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需求分析 目前,很多的企业在组建企业内部网时,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配置了专用的防火墙设备;另外,由于Internet快速膨胀,基于IPv4的地址资源越来越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NAT设备来完成内网私有地址和外网公有地址的转换,以节省公有地址资源。但基于H.323标准的视频通信很难穿越传统的防火墙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网络安全和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并通过NAT/防火墙来控制与公共网络的通信。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让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转换IP、TCP、UDP头,即可很  相似文献   

3.
吴疌 《现代通信》2005,(2):36-39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的IP地址翻译成公共网络的IP地址的技术。在国内由于公网IP地址资源匮乏和网络安全问题等原因,大量企业用户和个人宽带用户采用了内网编址,并通过NAT/防火墙来与公共网络通信。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让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目前的NAT/防火墙设备对HTTP、POP3等端口固定的常用协议都有很好的支持,只要稍加配置即可很好地实现穿透,但对于语音和视频应用来说,其控制信息常需要用到动态协商或随机打开…  相似文献   

4.
《电信网技术》2004,(1):9-9
随着展于SIP/H.323的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为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IP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通过NAT/防火墙出口来接入公共网络。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不满足条什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暄 《现代通信》2006,(3):45-47
随着IP网络的普及,私有网络(简称私网)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IPv4地址紧张和网络安全等问题,私网上普遍放置了NAT、防火墙设备,因此,H.323协议的NAT、防火墙穿越问题成为开展视讯业务首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目前大部分NAT设备都不支持H.323协议的穿越,即使部分NAT设备支持H.323穿越,但又不能做到多个私网终端共用一个公网IP地址,从而失去了使用NAT的意义。如果NAT设备在进行NAT转换的同时能支持H.323协议,就可以在节约公网IP地址的同时解决NAT、防火墙穿越问题。现阶段业界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私网穿…  相似文献   

6.
荆晓文 《通信世界》2006,(42B):18-18
由于IPV4地址的有限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多数行业和企业用户选择组建自己内部的IP网络来进行语音.图像和数据通信。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通常这些IP网络和公网之间都通过NAT、防火墙等设备连接。  相似文献   

7.
针对因特网地址匮乏及网络安全性等问题,详细介绍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防火墙中的应用.阐述了在Linux系统下打造NAT防火墙的设计方案和策略,并且给出了基于NAT的防火墙的具体设置步骤和所实现的检测结果.在对NAT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需要改进的措施和方法.由此得出打造系统安全防火墙所需要的技术实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将制定SIP/H.323穿越NAT/防火墙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通信世界》2003,(38):34-34
随着基于SIP/H.323的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为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IP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通过NAT/防火墙出口来接入公共网络。 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 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转换IP/TCP/UDP头即可很好的实现穿透,但对于H.323/SIP/H.248/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IP地址资源显得越来越宝贵,我们不可能从Internet编号管理局(IANA)或其他企业内部网上获得足够的IP地址。只有将企业内部网的地址转化为全球唯一性地址或其他企业内部网许可的地址后,方可进行通信。本文介绍如何利用Cisco IOS的NAT技术,实现地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NAT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有限的问题,通常被视为到IPv6阶段的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的发展与网络扩张,NAT设备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部署到网络中,除了有运营商的统一部署,也有企业网或者个人行为的NAT部署。这样使得NAT设备有可能出现在网络中的任何位置,从而造成NAT网络拓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业界要闻     
中国将制定SIP/H.323穿越NAT/防火墙的标准 随着基于SIP/H.323的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为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IP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通过NAT/防火墙出口来接入公共网络。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不满足条件的IP包小能够穿透NAT/防火墙。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转换IP/TCP/UDP头即可很好地实现穿透。但对于H.323/S1P/H.248/MGCP应用来说,是在控制信息中动态地协商媒体流端口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搭建受保护的局域网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利用防火墙本身提供的NAT功能;(2)在防火墙后部署专用NAT服务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只完成OSI协议中网络层的IP地址转换,即只修改IP包包头部分的IP地址,不会处理包体携带的数据。因此,对于采用基于SIP实现的IMS架构,在进行需要穿越NAT的VoIP通信时,由于SIP信令位于IP包包体内,上述转换方法无法转换SIP包携带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13.
张新峰 《电信科学》2003,19(11):46-48
本主要研究了H.323视讯网络的终端接入问题,即视讯终端配置公开IP地址或私有IP地址,通过不同接入方式(如专线、NAT/PAT、VPN等)实现视讯业务,同时着重分析了H.323视讯终端在防火墙存在情况下通过NAT/PAT接入的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NAT配置实例     
NAT即地址转换协议,是将内部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协议,NAT解决了公网IP地址缺乏的问题。NAT包括有静态NAT、动态地址NAT和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三种技术类型,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规模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地址复用模型和NAT映射方法.NAT内部IP、端口和外部IP和端口的映射机制主要有:端点无关映射、地址相关映射、地址和端口相关映射.讨论了静态映射与溯源问题.移动网引入NAT应采用IPv6和私网IPv4双栈模型,同时大规模NAT设备应采用确定性NAT映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Linux操作系统防火墙迅速发展,其已经在现代互联网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Linux平台防火墙采用NAT技术,实现了内外网互联,并且最大化地利用内网地址,提高了网络地址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产生VoIP目前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语音、视频及数据统一在单一的IP网络中传输的趋势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有着战略上的意义。但几乎所有的企业在部署VoIP应用时都面临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及防火墙对IP语音和视频的阻挡问题。其中,VoIP穿过NAT面临下面的挑战:* NAT后面的IP语音设备仅有私有IP地址,这些地址在Internet公网上是不可路由的;* Internet上的VoIP设备不知道企业网使用的NAT类型(Full Cone、Partial/Restricted Cone和SymmetricCone),所以不知道使用何种IP地址绑定策略;* Internet…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微处理器连接到Internet,解决基于微处理器的嵌入式设备上网的地址分配问题,已成为影响微处理器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用NAT技术开发的嵌入式网关设备,解决了Internet地址耗尽问题。因此应用NAT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嵌入式Internet设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NAT444技术简介NAT444作为缓解IPV4地址枯竭的一种有效方案,其主要思想是用户拨号上网获取私网IP地址,由运营商部署运营级地址转换设备CGN,同时与用户侧的NAT组成两级地址转换,形成三块地址空间,即用户侧私有地址、用户拨号获取的运营商分配的私有地址、公网地址。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IP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这是一种中长期的解决方案;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使用私有复用加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一些中短期的解决方案。本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技术的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