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的Al-Mn-Cr-Fe-RE多元共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纯铜表面粉末渗Al-Mn-Cr-Fe-RE的渗剂配比和共渗温度、时间对渗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活化剂含量是影响渗层厚度的敏感因素,渗剂成分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而渗层厚度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条件下,渗层最厚可达1mm以上。  相似文献   

2.
20钢固体粉末法渗硼和硼钒共渗的渗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分析了20钢固体法渗硼和硼钒共渗的渗层组织结构、成分特点及其硬度分布。结果表明,硼钒共渗层厚度大于单一渗硼层,且渗层更加连续致密,其渗层主要由Fe2B、V2C和VB相组成,硼钒共渗层硬度比单一渗硼有所提高,硬度梯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浓度,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催渗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渗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可使渗层深度提高约25%,硫化物层牢固,表面硬度增高且渗层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离子氮碳共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俄歇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及稀土加入量、共渗时间对渗层厚度、硬度及渗层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对离子氮碳共渗过程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尤其是一些难渗氮的奥氏体不锈钢。在给定条件下,稀土的催渗效果有一最佳含量。稀土对渗层相组成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球墨铸铁稀土催渗氮碳共渗动力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氮碳共渗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自制稀土催渗剂,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球墨铸铁氮碳共渗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催渗机理。用于柴油机球铁曲轴,与常规氮碳共渗相比,可提高渗速55%,生产率33%,并使渗层性能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粉末法RE—B共渗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正交法进行了试验方案的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粉末法RE-B共渗工艺,得到了具有最佳催渗效果的RE-B共渗工艺。试验还观察了渗层的显微组织,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并与单纯渗B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粉末法RE-B共渗工艺优于单纯渗B工艺。  相似文献   

7.
渗硼工艺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蜀红  刘炳 《热加工工艺》2007,36(12):69-71,74
渗硼能够显著提高金属表面的性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降低渗硼温度。多元复合渗硼改善渗层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脆性和耐磨性,以及渗硼共晶化使渗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从而改善以往的渗硼层脆性大、容易剥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Cr12MoV钢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研究Cr12MoV钢低温复合盐浴渗铬处理后复合渗铬层的金相组织、相结构、渗层厚度、渗层硬度、铬浓度分布和氮碳浓度分布,并进行渗层的耐磨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r12MoV钢经氮碳共渗加低温盐浴渗铬复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渗铬层及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土浓度、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修的催渗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渗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可使渗层深度提高约25%,硫化物层牢固,表面硬度增高且渗层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铸铁铬硅共渗渗层组织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气法对铸铁铬硅共渗渗层的组织笔挺玫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显微分析表明,渗层由α相和Cr7C3,Cr23C6等碳化组成,其外表面富集的铬含量可达30%以上,不含石墨,渗层下面为含大量珠光体的过渡区,靠近表面的渗层里,可观察到包围石墨的白亮环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温度铬钛共渗得到的化合物层进行成分分析和相结构分析,探讨了温度对化合物层成分和相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在900℃以上共渗,可获得钛碳和铬碳化合物的复合共渗化合物层。  相似文献   

12.
双辉多元共渗与电刷镀复合表面耐蚀渗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江  谢锡善  徐重  董世运  徐滨士 《金属学报》2002,38(10):1074-1078
在20钢表面电刷镀快速Ni层作为过渡层,然后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技术将Ni-Cr-Mo-Cu合金进行多元共渗,对形成的复合镀层在5%HCl溶液中进行了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利用XRD,扫描电镀以及EDX对渗层的组织结构和合金元素及碳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先刷镀快速Ni镀层再进行双层辉光多元渗Ni-Cr-Mo-Cu的复合渗镀层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双辉多元渗Ni-Cr-Mo-Cu以及单独电刷镀Ni镀层的耐蚀性能,分析认为,由于双辉多元共渗中的温度效应,使层复合渗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600 ̄700℃地不同材料进行了催渗氮碳共渗,对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硬度测定,对渗层进行电子探针成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析温度以下进行催渗氮碳共渗,具有渗速快、渗层硬度高的特点;化合物随催渗温度升高而增厚,致密碳共渗后快冷,在渗层获得含氮碳的马氏体组织,用该工艺处理轮模具等零件,变形小,耐磨性高,零件的寿命高。  相似文献   

14.
40Cr钢碳氮共渗后抗弯性能与渗层特征参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同春 《金属热处理》1995,(11):26-28,50
研究了经碳氮共渗处理后40Cr钢的抗弯性能与共渗层特征参数和试样尺寸大小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找出了抗弯性能指标与共渗层厚度、硬度梯度、表面硬度、δ/D、L/D等参数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W18Cr4V钢试样离子渗氮后在900℃以下进行盐浴硅铬共渗,分析了复合渗铬层的成分、组织、相结构和力学性能,并将硅铬共渗试样与单纯渗铬试样进行了耐磨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盐浴渗铬中添加硅能够增加铬的扩散速度,有效增加渗铬层厚度,提高渗铬层硬度、耐磨性,从而获得更佳的渗铬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密度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多元共渗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密度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多元共渗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多元共渗处理后,密度低的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耐磨性能好于密度高的铁基粉沫冶金材料。  相似文献   

17.
快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聂学渊 《金属热处理》1997,(3):19-22,28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表面改性技术,碳氮共渗时间只需3 ̄5min,共渗层厚度即达0.2 ̄0.4mm。本文还分析了放电过程及共渗机理、试样温度与电压的关系以及渗层硬度,得出渗层厚度与电压及时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铬钒共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45,T10,GCr15和Cr12MoV钢在硼砂盐浴中的铬钒共渗。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光衍射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共渗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铬钒共渗层具有高硬度,高抗蚀,高耐磨,抗高温氧化及热疲劳性能良好的特性。讨论了铬钒共渗层形成机理及钒在共渗过程中的催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闫忠琳  叶宏 《热加工工艺》2007,36(20):74-75,78
研究了碳氮共渗对16Mn钢渗硼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共渗预处理使渗硼层的组织、显微硬度分布、脆性、耐磨性比单一渗硼层有明显的改善。碳氮共渗预处理可以得到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过渡层,从而使耐磨性提高。通过复合渗处理的灰砂砖模板,其使用寿命可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20.
奥氏体氮碳共渗时渗层增长常偏离抛物线规律,呈现正偏差和负偏差,ε相层甚至出现负增长。分析了这一生长特点与炉内气氛的关系,根据共渗层中碳,氮原子分布的互补性,碳原子浓度的负梯度现象,讨论了碳,氮原子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少量碳原子对共渗过程的影响,解释了氮碳共渗时的生长动力学,并对渗层正常生长的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