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井深度大,油层埋藏深,普遍存在二叠系,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塌、井漏等复杂情况。以往该区块均采用四级井身结构,将上部易水化、分散、缩径的砂泥岩地层与下部易垮易漏地层分开。为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甲方将托甫台1小区井简化为三级井身结构,导致二开裸眼段极长,大大增加了钻井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现场使用新型钾胺基聚磺钻井液体系,利用聚胺抑制剂的强抑制能力及流型调节能力,解决了深井长裸眼流型控制难、三叠系以深地层易出现井壁垮塌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2016,(7):42-45
临兴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伊陕斜坡东段、晋西挠褶带西缘,致密砂岩气埋藏较深,地层岩性复杂是制约该区块开发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分析该区块作业难点的基础上,以一口开双靶点定向井(3D井)为例,对井眼轨迹、井身结构和固井方法进行了设计,同时依据一开和二开所钻遇的地层特性对钻井液体系进行了优选。现场施工结果表明,3D井全井钻井周期21.07 d,作业时效96%,最大井斜角、裸眼段长度、井底水平位移及完钻井深均为临兴光导试验区记录,二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相比邻井提高31%。所得结果可为区块的后续钻井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DUKHAN油田是江苏油田钻井处在卡塔尔承钻的区块,该区块井多为水平井,井深为3000~3200m,水平段长1000~1500m。针对该区块地层易漏、垮塌和造浆性强等特点,在不同的井段采用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即一开井段用清水/高粘度胶液;二开井段用高密度聚合物膨润土钻井液;三开用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四开井段采用无损害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保持较高的动塑比,提高钻井液的携砂和润滑能力,解决了上部地层井漏、垮塌和地层造浆,以及增斜段、水平段的携砂、润滑性问题,保证了DUKHAN油田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油田乾246区块地层易坍塌、储层CO_2发育、施工风险高导致的井身结构复杂、钻井成本高等难题,研究形成防塌防气侵钻井液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实现井身结构二开简化。2015—2017年,该区块完成46口井,均实现安全钻完井,为提高致密油藏开发效益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辽河油田燕南潜山带位于辽河滩海东部,古生界、元古界和太古界为油气勘探目的层。该区块地层古老,地质条件复杂,钻井施工中存在古潜山地层易发生井漏、中生界地层易发生井壁失稳、地层倾角大使井眼轨迹难于控制、地层硬度大机械钻速慢等难题。为了实现该区块的优快钻井,针对以上难点,开展了钻井提速技术研究,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液体系优选、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及钻井提速工具的优选,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钻井提速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表明,此文形成的提速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燕南潜山带区块的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6.
JY10HF井是南川金佛山断坡第一口页岩气预探水平井,钻遇地层具有缝洞发育、倾角大和可钻性差等特点,钻井过程中面临易漏失、易坍塌、易井斜和机械钻速低等难题。鉴于此,采取"导管+四开制"井身结构、旋转导向控制井身轨迹、优选钻头及工具、优化堵漏措施等技术,完成了该井的施工任务。为进一步实现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提速提效,分别从井身结构、井眼轨道设计和防斜打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优化,提出了优化技术套管下深、采用双二维轨道设计、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和优选旋转导向工具等提速方案。研究内容可为类似页岩气区块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重庆黔江页岩气区块山地特征明显,地表缺水严重,浅表地层倾角大、溶洞裂缝发育,常规钻井面临井身质量控制困难、恶性井漏频发、堵漏效果受水源限制成功率低且成本高等难题。为此,将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将静水位线及以上易漏地层全部纳入一开井段,缩减三开制为二开制井身结构,并在一开?444.5 mm井眼探索应用空气锤+雾化钻井技术。现场应用表明:井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井身质量控制良好,钻井周期大幅缩短,节约?244.5 mm套管约2 000 m。该研究为黔江地区页岩气井低成本高效开发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侯博  何辉  李录科 《石化技术》2024,(1):181-183
针对苏59区块二开结构水平井钻井施工中出现石盒子组盒8以及山西组山1泥页岩地层易垮塌、井底温度高及裸眼段浸泡时间长井壁稳定性问题突出等技术难题,通过使用交联剂(WXCD-2),配合杀菌剂(CJSJ-3),将钻井液抗温能力逐步提升到130℃,解决了该区块钻井液体系抗温能力不足,高温增稠的问题;引入封堵防塌剂(FT-401),提高了钻井液体系对地层微裂缝的封堵能力,满足了深水平井井壁防塌要求。2023年该区块施工11口二开结构水平井钻遇泥岩井壁稳定,起下钻及下完井管串顺利。  相似文献   

9.
东泉2井第四系和新近系地层砾石发育,易垮塌;白垩系上部地层膏质泥岩发育,遇水易膨胀币引起井眼缩径、坍塌,石炭系地层压力较低,局部裂缝发育,易漏失。该井三开实施空气泡沫钻井失败后,恢复水基钻井液钻井,其后又为了加快钻井速度,从使用咖311mm钻头改为使用咖215.9mm钻头钻进。施工中井身结构的变化加大,增加了钻井的难度,对钻井液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开采用正电胶钻井液,二开使用钾钙基聚磺钻井液,三开使用气液转换钻井液技术,并根据不同的施S-条件,合理调整钻井液性能参数,从而解决了东泉2井岩屑悬浮携带、三开欠平衡钻井和变更井跟结构方案后形成的φ555mm、φ311mm和φ216mm漏斗形井眼的井眼稳定、防漏、防塌等复杂问题,满足了特殊井眼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区块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水平井开发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往水平井采用三开钻井,固井有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完井套管固井3部分。现在为产能建设成本考虑,苏里格气田地层条件的区块正积极试验和推行二开水平井开发。固井少了技术套管固井,但同时也增加了完井固井施工的难度,针对这些特点,分析二开水平井的固井难点以及风险,制定并完善二开水平井的施工方案,提高二开水平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庆油田古龙区块页岩油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井壁易失稳、摩阻扭矩大和钻井周期长等技术难点,以大庆页岩油高效快速开发为目的,分析了该区块地层特点和钻井施工难点,优化了三开井身结构,确保页岩目的层施工安全;根据实钻经验及现有技术水平,对井眼轨道进行优化,降低施工难度;针对二开直井段缩径、三开造斜段和水平段钻井周期长等问题,进行了井壁修整工具、旋冲螺杆钻井工具、清砂接头和水力振荡器等工具研究,并进行了钻井参数优化,形成了大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该技术在大庆油田古龙区块3口页岩油水平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平均完钻井深4 691 m,平均机械钻速19.03 m/h,机械钻速提高53.7%,平均钻井周期35.23 d。研究与现场试验表明,大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可为大庆油田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金龙2009井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金龙2井区不下技套工程试验井,试验目的是为金龙2井区钻井提速做铺垫,同时也为降低钻井成本。金龙2009井作为该区块第一口不下技套试验井,二开长裸眼段存在多套压力系统,且为了安全打开气层,必须加强防漏并提高上部地层承压能力来降低钻井施工风险。从钻井液现场施工角度入手,探讨该井在防漏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承压堵漏失败的原因,为该区块后续开发钻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莫116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前期评价阶段钻井均采用三开井身结构,为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开发效益,2011年在该区块开展了二开不下技术套管的钻井研究工作。通过分析莫116井区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录井和测试资料,确定地层三压力剖面,优化井筒已有的三开井身结构;根据钻具力学分析和前期实钻结果,确定了单钟摆的钻具组合形式;采用测井资料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莫116井区地层岩石可钻性参数,从而优选推荐与地层匹配的钻头选型;采用钾钙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解决大段强水敏性泥页岩地层引起的长裸眼段井壁不稳定问题。上述钻井研究结果应用于莫116井区现场实践,实现了二开不下技术套管安全高效钻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涪陵平桥南区块是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能建设的主力产区,为进一步实现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及为后续外围区块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借鉴与指导,对该区块现用钻井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其钻井技术方案在参考借鉴涪陵一期成熟经验的同时,配套应用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试验应用了泡沫水泥固井技术,完善了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钻井技术体系,钻井周期较开发初期大幅降低。在此基础上,以地层、开次为划分界限,分析了平桥南区块钻井提速潜力及存在的提速技术难点,二开井段龙潭组和茅口组地层机械钻速低、单只钻头进尺短,韩家店组和小河坝组地层钻井周期长、井漏频繁等,二开井段的提速潜力最大。针对提速技术难点制定了旋冲钻井提速技术方案和控压降密度防漏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加快涪陵平桥南区块的勘探开发进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路喜生 《断块油气田》2009,16(2):117-119
也门10区块是由法国TOTAL公司开发的高产油田,该区块地层压力低、地层渗透性好,石油产量在也门境内处于前列。上部地层漏失严重,中下部地层易缩径、垮塌,造成井下复杂。开发井多为水平井,在生产施工及油气层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使用欠平衡钻井在解决井漏、压差卡钻、解放油气层及提高机械钻速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RIG906队在该区块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成功地钻成多口井,取得了一些经验,文中介绍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在该区块的应用,对成功使用欠平衡钻井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巴喀区块为吐哈油田新投产的区块,该区的深层天然气已被探明,急需开发上产,但是上部地层倾角大,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斜.实钻中采用轻压吊打的方式防止井身质量超标,所以钻井参数达不到最优化,从巴喀区块的已钻井情况可以看出,该区突出表现为机械钻速低.欠平衡钻井技术是使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产层地层压力,适用于低压、低渗透、易漏的地层,所以开展欠平衡钻井提速工作对巴喀区块致密储层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在柯19-3井二开井段进行充氮气欠平衡钻井试验.此井与该区同井段其他开发井平均机械钻速同比提高53.6%,单只钻头的纯钻时间也有29.6%的提升,单只进尺更是提高了99.2%.与该地区平均水平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了31.1%.可见充气欠平衡钻井可以解决巴喀地区上部地层倾角大的钻井难题,对提高钻井速度,及时发现和保护储层,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西双鱼石构造勘探目的层埋藏深,完钻井深超过7 000 m,纵向多压力系统致使钻进中井塌、井漏、气侵等复杂频发,针对于此该地区钻井普遍采用非标井身结构。实钻中上部长井段大尺寸井眼往往表现出机械钻速较低同时钻井周期较长,从地层岩性与井眼尺寸入手分析了上述问题并就井身结构优化、空气钻井可行性论证、钻头选型以及钻井液优选展开了提速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该区块工程地质特征的钻井提速配套技术:优化井身结构,减少大尺寸?444.5 mm井眼钻井深度;采用"空气钻"提速技术,快速钻过沙溪庙组中上部以上易塌、易漏地层;?333.4 mm井眼沙溪庙组中下部至须家河组中上部井段采用"高效PDC+螺杆+优质Kcl-有机盐聚合物钻井液"复合钻井提速技术,保证了"空气钻"井段井壁稳定以快速钻至三开中完,上部大尺寸井段的钻井周期大幅缩短,实现了优快钻井,为加快该区块勘探步伐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构造位置: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的夏盐凸起北部与三个泉凸起西部结合部;地理位置:位于玛东2井东南1839m,玛202井东偏南1956m,玛213井西北696m。MDHW001井是该地区完成的第一口大位移水平井,水平段为1200m,根据邻井钻井施工分析,钻井难度大,二开段井壁缩径复杂事故率高,三开、四开井漏、提下钻阻卡、井壁失稳是该区块钻井的主要难题,另外1200m的水平段的特殊工艺井给钻井施工增加了诸多井下安全问题,完善钻井液施工方案,维护合理的钻井液性能指标是保障该井安全施工的关键。MDHW001井选用二开钾钙基钻井液体系,三开和四开选用多元协同钾钙基钻井液体系,利用强抑制、屏蔽暂堵技术及分级封堵技术成功解决以上技术难题,全井无复杂事故,为该区块后续钻井施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高效勘探与开发A区块的P油层,在充分分析钻完井施工风险的基础上,对后续施工井的井身结构与井眼轨道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施工中一开井段和二开井段的钻头、钻井施工参数、水力参数、钻井液性能、轨迹控制技术、井控技术和固井方式与措施进行了优选与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A区块高效与安全钻井施工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沟区块属于江汉盆地丫角-新沟低凸起晏桥断块构造,目的层为钻探新下Ⅱ油组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广华寺地层"易垮、易塌",荆沙组地层井壁稳定性差,掉块严重,容易造成井下复杂。钻井施工中,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钻头、复合钻井技术、轨迹控制技术及钻井液体系、井下复杂故障的预控技术的应用,提高该区块钻井速度,保证安全、高效、优质钻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