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及作者本人关于球铁中奥氏体枝晶的分类、形成的内在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枝晶对补缩、机械性能的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奥氏体耐热球铁中稀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20%镍奥氏体耐热球铁组织和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Ce、La对球化干扰很大,引起球墨的变异;微量Ce(Ce残=0.011%)对920℃抗氧化性能有较大提高;Y对球化没有明显的干扰,且对耐热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1.绪言本研究中以高纯生铁、铁矿砂生铁和球铁生铁为原料,熔制了C、Si量大体相同的五种球铁,并分别详细法研讨了铸态及铁素体化材料中新生铁微量元素对球铁静态机械性能、冲击值及临界冲击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稀土镍铜奥氏体球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发现,与国外有关铈对奥氏体铸铁球化有害的论断不同,单用铈混合稀土也能制取球铁,但白口倾向大、石墨球形差。还发现,用稀土处理奥氏体铸铁,不导致游离铜相出现。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制复合球化剂、调整铁水成分、净化铁水、加强孕育等措施,改善了稀土球铁的石墨形态、克服了白口倾向,研制出稀土镍铜奥氏体球铁。该球铁力学性能与ISOS-NiCr202相同,耐海水腐蚀性更好,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奥氏体化温度对含钒贝氏体球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奥氏体化温度对含钒贝氏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使贝氏体转变所要求的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增大,并使贝氏体球铁的硬度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为在生产中使用含钒生铁,利用铸造余热进行贝氏体化热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含Si量的铁素体球铁进行了热冲击试验,并考察了Si量及石墨组织对其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球铁曲轴材料的综合性能,试验了下列措施:①采用感应炉熔炼,净化铁液;②选用合理的化学成分,加入适量的Cu、Mo合金元素;③选用低稀土球化剂FeSiMg8RE3;④采用盖包球化处理法和复合孕育处理;⑤采用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处理.结果是25 mm厚Y试块的σb达到836.6~844.6 MPa,δ达到5.2%~7.4%.  相似文献   

8.
原始组织对等温淬火后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吴勇生 《铸造》1998,(3):18-22
在化学成分、熔炼浇注和等温淬火工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等温淬火前试样中不同珠光体含量的组织(称原始组织)对等淬后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65%珠光体的原始组织有利于等淬后组织的优化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强化。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郭彩萍  卢杉  李蒙 《热加工工艺》2007,36(13):33-34,37
通过选用合理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铁液硫、磷的含量,在铁液中适当加入Cu、Mo合金元素,选用低稀土球化剂.并使用盖包法球化处理工艺,采用复合孕育处理工艺,进行部分奥氏体化热处理,成功研制出高强度且具有较高韧性的球铁曲轴。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涡轮增压器壳体采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制造,能增加其进气压力.不仅使内燃机的功率大幅度增加.而且也使其排出的尾气达到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抗高温氧化性最佳的耐热球墨铸铁模具材料的成分为:w(Si)5.0%、w(Mn)0.8%、w(Mo)0.5%、w(Cr)1.4%。Si、Mo、Cr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抗氧化性越好,但Mn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适中。(2)Si对抗高温氧化性有重要影响,Mo的影响程度仅次于Si,Mn的影响最小,Cr的影响与Mn相近,但比Mn稍强。  相似文献   

12.
张博 《铸造技术》2007,28(5):593-596
铁素体球铁铸件支架在装配时发生脆性断裂失效.通过理化检测试验,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做了较为详尽的比较.结果发现,失效件的硅含量偏高、硬度值很不均匀,冲击韧度和伸长率远低于材质要求,因而导致脆断.找出失效原因是铸造工艺不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球墨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与缩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翟秋亚  徐锦锋  袁森  魏兵 《铸造》2001,50(7):376-380
采用着色腐蚀技术,金相显示了球墨铸铁缩松区中奥氏体枝晶组织形貌,分析了球铁缩松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奥氏体枝晶对缩松缺陷的类型及形成机制具有显著影响;宏观缩松常常出现在枝晶晶簇的间隙,产生于共晶凝固前期树枝晶骨架形成以后,是异地凝固收缩造成的对热节中心(厚壁处)铁水抽吸流动的结果;显微缩松是于凝固末期,晶簇间隙中的凝固收缩得不到补偿而产生的微小孔洞;枝晶数量增多,形态趋于发达,液态金属异地抽吸作用增强,易于形成宏观缩松;反之,枝晶数量减少,形态粗壮,倾向于形成显微缩松;共晶石墨化膨胀有利于消除缩松,而不是缩松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合金球墨铸铁初轧辊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最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喷雾淬火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铸态组织中的牛眼状铁素体,提高轧辊的综合力学性能.经过880~920 ℃加热喷雾淬火、吹风续冷,540~580 ℃回火后,辊身工作层组织为球状石墨 回火索氏体和少量碳化物,抗拉强度>700MPa,硬度为42~48 H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Ni奥氏体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控制范围和方法,阐述了其熔炼、浇注及热处理工艺的要点.用大量试验数据说明,当充满度和CE较高时,石墨化更充分,液相线温度更低,铁液高温氧化性降低,流动性更好.工艺试验证明,高Ni奥氏体球墨铸铁不能采用高温退火缓冷工艺,可以通过高温退火快冷的方法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铜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加铜的球墨铸铁无论铸态或热处理都引起了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这种改变拓宽了球墨铸铁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铜在球铁中的加入工艺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石墨球径对铁素体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种不同厚度的楔形试块,经铁素体退火后,作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为,平均球球径增大主要导致δ的降低,对σb、σ0.2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低温用铁素体球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张丽辉 《热加工工艺》2006,35(1):32-32,36
研究了低温用铁素体球铁化学成分的选择、球化及孕育工艺的控制以及热处理方案的制定原则,从而确定了低温用铁素体球铁的合理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19.
许少红 《现代铸铁》2011,31(5):26-29
介绍了低Si高Ni奥氏体球墨铸铁轴类铸件的铸造工艺,包括化学成分、炉料配比、球化剂、孕育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通过加入微量Sb消除了厚大件的碎块状石墨;选用冒口补缩并采用冷铁防止了缩孔缩松;采用铁液高温出炉、快速浇注的方法,消除了皮下气孔缺陷;等,得到了质量合格的出口铸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