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有光 《食品指南》2009,(11):88-90
菜名文艺 饮食文化内涵丰富。饮食为营养和健康,这是饮食科学。饮食追求色香味.这是饮食艺术。饮食关联风土习俗和礼仪品德,这是饮食哲学。饮食文化还重视语言美,例如莱肴名称的文艺化.也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吃文化     
书店关门开餐馆, 收起书刊摆菜单。 精神粮食油水少, 火锅烧烤钱好赚。 有人希望长学识,  相似文献   

3.
孔子曾经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米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他还说过:“失饪,不食。”即不吃烹调不得法的食物。可见老先生对饮食是很讲究的。听了这话,时下那些美食家恐怕精神会为之一振,从而更加理直气壮地去吃。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撑腰,还有什么可顾忌的?不放开肚子去吃,倒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文化历来强调民以食为天,所以将人数叫作人口,户籍也叫户口。中国人口为世界之最,目前已达14亿之多。要填饱这么多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国人对于吃也就格外注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独具一格的吃文化与吃风俗。例如,在不同的节日中,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食俗。春节吃饺子,取除夕更岁交子之意;吃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元宵节吃汤圆,立春吃春卷,清明吃寒食,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水饺,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所有这些,都有独特的民俗意义,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吃CI·文化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提高,吃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今天,人们对吃的追求,在满足了口腹之欲之后,正在趋于对一种精神氛围的体验,即对文化的向往。无论是传统的膳食,还是外来的“洋餐”,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越来越大。可以说,文化已成为美食的重要部分,与“吃”已经密不可分。文化作为美食的一部分.其价值正在上升,食之造型、食之雕刻,食之包装,导致价格上升.文化与吃融合之观念正在升值。文化的介入,使美味佳肴更值钱,远远超过了其本来的功能价值。一份全聚德烤鸭要卖上百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原料好,制法独特,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6.
人所熟知,苏州木渎有个石家饭店,以卖鱼鲜出名,尤其以鲃肺汤闻名于世。都道是当今绝品,不食此不知人间美味。 这石家饭店是家老店,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店不在大,有文化则雅。[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毛衍雷 《烹调知识》2010,(2X):23-23
<正>《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做收获的象征。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天的开始,定名为春节。春节期间,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节前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健食品》2009,(4):96-96
中国的“吃文化”历史悠久.且不说菜的做法博大精深.就连菜的名字也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一个雅名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绝句妙语,令人反复品评:一个巧名或许就是一个生动传说,令人拍案叫绝;一个趣名可能包涵一个历史典故.使人回味无穷:即便是一个俗名,也许就是一个谐趣笑谈.却可以逗得你前仰后合.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中国的节日到底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春节之后是元宵,清明寒食到端午,七夕中秋九重阳,过了腊八过“小年”,七七八八大约有二三十个;还有元旦、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此外教师节、植树节、护士节、敬老节,零零落落又有十大几个;西风东渐,又添上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前后算下来,大约要占一年的六分之一左右。 文人们说,节日里面有很多文化。可不是,春节那天“年”和“夕”的争斗,清明那日对列祖列宗的远追,端午节对三闾大夫的怀念,七夕夜对牛郎织女的关怀,圣诞节对耶稣的感念,情人节对朋友的祝福……哪一样不是文化?  相似文献   

10.
11.
正近日,余光中病逝,他的一首《乡愁》,引发无数人的感怀,而他的这种乡愁中,不仅包含着对故园的浓浓思念,对故乡的人、风物的思念,还有对家乡的饮食文化、吃文化的怀想。余光中曾说《乡愁》写的是对重庆的思念。重庆的悦来场、青年会中学、朱家祠堂、磁器口、规划馆、三峡博  相似文献   

12.
13.
人们都说吃在广东,而我却说吃在四川,这固然是因我在四川生活十余年之久,有过第二故乡的亲切感情,但更主要的还是四川美食文化之高,给我印象之深,使我毕生难忘!我不是美食家,对于四川美食文化,当然说不上有什么研究.但我饱尝了四川美食的风味,享受了四川美食的口福,对于四川美食文化的特点,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也有我可能是一得之愚的独特看法.一般说来,所谓四川美食文化,主要集中表现在城市饭馆业的四川菜和四川小吃两大部分,而散布在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家常菜,却因受着空间限制,没有走入市场,成为商品,故少列入.其实家常菜中也有一些特殊风味,具有美食文化和商品价值的小菜之类,例如四川泡菜、四川榨菜,都是来自家庭、经过工厂加工、采用塑料小袋装璜的商品形式,进入市场,很受广大顾客的欢迎,就是一例.可见家常菜商品化的可能性和发展前途都是很大的!虽说现在已经有些饭馆也以家常风味菜来吸引顾客,如北京最近出现的一家名叫“家常菜饭馆”的字号,但实际上那都是商业性的广告宣传,而非真正的家常风味菜!回忆四十年前,我在重庆吃过一位四川朋友从农村家中带来自制一荤两素菜,那才是真正道道地地的家常风味菜!一荤菜名姑且叫做“烟熏猪肝”,是属于腊味菜性质,都不是广东腊味菜的制法,但与广  相似文献   

14.
<正>春节,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欢庆的时刻,美食自然不可或缺。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很多:1、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2、饭食丰富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菜肴的品评首先在“色、香、味”,这几乎已涉及从选料、刀工、火候、调料到烹制、装盘的全部技艺.仅就这一点看,已远远超越了营养第一的西方人和重视视觉效果的日本人.其实我们对菜肴的要求还远不止于色、香、味,例如我们对“触觉”、“口感”的重视,都足以令洋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6.
吃菜 吃味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话我信。但是我在吃上并不挑,我觉得能吃饱肚子就已经算是人之大幸了,没有必要再去苛求什么。不过话说回来,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也有自己的个人偏好。就如同为人处事一样,一个人可以不去计较什么,但他必须有自己的态度。当然,这个态度也不是硬憋出来的,它发自天然,源于根  相似文献   

17.
吃脚吃头颈     
正吃脚吃头颈指的是吃鸡鸭的脚和鸡鸭的头颈,外加不多的鹅头和鹅脚,但没鹅头颈。吃脚再吃头颈,不是吃一只鸡或一只鸭的程序,而是按照脚和颈进入零食的先来后到而定,先是吃脚,后来才时兴吃头颈的。小时侯,一年就是吃三次鸡,吃鸡脚爪也不过六只。我喜欢把大人杀鸡后斩下的鸡脚爪拿过来玩,一拉抽里面的一根筋,几个鸡脚趾就会动起来,顿时有魔术师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是颇讲究艺术的,为此,有人还曾煞有介事地考证出:反观中国的文化史,其实就是一部吃的历史,云云。此语虽不能说完全是出于世俗的偏见,以及或多或少对中国文化的无知,但也绝非毫无道理的。譬如,《红楼梦》里贾府那盆鸽子蛋的制作工序之繁之考究,便足可让人目瞪口呆、惊愕不已,蛮可以载入吉尼斯大全的。这也就难怪刘姥姥明明是不小心把一个鸽子蛋掉在了地上,却硬是戏谑成“一两银子掉在地上无一声响儿”。又如陆文夫长篇小说《美食家》里的那个朱自冶,你能说他那道拿手菜:肥鸭肚里藏嫩鸡,鸡肚子里填乳鸽,盆边还…  相似文献   

19.
吃的     
《中外食品工业》2008,(9):14-14
举目抬眼.长发清爽美女惹人怜.文人墨客赞“国色”.曹操更夸张“仙人玉女.下来遨游”.我们说:好看:美食当前.怎不令人食指大动?古人赞“美味佳肴”.我们一言以蔽之:好吃。客套也罢,无奈也好,见面寒喧大多从:忙什么呢?答曰:瞎忙.混口饭吃。是心声吗?是也不是.这话若被造秦始皇反的陈胜知道了,一定被斥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相似文献   

20.
李开周  郑莉 《中国烹饪》2010,(8):112-113
食物有空间、时间的界限,又可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同是水火土,今朝异往日,古往今来的水、火、米、菜,乃至食器、食量……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因缘,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去品尝、体验,但可随着善书者在文字中穿越“食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