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金属离子(如Al3+、Zn2+或Cu2+等)对骨胶进行改性,并对改性骨胶胶粘剂的结构和应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改性骨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耐水性和适用期等均优于未改性骨胶胶粘剂;Al3+或Zn2+改性骨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优于Cu2+改性骨胶胶粘剂,Al3+改性骨胶胶粘剂的剪切强度相对最大,而Zn2+改性骨胶胶粘剂的耐水性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Cu2+对天然高分子胶粘剂骨胶进行配位改性,制得改性骨胶。分析了Cu2+与骨胶的配位机制,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X射线衍射(XRD)法、热失重分析(TGA)法、扫描电镜(SEM)和元素分析法等对改性前后骨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骨胶分子中的—NH、—CO与Cu2+发生了配位反应,并形成了网状结构,而改性骨胶的胶膜表面变得更平滑、耐水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贺一卓  刘文伟 《化学与粘合》2020,42(4):280-283,287
为了研究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利用环氧氯丙烷改性骨胶粘合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应用于陶瓷注射成形技术和制备陶瓷成形过程中,通过水胶比、凝固点、接枝共聚时间、环氧氯丙烷用量、改性前后元素组成、注射料强度、拉伸剪切强度、抗冲击性、耐水性、耐温性、热稳定性11项指标分析改性骨胶粘合剂在陶瓷成形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骨胶粘合剂水与骨胶最佳比例为1∶1;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凝固点低至0℃以下;接枝共聚最佳时间为90min;环氧氯丙烷最佳加入量为0.6g;改性后骨胶元素组成明显改变;环氧氯丙烷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生坯强度越高;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拉伸剪切强度明显高于未改性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陶瓷固化6h以及7h,抗冲击性能以及耐水性能最好;高温5h后陶瓷经过180℃仍无脱层。改性后骨胶粘合剂制备陶瓷仍可保持较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骨胶为原料,采用降解、交联及乙醇改性等方法,制备出一种耐水性较好的骨胶胶粘剂。研究了水胶比(质量比)、碱量、醇胶比(质量比)、改性温度及改性时间等因素对骨胶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乙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胶比1.5∶1.0、w(NaOH)=1.5%、醇胶比4∶50、改性温度40℃及改性时间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改性骨胶胶粘剂,其耐水性相对较好(开胶时间22 h),剪切强度降幅相对最低(仅4.6%)。  相似文献   

5.
插层有机纳米蒙脱土改性骨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得到有机纳米MMT;将骨胶插层到有机纳米MMT中,再经环氧氯丙烷(ECH)交联改性,得到插层有机纳米MMT改性骨胶胶粘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胶粘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插层有机纳米MMT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解温度60℃,接枝共聚温度50℃,m(ECH)≈0.5 g,接枝共聚时间90 min,m(MMT)=0.35 g;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取的骨胶胶粘剂,其适用期增至60 d,凝固点降至-4℃,克服了传统骨胶储存期短、常温呈固态以及使用时要现用现熬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氢氧化钠(NaOH)作为降解剂、乙醇作为改性剂,制备环保无毒、常温呈液态的改性骨胶胶粘剂;然后以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水)∶m(干骨胶)=1.2∶1,m(NaOH)=0.8 g,碱解温度为60℃,碱解时间为100 min,V(乙醇)=2 mL;传统骨胶经碱解、乙醇改性后,相应的改性骨胶胶粘剂具有凝固点(0℃)较低、常温呈液态、黏度(1.6 Pa.s)较高、粘接性能(剪切强度为5.88 MPa)良好、适用期(90 d)较长和耐水性(接触角为84.95°)较佳等诸多优点,并且其环保无毒、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端环氧基聚环氧氯丙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EP)——端环氧基聚环氧氯丙烷(EPECH),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使用EPECH对EP胶粘剂进行改性,研究其对EP胶粘剂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EPECH改性后的EP胶粘剂,其最大剪切强度为37.1MPa,最大拉伸强度为47.6MPa,漆膜耐冲击性高于40kg·cm,柔韧性低于2mm;EPECH是EP良好的增韧增强改性剂。  相似文献   

8.
以二乙醇胺、丙烯酸甲酯、三羟甲基丙烷以及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不同代数的端环氧基超支化聚(胺-酯)(EHPAE)。其后,以从制革废弃物中提取的明胶为原料,不同代数的EHPAE分别作为交联单体进行改性,制得一种环保型鞋用或包袋用胶粘剂。采用FTIR、1HNMR和GPC对超支化聚合物和胶粘剂的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表征,之后对胶粘剂的粘结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EHPAE-Ⅲ较其余两者的改性效果更为明显,当EHPAE-Ⅲ用量为明胶质量的30%时,改性后胶粘剂的固含量由11.42%提高到了30.33%,同时剪切强度为2.216 MPa、T-剥离强度为3.375 N/mm、水接触角为100.9°,相较于市售胶粘剂的剪切强度(1.868 MPa)、T-剥离强度(2.864 N/mm)、水接触角(84.8°),制备得到胶粘剂的粘结性能和疏水性均更优。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铝作为骨胶的改性剂,制备出常温呈液态的硫酸铝改性骨胶。采用热失重分析(TGA)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红外光谱(FT-IR)法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改性前后骨胶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表征,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改性骨胶压制胶合板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对改性骨胶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热压温度对改性骨胶胶接强度的影响相对最大,当热压温度为110℃、热压时间为20 min、热压压力为4 MPa和存放时间为48 h时,由该改性骨胶压制而成的胶合板具有相对最大的干态、湿态胶接强度;改性骨胶的耐水性显著增强,其胶膜表面结构规整,胶膜断面转变为海藻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骨胶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骨胶的改性、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和作为脲醛树脂(UF)增量剂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骨胶在胶粘剂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骨胶与表氯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骨胶与表氯醇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1402cm-1(C—O—C伸缩振动)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水胶比、碱用量、碱解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的影响。当水胶比为1:1,NaOH用量为胶液量的3%,碱解温度为60℃,表氯醇用量为胶液量的1%,接枝共聚温度为50℃时,合成胶粘剂的初粘力为100%,凝固点为-5℃,与工业骨胶相比,剪切强度大,其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戊二醛作为接枝改性剂制备改性骨胶粘合剂。研究了醛胶比、接枝温度和接枝时间等对改性骨胶粘合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法对产物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醛胶比为0.2∶100、接枝温度为30℃和接枝时间为60 min时,所得改性骨胶粘合剂的剪切强度为10.7 MPa、凝胶温度为-2℃;此时产物的接枝效果明显,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合酸(盐酸和柠檬酸)水解、戊二醛共聚交联等手段,对传统骨胶进行改性。以混合酸中柠檬酸的体积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以及戊二醛用量作为试验因素,改性骨胶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m(骨胶)=25 g、V(水)=25 mL时,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5 mL混合酸中φ(柠檬酸)=0.06%、酸解温度65℃、酸解时间35 min和V(0.5%戊二醛)=1.5 mL;由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改性骨胶黏合剂,其凝固点为-2℃、黏度为1 850 mPa·s、剪切强度为1.87 MPa、开胶时间为1.5 h、适用期为90 d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内交联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波  王晓立  李璐 《辽宁化工》2006,35(6):314-316
研究了以丙烯酸和醋酸乙烯酯内交联共聚合生成乳液胶,获得改性乳白胶的工艺方法。实验确定了乳液聚合时引发剂、乳化剂、交联剂丙烯酸及共混时脲醛树脂的加入量。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所获乳白胶具有耐水、耐寒、胶液稳定、抗剪强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有机阳离子插层蒙脱土改性骨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机阳离子溴化铵盐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利用插层法制备了改性骨胶/蒙脱土杂化材料。并对不同蒙脱土含量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初黏力与纯改性骨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有机阳离子溴化铵盐处理的蒙脱土与改性骨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纳米蒙脱土通过插层处理使之变为有机纳米蒙脱土后,能显著改善改性骨胶的综合性能,粘接试样的拉伸剪切强度、初黏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对骨胶进行水解,并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新型改性骨胶。研究了改性骨胶对甲醛吸附量与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应用一级、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其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特征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55℃、吸附时间为7 h时,新型改性骨胶对甲醛的吸附量(56.2 mg/g)最大;新型改性骨胶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一级、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碱性条件下,玉米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处理后,在引发剂存在下,与醋酸乙烯酯进一步接枝共聚制得了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酯乳液,经红外光谱确认了共聚物,较好的乳液制备工艺:m(淀粉)∶m(环氧氯丙烷)=25∶1,90°C交联1 h,加入过硫酸铵,按m(醋酸乙烯酯)∶m(淀粉)=3∶1,在70°C接枝共聚3 h。各种淀粉胶液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酯接枝聚合乳液冷热稳定性好,耐水性≥54 h,储存期360 d,剪切强度达9.1 MPa。  相似文献   

18.
淀粉醋酸酯与醋酸乙烯接枝共聚制备白乳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敏  苏涛  郭立强  腊明 《中国胶粘剂》2005,14(10):24-26
提出了用淀粉醋酸酯与醋酸乙烯接枝共聚制备白乳胶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制得的白乳胶与单独用PVA作为保护胶体制得的白乳胶相比,粘度和耐水性得到改善,粘接强度均能达到使用标准。作为一种新型胶粘剂,其与环境相容性好,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