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稻壳灰生产硅酸钙制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慧萍 《耐火与石灰》1999,24(11):21-26
实验证明稻壳灰是制造硅酸钙防火隔热材料的优质原料,在温度达1000℃时具有极好的热耐用性。其特征为SiO2含量高,SiO2相(由非晶质SiO2、方石英和/或磷石英组成)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在与石灰的水热反应中生成结晶良好的硬硅钙石晶体,这些晶体形成隔热材料体。由稻壳灰和石灰加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所制得的产品,体密在0.11~0.41g/cm^3之间,不仅能满足日本工业标准JISA9510的要求,且抗  相似文献   

2.
硝酸锶对水热合成硬硅钙石球形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硬硅钙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保温材料,本工作以硝酸锶作为矿化剂,研究了在动态水热合成硬硅钙合成中,硝酸锶对硬硅钙石球形团聚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成时添加硝酸锶,可以使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ξ电位的绝对值减小,从而C-S-H胶团的凝聚长大,C-S-H凝胶粒度的增大是硬硅钙石球形团聚体增大的基础,Sr^2 进入到硬硅钙石晶体内引起其晶胞常数a和c的增大,促进硬硅钙石的纤维状晶体以及球形团聚体的长大,从而有利于得到轻质硬硅钙石材料。  相似文献   

3.
石灰活性对中空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石灰CaO晶粒尺寸和消解速度对合成中空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影响。CaO对晶粒尺寸小,石灰消解速度快。CaO晶粒对合成硬硅钙石晶体没有影响,但影响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形貌。CaO晶粒尺寸小能形成中空二次粒子球,球尺寸随CaO晶粒尺寸增大有所增大。CaO晶粒一旦烧结变粗则形成的是硬硅钙石堆积团。  相似文献   

4.
利用钾长石–KOH–H_2O体系分解反应所得硅酸钾碱液合成针状硬硅钙石,用作合成硅灰石的前驱体。采用OLI Analyzer 9.2软件模拟K2O–CaO–SiO_2–H_2O体系化学平衡,预测了合成硬硅钙石的初始CaO/SiO_2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液固比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硬硅钙石的优化条件。反应历程为:水合硅酸钙→雪硅钙石→雪硅钙石+硬硅钙石→硬硅钙石。合成的硅灰石保持了硬硅钙石的针状形貌,分散较均匀,长约10~15μm,直径约300 nm,长径比约40,符合建材行业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石渣制备硬硅钙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建新  刘飞  张煜  曾令可 《化学工程》2007,35(12):51-54
利用动态水热合成工艺,首次采用电石渣作钙质原料合成了硬硅钙石。探讨了原料、电石渣处理方法和水热合成工艺参数等因素对合成硬硅钙石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及表征。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电石渣可以制备出纯度较高且结晶良好的硬硅钙石;电石渣处理方法对合成硬硅钙石晶体及其二次粒子形貌有很大的影响;煅烧后的电石渣与分析纯CaO作钙质原料制备硬硅钙石的水热合成工艺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硬硅钙石水热合成的形成历程及硝酸锶对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XRD,SEM,TEM等方法对动态水热法合成硬硅钙石的形成历程进行了研究,由C-S-H凝胶不能在高于200℃温度下稳定存在,使硬硅钙石在180℃和220℃时的形成历程不同,配料中加入硝酸锶,提高料浆的离子强度,产生原盐效应,降低了C-S-H凝胶的生成速率,延缓了硬硅钙石的形成,硬硅钙石合成过程中的料浆中固体粒子的ζ电位是不断变化的,加入硝酸锶,可以降低料浆固体粒子ζ电位的绝对值,有利于硬硅钙石纤维状晶体以及团聚体的长大。  相似文献   

7.
超轻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工艺控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超轻硅钙绝热材料的固相含量只占整个体积的5%以下,要使如此之少的固相充满全部体积,并成为具有相当强度的刚性体积的材料必须具有纤维状的显微结构。超轻硅酸钙材料实际上是由硬硅钙石纤维状晶体组成的多孔球状团聚体构成。整个材料的气孔率达95%以上,气孔半径呈多重分布。球状团聚体越大材料越轻。为获得理想的显微结构,需要设计合理的硬硅钙石合成工艺和压滤成型工艺。合成工艺参数包括原料的配比,水热合成反应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硬硅钙石质隔热材料具有体积密度小,隔热效果好的优点,是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本研究采用动态水热合成工艺制备硬硅酸钙粒子,研究硅质原料粒径、水固比、添加剂等因素对水热合成产物成份和晶体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出具有中空结构的超轻硬硅钙石二次球团粒子。  相似文献   

9.
用中位粒径20μm的粗石英和石灰石为原料,配制成Cao/SiO2摩尔比1.0,水固比20的料浆,倒入3000L的反应釜内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197℃,时间3h,合成的晶体料浆经XRD、SEM和TEM检测确认为由针状硬硅钙石缠绕组成的中空二次粒子球。球直径为30~100μm,球壁厚2~4μm。在料浆中加入纤维等辅助材料压制成型干燥后.即为容重小于130kg·m-3的超轻硬硅钙石隔热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不同硅质材料对水热合成硬硅钙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晶体与非晶态硅质原料,与氧化钙在高压釜中进行动态水热反应,合成晶须状硬硅钙石晶体,研究合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最终结晶产物的影响,并使用XRD、SEM对水热合成的产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硬硅钙石制品的耐压强度,首先将预处理后的石英粉、消化后的Ca O、添加剂、去离子水(按水、固质量比为30量取)置于磁力搅拌高压釜中,在220℃分别保温0、1、3和6 h后得到相应产物,探究硬硅钙石的合成;然后,在制得的硬硅钙石粉体中分别加入0、5%、10%、15%和20%(w)的预处理陶瓷短纤维,经压滤成型和烘干后,于1 000℃保温2 h烧成,研究陶瓷纤维加入量对硬硅钙石试样烧成前后耐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硅钙石的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C-S-H凝胶,然后C-S-H凝胶转化形成托贝莫来石,最终托贝莫来石完全反应生成了硬硅钙石;陶瓷纤维的引入提高了硬硅钙石试样烧成前后的耐压强度,当加入15%(w)陶瓷纤维时,耐压强度最大;1 000℃烧成前后试样中的物相分别是硬硅钙石相和硅酸钙相,烧成后试样的耐压强度比生坯试样的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态水热合成工艺,用超声技术改性电石渣作钙质原料合成了硬硅钙石晶体。采用XRD和SEM对合成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改性后的电石渣可以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具有球形结构的硬硅钙石。研究表明,超声改性电石渣使得电石渣预处理工艺简单,且为电石渣二次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硬硅钙石材料制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对纳米硬硅钙石的制备方法、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蒸压DSP浆体的反应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以白水泥和硅灰制成的DSP水泥浆体于120℃、183℃、240℃下蒸压。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固体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反应产物。研究了C/S、蒸压温度、蒸压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主要水化产物为结晶差的C-S-H凝胶,随蒸压温度升高,可检测到硬硅钙石、托勃莫来石、自钙沸石、含水斜方硅钙石和含水8CaO·5SiO_1等晶体。初始混合物的C/S在1.3和1.1之间,水化产物有明显变化。实验表明,~(29)Si核磁共振是研究硅酸盐聚合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动态水热法合成的硬硅钙石型硅酸钙进行了XRD、SEM表征,将所制得的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作填料配制成硅酸盐绝热涂料,与不掺硬硅钙石的涂料在绝热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硬硅钙石对涂料的绝热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并进一步按照国标GB/T 10297—1998的要求用热线法测得所配制涂料试样的热导率约为0.05 W/(m.K)。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硅质原料对水热合成水化硅酸钙物相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和硅钙比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水化硅酸钙物相,并探究了不同硅质原料与Ca(OH)2的反应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硅质原料与Ca(OH)2的反应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硅藻土、石英、珍珠岩;在硅藻土-石灰体系中,硅藻土中非晶态二氧化硅的Si—O更易被破坏,具有不稳定性,致使硅藻土反应效率更高。在石英-石灰体系中,随着钙硅比的提高,空气中的CO2参与反应,生成碳硅钙石与片柱钙石,且托贝莫来石与硬硅钙石会逐渐消失,通过合理调控硅钙比和水热温度可有效地控制反应产物,这对于不同硅质原料的选择、水热合成水化硅酸钙中产物的控制及水热合成水化硅酸钙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硅质原料对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种硅质原料被用于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制备中。实验表明。在单纯使用非品质硅质原料时,所生成硬硅钙石结晶发育差,由此形成的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具有高密度和低的中空度。此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本实验结果同样表明使用天然粉石英作为硅质原料,加入氧氯化锆添加剂可以形成直径100nm左右结晶良好的硬硅钙石纤维,这些硬硅钙石纤维可以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低密度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它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制备超轻硬硅钙石产品方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硅碱钙石微晶玻璃中析晶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烧结法制备了硅碱钙石微晶玻璃,并结合XRD,DJA、SEM等测试方法对其晶化过程中的晶相与显微结构演变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基础玻璃中CaF2晶体的成核自568℃开始.当热处理温度达到650℃时,以CaF2为晶核.析出的晶体以Frankanlenite为主,以及硅碱钙石和少量的石英、氟化钙晶体.750℃硬硅钙石开始形成,在850℃以上,硬硅钙石成为主晶相.  相似文献   

19.
在巴西优质钢的生产中,经常使用许多种类的精炼合成渣,目的在于:①吸收氧化铝非金属杂质;②对钢水脱硫;③保护钢水液面不再氧化;④隔热。合成渣是一种石和荧石的混合物,本文比较研究了合成渣组成对盛钢桶耐火材料蚀损的影响。选用的合成渣是:①石灰和荧石的混合物;②石灰和荧石的混合物,并饱和有氧化镁;③(CaO-SiO2-Al2O3-MgO)系合成渣。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物系合成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小,达到了研  相似文献   

20.
水热合成硅酸钙微孔球形颗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懋强 《硅酸盐学报》2002,30(Z1):64-67
动态水热合成生成的硅酸钙微孔球形颗粒的空隙率可高达90%以上,颗粒由无数纤维状硬硅钙石晶体构成.讨论了合成工艺参数对形成球形颗粒的影响.反应物中SiO2 和CaO的比例需保持1∶1,否则反应最终产物中可能出现其它硅酸钙矿物.搅拌对形成球形颗粒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搅拌作用下C-S-H凝胶表面受到切向剪切力矩的作用,片状的凝胶被卷成为球形颗粒.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加入矿化剂能够降低凝胶粒子ζ的绝对值,促进C-S-H凝胶形成大的团聚体,矿化剂的存在提高了由C-S-H凝胶团聚生成硬硅钙石的温度,从而保证C-S-H凝胶团聚有充足的时间形成大的球形团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