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白刚玉砂轮对灰铸铁HT250进行磨削淬硬试验,研究磨削用量对灰铸铁HT250磨削淬硬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铸铁HT250磨削后淬硬层由表及里依次是熔化层、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基体。熔化层由二次渗碳体、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完全淬硬层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条状石墨组成;过渡层由马氏体、珠光体、残留奥氏体和条状石墨组成。改变磨削用量对淬硬层高硬度区显微硬度值没有显著影响,其硬度在800~900 HV0.2之间。磨削深度增加或者工件进给速度减小,都会使淬硬层深度增大。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会对淬硬层的均匀性产生影响,致使切入端、中间端、切出端淬硬层深度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进给速度vw=0.4 m/min时淬硬层的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讲述砂轮经过化学处理后,不但改善了磨削烧伤的情况,而且也提高了磨削效率和质量,文中也介绍了磨削试验实例。  相似文献   

3.
张志华 《铸造》1997,(10):26-27
用液膜溶解扩散焊修补铸件缺陷安徽省鸿庆精机有限公司(安庆市246003)张志华我公司是生产CNC立式加工中心及数控机床的专业厂。主要铸件不仅材质强度高,而且其导轨面均需高频淬火,再经磨削精加工。有些缺陷在磨削后才暴露出来,要求修补后的硬度、色泽、强度...  相似文献   

4.
热电偶测量磨削区温度时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磨削加工常常作为精密零件加工的最后工序,因此磨削加工后的零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国内外不少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对磨削加工后零件表面质量的研究。 磨削加工由于其切削速度很高(一般在30米/秒以上),而且其切削刃的形状和分布都很不规则,磨粒又绝大部分为负前角,因此其切削比能要比一般切削加工高10~20倍,这些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由于砂轮的导热性差,切屑质量小,冷却液又较难进入磨削区,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陶瓷ELID高效磨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陶瓷的高硬度及其易碎性使其难于加工。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硬脆材料的超精密加工,由于可以实现砂轮的在线修整,尤其被广泛应用于细粒度砂轮的磨削中。本文在平面磨床上应用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与ELID磨削技术进行高效磨削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磨削条件下,采用ELID磨削时的磨削力约为使用树脂结合剂砂轮磨削力的2/5~3/5。实验结果说明采用ELID磨削技术加工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在线电解修整作用可以保持砂轮的锋锐性,有利于保持硬脆材料高效磨削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高效深磨中温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蓉  徐海洋  郭力 《机床与液压》2004,(8):104-106,93
本文提出了高效深磨的热模型。该热模型中,工件与砂轮的接触用圆弧面表述。发现接触角和Peclet数对磨削区温度有很强的影响。发现材料去除率高而且无磨削烧伤。新热模型对接触区温度很准确的预测。还发现高效深磨中比磨削能很低。而磨屑带走了大部分热。同时,在磨削液被阻碍进入磨削区后,工件的温度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别采用国产陶瓷结合剂CBN砂轮与刚玉砂轮对45淬硬钢工件进行磨削试验,对磨削过程中的参数:磨削比和砂轮磨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对磨削比有显著影响。①当采用普通速度(Vs=35m/s)对45淬硬钢工件进行磨削时,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磨削比是白刚玉砂轮的36倍;②当把砂轮线速度Vs提高到50m/s时,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磨削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磨削比为白刚玉砂轮的300倍左右。试验结果说明,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在高速磨削条件下,砂轮磨损率低,而且具有较高的磨削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素粉  方月 《机床与液压》2018,46(16):13-15
磨削条是磁力磨削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件,直接影响着工件磨削精度。针对实际加工中磨削条易磨损、寿命短的问题,从磨削条磨料选择、结合剂选择以及磨削条结构改进3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首先确定新结构磨削条最优的加工行程,既保证磨削精度又减少磨削条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并进行新结构磨削条与原结构磨削条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新结构磨削条不仅磨损量少,而且磨削精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锡元素在微合金灰铸铁中的行为,揭示了其影响铸件残余应力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含锡微合金灰铸铁不仅可以使铸件力学性能最佳,稳定在HT250水平以上,满足缸体生产的要求,而且通过配合采取其他工艺措施,还可以降低铸件残余应力,与HT250灰铸铁相比,降幅可达24.6%。  相似文献   

10.
由于操作的复杂性,自由曲面磨削是一项特殊的加工工艺。其难度在于决定曲面磨削的工艺条件和路径规划。为得到高精确度的形状和表面质量,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自由曲面磨削的受力。同时研究了球头磨具磨削曲面的特性,在磨削中心上进行自由曲面磨削的基础研究。开发了旨在使操作者准确高效使用磨削中心的自由曲面磨削支持系统。基于切片法加工自由曲面的磨削支持系统在应用后,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适于低温冷气内冷却的CBN砂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低温冷气内冷却的电镜CBN砂轮。实验结果表明,此CBN砂轮的结构不仅能够满足低温冷气内冷却的要求,而且与传统磨削相比能够使磨削温度降低30-40%,此外,本文对冷气压力对磨削温度的影响也进行了实验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在磨削过程中,使用冷气代替磨削液冷却是降低磨削温度,减少由于磨削液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磨削区内气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速旋转的砂轮表面形成一层空气附面层,即气流场。气流场的存在,不仅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加速砂轮的磨损,而且还阻止磨削液有效地注入磨削区,使加工条件恶化,磨削力上升,磨削温度升高,严重影响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和表面完整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在磨削区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工业生产中进一步控制、利用气流场进行磨料流光整加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金相分析,表面应力测定及热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QT800-2凸轮轴等温淬火后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结果表明,组织中存在的脆性相、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成分不均匀区域及磨削产生的温度和应力是导致其磨削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缺陷可以分别通过改善热处理工艺,减少磨削加工余量进给量等措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结构复杂,铣削后表面纹理明显,粗糙度和型线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手工抛光后叶盘表面质量和型面精度难以满足工艺要求的现状,开展整体叶盘数控砂带磨削变形行为及其试验研究。分析整体叶盘数控砂带磨削全型面磨削过程,阐述整体叶盘数控砂带磨削的变形机理,提出一种新型开式数控砂带磨削方法。进行基于ANSYS的磨削变形仿真分析,提出带有压力反馈的磨削压力控制系统方案,实现磨削变形的控制。用磨削试验装置进行整体叶盘精密数控砂带磨削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叶盘数控砂带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小于0.4 μm,型线精度高于0.05 mm,能够很好地适应叶片变形,实现数控砂带磨削替代手工抛光,提高磨削效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现在磨削不仅是作为传统的精加工工序而且也作为粗加工工序而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磨削刀具的砂轮,其特性通常采用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组织等来表征。但在使用中往往发现用这些要素不足以说明其磨削性能。因此人们企图寻找某一些特征参数来表征砂轮的性能,如研究砂轮表面的地貌图,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砂  相似文献   

16.
陈铭  奚芳 《金属热处理》2005,30(3):82-85
分析了GCr15钢锭杆磨削烧伤后的金相组织及磨削烧伤对锭尖硬度的影响,研究了磨削工艺中产生磨削烧伤的机理,提出锭杆热处理后在正常磨削中控制磨削烧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装载机零件内环凸轮(以下简称凸轮),经渗碳淬火后进行磨削加工时,凸轮平面常出现磨削裂纹造成废品。磨裂虽在零件磨削加工时产生,但造成磨裂的原因和磨削前冷热加工工序有密切关系。其中以热处理后的状态,磨削工艺优劣,尤为重要。根据磨削裂纹的形态,分析加工工序对产生磨削裂纹的影响,找出磨裂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磨削裂纹的产生。l内环凸轮技术条件及所产生的裂纹凸轮材料为30CrMnT,外直径187mm。要求:渗碳深度1.4-1.srnm(含磨削量),表面硬度60-64HRC,心部硬度35-45HRC。凸轮毛坯经锻造、正火后组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开发和应用,其后续精密加工技术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使其成为难加工材料,采用金刚石磨料磨削加工有可能成为其最主要的加工方法。本文首先讨论了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精密磨削的非弹性变形和脆性去除的材料去除机理,然后对可用来加工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超精密金刚石砂轮磨削、ELID磨削、延性域磨削、超高速磨削、精细磨削等磨削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它们的材料去除机理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相关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普通砂轮是通过结合剂将无数细小的磨粒粘结在一起的,由于磨粒很硬,磨粒之问的粘结层十分微薄,导致磨粒间的接触几乎是刚性接触,砂轮具有较高的刚度。这种高刚度的砂轮具有高的磨削能力和磨削效率,缺点是被磨工件表面易产生划痕,难以获得高的表面加工质量。为了克服普通砂轮如SiC砂轮存在的高刚性,本文尝试在SiC磨料中加入少量的木质微粉,使其在磨粒之间起半弹性作用,从而改善被加工表面质量。这种半弹性的木质砂轮,是利用木质粉末经干馏、筛选后作为磨料,在砂轮制备过程中混入。本文应用这种砂轮对花岗岩进行了大量的磨削试验及加工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砂轮不仅具有较高的磨削能力和效率,而且能获得纳米级加工表面(Ralonm/Ry112nm)。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内齿轮数控磨齿机磨削头振动特性,以磨齿机磨削头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进行预应力下的动态特性分析,获得磨削头各阶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对其薄弱环节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磨削头性能得到了提高。搭建磨削头结构振动特性试验平台,利用试验测试其振动特性,采集不同工况下磨削头的振动信号,采用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的对比分析法,探究磨削头振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磨削头低频振动幅度较大,而且多为主轴转速接近于磨削头固有频率引起的振动。最后为降低磨削头振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