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探讨了红曲霉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红曲霉固态发酵的生物量基本可以通过测定红曲霉菌体细胞中的麦角固醇和氨基葡糖含量来推断 ,对于本文中红曲霉固态发酵采用氨基葡糖法相对较好 ,可以估测出固态发酵物中的菌体量。底物干重减重与菌体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 ,通过测定底物减重可以推断出红曲霉生长代谢状况 ,并且方法简便易行 ,易于实现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的生物量,采用紫外分光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麦角固醇的量.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在75℃恒温水浴中反应0.5h,用乙醚萃取,乙醇定容,紫外282nm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并得到了最佳的培养基组合:碳源为蔗糖,无机氮源为(NH4)2SO4,水料质量比为2.2,pH为5.5.用该培养基,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21.0%和44.1%.  相似文献   

3.
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评估和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草木腐败菌或土壤中菌丝生长的微生物生态学家以及致力于固态发酵研究的发酵微生物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兴趣,即研究固态原料中不易被分离的菌体生物量(Biomass)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Trichoderma viride菌生物量测定及其纤维素酶合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HPLC法测定Trichodermaviride菌固态发酵曲中的麦角固醇含量。研究了麦角固醇与菌丝体间的关系。该菌固态曲中麦角固醇分离条件以 1∶2 5 (m/v)的丙酮抽提 1 5h为最佳。当固态发酵培养至 69h时 ,曲中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为每克干曲中含有 0 5 75 g菌丝体。此时该菌所产生CMC酶和FP酶活力均达到最大值 ,呈现正相关性 ,说明这 2种酶的合成特征均为同步合成型 ,而C1 酶活力高峰滞后 ,出现在 72h。  相似文献   

5.
论固态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秸秆固态发酵酒精过程中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菌体生物量与麦角固醇含量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麦角固醇含量就能推测出菌体的生物量。康氏木霉菌龄对氨基葡糖含量的影响很大,故不宜作为测定菌体生物量的方法。发酵培养基本身含有的麦角固醇含量不能忽略,可通过方程推测菌体生物量;利用干重损失法推测生物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与菌体的比生长速率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呼吸强度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菌体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蛋白粉30 g、葡萄糖2.5%、Mg SO4·7H2O 0.15%、KH2PO40.25%、含水量65%;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4%、培养温度25℃、初始p H 6、发酵时间20 d。此条件下,得蛋白转化率为22.36%,菌丝体生物量为0.136 9 g/g。对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亲水性氨基酸含量比发酵前提高12.75%。对玉米蛋白粉原料和发酵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酵后的玉米蛋白紧密的结构被打开,表面积增加,表面凹凸加剧,孔洞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技术及其设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固态发酵的技术、特点及其优越性 ,讨论如何对固态发酵的生物反应过程进行工艺条件控制。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固态发酵设备的开发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 ,为开发研制新型固态发酵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7种谷物培养基及相关因素对青霉PT95菌株进行类胡萝卜素固态发酵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 ,谷物培养基的组成对PT95菌株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的菌核生物量和菌核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接种方式和接种量能明显影响谷物培养基上的菌核生物量 ,但对菌核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谷物培养基里添加麸皮有利于菌核的形成。在选择最佳接种方式、接种量 ,并在培养基里添加 2 0 %麸皮 (干重 )的固态发酵条件下 ,大米培养基上得到的菌核生物量最高 ,达到 1 5 0 0 g/1 0 0 g(干料 ) ;荞麦培养基上 ,菌核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 ,达到82 6μg/g(干菌核 ) ;而在谷子培养基上 ,类胡萝卜素产率最高 ,达到 1 1 45 7μg/1 0 0 g(干料 )。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通过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对白酒进行分析, 探讨区分固态与非固态发酵白酒的方法。方法 测定12种白酒的电导率、旋光度、吸光度等指标, 并进行12种白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酱香型固态发酵白酒电导率均值最高为64.72 μs/cm, 非固态发酵白酒的电导率均值最低为38.27 μs/cm, 通过差异性分析, 得到固态发酵白酒与非固态发酵白酒的电导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酱香型固态发酵白酒旋光度均值最高为0.050°, 非固态发酵白酒的旋光度均值最低为0.022°, 通过差异性分析, 固态发酵白酒与非固态发酵白酒的旋光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测得的吸光度得到了每种酒自身的指纹图谱, 经过数据计算, 得到固态与非固态发酵白酒之间的相似度均小于0.900。结论 电导率、旋光度、吸光度等可作为区分固态与非固态发酵白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米曲霉固体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各阶段的微生物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应用动力学的概念对所建立的菌种筛选模型进行了解释.种子生长和发酵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源是米曲霉产孢子的速率限制性底物,种子阶段孢子对残总糖的产率系数为YX/S=2.428×1010 个/g,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5.28 d-1,产孢子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呈钟罩形.同时建立了产孢子速率与水分含量的关系以及产酶速率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在发酵过程中发现了米曲霉的二次生长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随不同的底物比例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2.
固态发酵在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及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固态发酵理论模型和发酵设备的研究不断深入,固态发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好氧的固态发酵来说,氧气的传质效率低仍然是工艺优化和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它也影响了固态发酵生产规模的扩大。该文分析了固态发酵过程中气体传质的原理及过程,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提高固态发酵过程中气体传质效率的策略,如控制固体基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搅拌通风方式等,最后展望了固态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L-氨基酰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固态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3株米曲霉菌株中筛选到一株产氨基酰化酶活力较高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W0607,以米曲霉w0607为生产菌固态发酵生产氨基酰化酶,较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7.0g,豆饼粉3.0g,蛋白胨0.3g,水11mL,PH值6.5,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约48h.在此条件下,米曲霉W0607的氨基酰化酶产率为400u/g左右.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在培养基中外加碳源、氮源、磷酸盐,及其初始水分、pH值、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初始pH值7.0,加水比为0.9:1(麸皮:水),麦芽糖0.1%,蛋白胨2%,磷酸二氢钾1%,硫酸铵1%。在此条件下培养,酶活可达1397U/g,比对照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15.
高产阿魏酸酯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固态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界中采集土壤样本,使用阿魏酸乙酯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固态发酵产酶试验、复筛得到1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鉴定为黑曲霉。对该菌株固态发酵产阿魏酸酯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汽爆条件下汽爆稻草的发酵产酶酶活较高;在固液比1∶3、初始pH3、麸皮添加量25%、30℃下发酵3d后酶活最高,可达445.1mU/g。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廉价农产品玉米为原料,以色价为指标,对玉米发酵生产红曲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紫红曲霉CICC 3.438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的工艺条件为接菌量9%,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11 d,在此条件下红色价为2 776.35 U/g。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发酵条件的研究和确定,可为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