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及其紫外线吸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织物吸收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将5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经分散后用高温高压浸染法使其上染到涤纶织物上,以残液法测试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用紫外线透过率表征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在130℃下保温40~60 ming上染涤纶织物,紫外线吸收剂结构、分子质量、上染温度和用量都会影响其对涤纶的上染率,分子质量适中、芳环较多、疏水性基团比例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上染率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能更明显地改善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上染率不高但分子中含有2个分子内氢键螫合环的紫外线吸收剂也能明显提高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对改善涤纶织物吸收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将5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经分散后用高温高压浸染法使其上染到涤纶织物上,以残液法测试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用紫外线透过率表征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在130℃下保温40~60min上染涤纶织物,紫外线吸收剂结构、分子质量、上染温度和用量都会影响其对涤纶的上染率,分子质量适中、芳环较多、疏水性基团比例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上染率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能更明显地改善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上染率不够高但分子中含有2个分子内氢键螯合环的紫外线吸收剂也能明显提高涤纶织物的紫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通过重氮化、偶合和氧化成环反应合成了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A,再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3只不同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B、C、D,利用核磁共振谱和熔点测定等手段确证了其结构.采用DMF为溶剂,测量了4只紫外线吸收剂的最大吸收波长;分析了紫外线吸收剂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将4只紫外线吸收剂经分散后用高温高压浸染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量涤纶织物的UPF值及紫外线透过率,研究了其抗紫外线效果.结果表明:4只紫外线吸收剂均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5.
逄春华 《针织工业》2013,(10):50-53
采用防紫外线整理剂JLSUN®CJ-966、Herst®HTUV100分别与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染色同浴研究,分析了两种紫外吸收剂对于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耐洗牢度和耐晒牢度的影响,得出二者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JLSUN®SCJ-966用量为3% 或者Herst®HTUV100用量为4%时,整理后织物UPF值可超过50,水洗40次后织物UPF值仍然超过50,织物的耐晒牢度均提高到5级。  相似文献   

6.
7.
8.
将偶氮、蒽醌、杂环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微胶囊分散染料对涤纶超细织物进行无助剂高温高压染色,结合IOB值(无机/有机平衡值),考察了扩散系数Dt、半染时间t1/2、比速率常数k’及吸附等温线类型等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织物IOB值相近或较大的微胶囊分散染料具有较高的Dt值;随Dt值增大,平衡吸附量C∞增大,k’值增大,但t1/2值减小;不同结构类型的微胶囊分散染料在涤纶超细织物上的吸附呈现Langmuir型和混合型吸附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粱壳色素上染毛织物的染色机制,给优化染色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应用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高粱壳色素上染毛织物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高粱壳色素上染毛织物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染色温度在80~10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染色速率、半染时间及扩散系数均增大。高粱壳色素上染毛织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朗格缪尔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染色温度在80~100℃范围内,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上染到毛织物上的高粱壳色素量增加,吸附饱和值升高;并且染色热和染色焓变均为正值。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型紫外线吸收剂及其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的危害,国外近几年来在紫外线吸收剂及其技术方面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11.
分散红60在超临界CO_2染色中的动力学及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超临界流体染色样机中,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在涤纶中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求得分散红60在超临界流体中染色涤纶的扩散活化能为22.22 kJ/mol,远小于在水介质中染色的扩散活化能163.84 kJ/mol。通过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中的某些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染料在超临界流体的上染量与染料用量成线性关系,上染过程是染料在纤维和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系数和染色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染色热和染色熵均为负值,二者分别为-23.63 kJ/mol和-26.09 J/(mol·K)。  相似文献   

12.
PTT纤维染色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人成  徐苏芳 《印染》2006,32(16):1-5
采用两只提纯的分散染料对PTT纤维进行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并采用商品分散染剃染色,绘制升温上染速率曲线和模拟Prr/PET纤维混纺交织物染色。研究结果表明,PTT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高于PET纤维,半染时间明显短于PET纤维,临界染色温度约比PET纤维低15—20℃,染色转变温度则比PET纤维低20℃。在有分散匀染剂存在时,提纯的分散染料在PTT纤维上的吸附属于Nemst分配型吸附,分配系数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高温型染料在PTT和PET纤维上的分配系数相差较大,而低温型染料的分配系数相差较小。PTT/PET混纺交织物表观染色深浅效果与分散染料在PTT和PET纤维上的热力学分配系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黄素对3种聚酯纤维的染色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天然大黄素的稳定性,研究了大黄素对PTT、PLA及PET 3种聚酯纤维的染色热力学,作出了3种纤维吸附等温线,计算出染色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大黄素可在120℃的高温下保持稳定;3种纤维对大黄素的吸附均为Nernst型(即大黄素在纤维上的含量与在染浴中的质量浓度服从享利定律,与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的吸附规律相似),分配系数均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大黄素对PTT纤维的染色亲和力>PET>PLA.  相似文献   

14.
陈咏  王颖  何峰  王静  朱志国  董振峰  王锐 《纺织学报》2019,40(10):13-19
为探究共聚型磷系阻燃聚酯的反应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为阻燃剂制备不同磷含量的阻燃共聚酯,建立了聚酯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借助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测试仪、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对聚酯的结构及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EPPA质量分数的增加,缩聚反应活化能逐渐增大,最高增加至106.83 kJ/mol;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均呈下降趋势;阻燃剂中磷元素以共价键形式共聚到PET分子链中,抑制了分子链的结晶;当磷含量为1%时,阻燃共聚酯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1%,引燃时间明显延长,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了24%,阻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灵菌红素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菌红素是一种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取的天然染料,在实验中通过灵菌红素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研究来探讨其染色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系数增大,半染时间减少,比较灵菌红素对羊毛纤维的扩散系数与常规的酸性染料对羊毛的扩散系数得出,灵菌红素对羊毛纤维的扩散系数高,说明其对羊毛纤维有良好的染色性。染色热力学的研究得出了灵菌红素对羊毛纤维的吸附为Langmuir吸附,为研究其染色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控制染料的应用性能和在染色中的性能,研究了直接染料上染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长丝的染色性能。被染样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加以分析,获得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EC)对于黄酒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有效吸附黄酒中EC的吸附树脂,对EC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能力。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黄酒中EC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树脂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8.89×103k 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树脂吸附EC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地、熵增加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为高效、简便去除黄酒中EC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油脂脱胶进行了实验,并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通过对比拟合不同温度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发现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条件下树脂对磷脂的吸附行为,40℃下的方程为y=2.028 1x+0.391 4,回归系数R2=0.950 4,50℃下的方程为y=1.816 5x+0.405 4,回归系数R2=0.940 7,并推测出吸附过程中ΔH>0,ΔG>0,ΔS>0,表明实验条件下树脂脱胶是微量吸热的过程,磷脂在树脂上发生的是复杂的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9.
细旦涤纶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测试了细旦涤纶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分析了抗起毛起球性能与涤纶纤维细度、织物紧度、厚度和组织等结构参数的关系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多元线形回归方程 ,并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判别主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Selenium (Se) is an essential micronutrient for humans, but the Se level in food plants in northern Europe is generally inadequate to meet human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Commonly, food plant Se fortification is achieved by selenate fertilisation, but the effect of nitrogen (N) and sulphur (S) supply on the translocation and re‐translocation of Se is unknown.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N and S supply on 75selenate/75Se translocation and re‐translocation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in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75Se activity in wheat varied from 148 to 549, from 277 to 1815 and from 171 to 1343 Bq 75Se in plants exposed at Zadoks growth stages Z1.4, Z1.5 and Z1.6 respectively. Approximately 85% of the plant 75Se was translocated into young leaves. High N supply enhanced the re‐translocation of 75Se from the stem to maturing leaves, while S inhibited this process.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75Se in L4, L5 and L6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supply at low sulfate concentrations. CONCLUSION: Selenium in the stem is more re‐transportable than Se in the leaves, and the re‐translocation is dependent on sulfate supply. When the sulfate supply is sufficient for plant development, less 75Se is re‐translocated from older to growing leaves.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