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X射线成像中图像的综合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X射线检测中,图像中散射噪声、射线束的不均匀性等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分析X射线图像中散射的分布规律和低频噪声对图像的质量劣化影响,以求得散射的理论分布公式,为实际射线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的综合校正方案,首先利用上述理论依据,获取低散射的原始图像;再采用多分辨分析的图像校正方法,对其进行校正,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这种多分辨分析法不仅具有普适性和实时性,同时也避免了不同检测物体和不同检测条件下的重复建模.  相似文献   

2.
X射线数字成像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噪声,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成像环节,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针对炮弹装药疵病自动检测特点提出了用带空间选择性的去噪滤波算法对炮弹装药射线图像降噪。运用该方法不仅能消除噪声,而且很好地保持了图像中疵病的边缘。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杨存丰  徐立学  田勇  李光虹 《含能材料》2004,12(Z1):323-325
简要概述了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特性,讨论了焦点尺寸对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质量的影响,并介绍了X射线实时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在炸药部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中利用闪光X射线成像技术对直径为5mm的铅弹丸以约3.1km/s的速度撞击2mm厚铅靶不同时刻产生的碎片云进行动态图像诊断,获取了高速碰撞过程中的碎片云序列图,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为碎片云的特性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利用脉冲X射线对膛内射击现象进行测试的方法,给出用脉冲X射线拍摄的膛内燃烧的火药及其流动情况的部分照片。对底火与中心传火管两种不同点火方式对药床运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在火炮发射过程中火药基本停留在药室内燃烧等重要现象,并分析了照片上所获得的火药燃烧时的膛内问题。  相似文献   

6.
X射线工业CT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射束硬化伪像。研究一种有别于软件校正模型的更为简单实用的射束硬化伪像校正方法。该方法对X射线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硬化,通过实验获得预硬化材料种类及射束硬化伪像的校正规律。结果表明,铜、铅为理想的预硬化材料,预硬化材料厚度与射束硬化伪像校正效果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含能快递     
张光全 《含能材料》2012,20(6):816-817
美陆军用中子小角散射和X-射线散射研究PBX的力学损伤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的Trevino用中子小角散射和X-射线散射研究了PBX9404、PBX9501、PBX9502和PBX2A中炸药和粘结剂与孔隙间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PBX的中子小角散射和X-射线散射数据符合Porod散射规律,对于未  相似文献   

8.
从射线强度的分布及胶片感光原理出发,利用辐射场黑度分布的近似函数,用Matlab画出了不同透照参数下(改变电压、电流、焦距、厚度)的黑度分布曲线。通过拍片实验,测出了实际数据,将Matlab画出的实际变化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比较,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分析并得到了射线检测的主要技术参数对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电压、管电流增大,焦距、透照厚度减小,可使有效辐射场的黑度差(即强度差)变大,均匀性变差。故在选择检测技术参数时(如高能射线检测、多工件透照等情况),除常规考虑外,也不能忽略技术参数对强度分布的影响,以符合射线检测技术标准对强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小角散射(SAS)技术是表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多尺度复杂微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SAS技术在PBX研究中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模型和多种应用进行了综述。论述了适用于PBX的原位变温、拉伸和压缩加载实验方法,归纳了Guinier、界面、多分散粒子、硬球相互作用和分形等常用模型,概述了它们在PBX研究中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应用中子和X射线SAS技术在PBX力热损伤、粘结剂微结构、感度以及爆轰碳产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SAS技术在PBX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建议加强超小角散射实验技术、PBX原位力?热耦合加载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以及PBX内部多相界面和多尺度孔洞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射线图像增强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线数字成像是当前射线检测、诊断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图像降噪增强是提高射线成像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关键。文中介绍了3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射线图像增强方法及其原理,分别应用这3种增强方法对一幅射线无损检测(NDP)的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它们在图像增强效果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Chirp-Z变换是一种高分辨力的IFFT技术,它能只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高分辨力分析,获得精细的目标距离像,提高目标强散射中心的分辨能力。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Chirp-Z超分辨成像原理,介绍了其在强散射点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胡学成  张华  江卫  刘中 《兵工学报》2007,28(6):656-660
根据对相控阵天线孔径色散效应分析,设计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试验系统在不同分辨率下的信号波形。针对多普勒波束锐化( DBS)模式不进行越距离单元走动校正(MTRC)和回波2次相位匹配的缺点,采用MTRC补偿和2次相位匹配滤波的方法提高了DBS的分辨率;针对斜视SAR距离走动大和距离弯曲小的特点,采用时域校距离走动、频域校距离弯曲的成像方法,并对其3次相位进行修正,有效扩大了方位聚焦深度。初步试飞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和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舰船尾流场中的大量微气泡会使通过它的激光产生比普通海水强烈得多的散射效应,尾流场中微气泡的前向散射占主导地位,且在一定入射波长下,相对散射光强与气泡半径呈线性关系,气泡半径越大,对激光的散射越明显,这样照射到接收器上的光斑位置就会发生偏移,通过对接收器上光斑中心位置的计算,可以达到探测尾流场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激光束穿过模拟尾流区域时,光斑中心距源点距离将发生明显变化,其方差将增大几倍到几十倍,通过检测激光束位置的偏移量为尾流的探测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烟幕对红外成像探测干扰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热成像探测、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原理及烟幕对红外热像探测的干扰机理研究,探讨了冷烟幕和热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原理。烟幕箱实验表明,红外热像的探测能力随红外烟幕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冷烟幕主要是通过烟幕粒子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干扰热像仪;而热烟幕除了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外,还通过烟幕自身发射比目标强得多的红外辐射来屏蔽热像仪,从而起到干扰作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王钰  于纪言  王晓鸣  冯斌 《兵工学报》2018,39(10):1910-1918
为提供修正组件优化与多种弹丸平台适配组件设计的参考与依据,结合弹-翼组合体气动特性理论简化模型与工程算法、复攻角理论及赫尔维兹稳定性原理,推导了与组件结构参数相关的弹道修正弹稳定性判据,并依此研究了修正组件结构参数(组件质量、质心位置、鸭翼翼展、舵偏角)对双旋式旋转稳定弹道修正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组件外形(除鸭翼外)下,通过弹体配重或组件结构优化使组合体质心适当前移对弹丸飞行稳定性有利;为增大鸭翼修正力的同时减少对稳定性影响,增大舵偏角的方案相较于增大翼展更优。通过弹道仿真与飞行试验定性地验证了适当地前移质心可增强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CCD的小口径炮膛质量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针对小口径火炮炮膛表面质量的新型定量检测系统,采用微小型高性能工业CCD摄像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结合设计的滑膛组件、驱动模块等功能单元,动态获取炮膛的清晰视频图像,并利用相关图像处理算法完成炮膛疵病面积的识别和计算,实现对小口径火炮炮膛表面质量的定量检测,其有效性通过试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散射中心模型分析了DMeyer小波变换成像原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频率步进雷达引信目标成像。基于韦伯分布的杂波背景仿真分析了IFFT和DMeyer小波变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IFFT更具有成像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