C_2S量的多少对脱磷产生影响,渣中FeO质量分数高,会分解C_2S相进而导致钢水回磷;温度高导致固磷相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转炉终渣固磷相熔点高于钢水温度,可实现低温出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转炉钢渣磷富集的技术与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在对钢渣中磷的赋存状态分析的基础上,以回收高品位磷资源为主要目的,提出通过对转炉钢渣进行熔融改质处理,实现钢渣中磷的充分富集,促进形成高品位大结晶的富磷相。本研究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冶金废渣高效综合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高炉渣中钛的富集和利用,研究了炉渣钛富集的技术手段,分析了炉渣钛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炉渣中的钛能够以四氯化钛、钛铁合金、钛白、碳化钛形式富集以及选择性析出富集,其中选择性析出富集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富集技术。炉渣中钛资源可被用于建筑材料、玻璃材料、功能材料以及肥料,炉渣提钛工艺流程均较为复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成本较高。将部分低钛渣直接用于建筑材料或肥料、高钛渣借助选择性析出技术富集后再利用是未来含钛炉渣综合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两种挡渣技术挡渣的结构原理、制作方法和在转炉炼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最佳富集相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含钛高炉渣中钛的分散分布(钙钛矿、镁铝尖晶石、攀钛透辉石、富钛透辉石和Ti(C,N)),使钛的回收利用变得困难.基于"选择性析出技术",研究含钛高炉渣中钛的选择性富集.该技术的第一步是渣中钛富集相的选择,经过对渣中钛可能生成矿物相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后,确定渣中钙钛矿相是钛选择性富集的最佳矿物相.  相似文献   

18.
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炉钢渣中的磷是影响钢渣在钢铁企业内部循环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如文献中对缓冷钢渣的研究结果一样,工厂稳定化处理后的转炉钢渣中的磷主要以磷酸三钙与硅酸二钙形式的固溶体存在。该固溶体在钢渣中呈不规则颗粒状,在钢渣的其它矿物相中没有发现磷元素。其实验结果与利用Factsage软件进行的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相一致,说明对钢渣样的分析具有代表性。此结果为转炉钢渣中磷的综合利用和转炉钢渣在钢铁企业的再生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Fe-bearing phase and P-bearing phase were successfully enriched from the steelmaking slag by super gravity. After centrifugal enrich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stratification presenting in the sample, the upper part was loose and porous, while the lower was compact and tight. With the help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it was found that large quantities of particles for P-bearing phase gathered in the upper part and gradient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er gravity, while the Fe-bearing phase mainly enriched in the lower part, and the enrichment efficiency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entrifugal time and gravity coefficient. Under the gravity coefficient G?=?800, T?=?1663?K and t?=?40 min, the mass fraction of P2O5 in the P-bearing slag was up to 4.12%, and that of FetO in the Fe-bearing slag was 35.17%. The recovery ratio of P2O5 and FetO was up to 77.56 and 60.1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An efficient slagging is a key process to improve the dephosphorization ability in converter operation. The microstructure analyses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phosphorus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mineral phases to feature completely the dephosphorization process.Two kinds of converter slag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conventional slag with high basicity and dephosphorization slag with low basici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basicity converter slag have been reported widely.However,th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