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PBA(EGDMA)/PMMA复合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乳胶特性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BA(EGDMA)聚合过程中,随反应进行,乳胶的粘度逐渐升高,电导率迅速减小后基本不变,pH下降,表面张力有一突变点,乳胶微球粒径开始增加很快而后变化较小;以交联PBA为种子的MMA半连续聚合,随聚合进行,乳液pH逐渐减少,粘度逐渐增大,电导率升高,表面张力出现一最低点。复合乳胶微球的粒径初期增加较少,后期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的结构组成、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单体、引发剂、铜离子用量及其加入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初期引入Cu2+会导致PMMA微球粒径分布变宽,粒径大小不均匀。而聚合反应进行2h后加入Cu2+能够得到粒径约为300nm,球形度好,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的单分散PMMA微球。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单体,引入混合溶剂作为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并通过有机萃取等方法带出致孔剂,形成永久性大孔.分析了搅拌速度、分散剂用量、致孔剂等因素对微球粒径分布和孔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球形态.结果表明,转速在180r/min左右,分散剂质量分数在0.15%左右时,可以制得粒径范围为0.2~0.8mm的聚苯乙烯微球,且微球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采用石蜡/甲苯、石蜡/乙酸乙酯为致孔剂时,可以形成纳米级小孔,且当石蜡/甲苯用量为86%时,孔比表面积可达到33.07m2/g,并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热聚合的方法,在不同的保温时间下制备出中间相炭微球,通过SEM、激光粒度分析和XRD等分析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和微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聚合时间对其球形度、表面QI、粒径分布、微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中间相炭微球的球形度均较好,表面的QI减少,表面变得比较光滑,粒径分布变得比较集中,微晶结构也较好,当进一步延长保温时间,粒径分布又变得比较分散,微晶结构也变差.  相似文献   

5.
单分散性高分子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聚合法因其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交联高分子微球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微球粒径的可控性和单分散性.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单体,研究了应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工艺,分析了搅拌转速、分散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后期添加少量的助分散剂,可以有效防止单体和聚合物液滴的粘连,提高生成微球的单分散性;转速在160~200r/min、分散剂质量分数在0.15%~0.3 0A范围内,可以制得粒径为0.2~0.8mm的聚苯乙烯微球,微球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6.
高固含量乳液(St/BA/AA)的合成、乳胶粒径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滴加预乳化液的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固含量高达65%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St/BA/AA)共聚物乳液,并系统研究了乳化剂含量、固含量、单体配比、功能单体浓度对乳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乳胶粒子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及功能单体浓度增加,乳胶粒粒径减小,分布变窄;增加固含量、单体BA用量,乳胶粒径增大,分布加宽.高固含量(St/BA/AA)乳液的平均粒径在150 nm~500 nm范围内,粒径分散系数为1.06~2.5,乳胶粒子呈多分散分布.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聚合PMMA的粒径及分布、分子量的影响.DLS分析结果表明,PMMA的粒径为25~60nm,M-w 为1×106~5×106.随单体用量增大,PMMA粒径变大;随引发剂用量增大,PMMA粒径变小;PMMA粒径分布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提高而变宽.在8%~12%(质量分数)范围内,随乳化剂用量增大PMMA粒径增大,分布变窄,然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进一步增加,PMMA粒径减小.引发剂用量减少和乳化剂用量增加均使PMMA分子量提高.FT-IR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的PMMA是以间规立构为主,PMMA分子链的局部有序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用含有乙烯基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对自制的纳米Fe3O4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并重点研究了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磁含量等因素对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散剂浓度和搅拌速度可以获得球径分布良好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微球的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Fe3O4磁性粒子的含量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9.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0.1~0.5mm)的交联聚醋酸乙烯微球,经过醇解,制得了交联聚乙烯醇微球。研究发现,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大小影响较大,重点考察了搅拌速度对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逐步提升,微球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粒径分布变窄。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引入适当的致孔剂,获得高比表面积的微球,最高可达494.1m2/g,探讨了致孔剂种类和交联剂用量对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加交联剂的用量或者加入与共聚物溶度参数相近的致孔剂时,微球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阴离子开环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硅氧烷共聚乳液,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共聚动力学及乳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恒速阶段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p=k[E]0.18[KOH]0.59[M]0.75,表观活化能为52.77 kJ/mol。乳胶粒径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变小,粒径分布在80℃出现最小值。随[KOH]的增大,乳胶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宽。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E]在不同范围内对乳胶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不同,当[E]<0.0572 g/mL时,随[E]增大,乳胶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当[E]>0.0572 g/mL时,乳胶粒径反而变大。  相似文献   

11.
分散粒子粒度及其分布对聚醚多元醇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聚醚多元醇中分散粒子的粒径及分布、固含量、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其粘度的影响,指出了降低聚醚多元醇粘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助溶剂存在下制备丙烯酯无皂胶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甲基丙(?)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及离子型共聚单体烯丙磺酸钠(NaAS)组成的无皂聚合体系中,加入CH_3OH做助溶剂,增大主单体在水中溶解度,减小了聚电解质的浓度。本文分别讨论了CH_3OH用量、NaAS浓度、引发剂K_2S_2O_8浓度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乳胶拉平均直径(D_W)、浓度(N_P)以及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Dielectric constant (ɛ), dielectric loss (tan δ) and conductivity (σ) for K2Zn2(SO4)3 and (NH4)2 Mg2(SO4)3 have been measured over the frequency range 100 Hz — 100 kHz and in temperature range 30°C — 400°C. The values of static dielectric constant at room temperature are 7.67 and 4.80 for K2Zn2(SO4)3 and (NH4)2 Mg2(SO4)3 respectively. The plots of log σ against reciprocal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hese samples merge into a straight line beyond 250°C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calculated in this region are found to be 0.67 eV and 1.98 eV for K2Zn2(SO4)3 and (NH4)2 Mg2(SO4)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MBHD四元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含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四元共聚物乳液(MBHD乳液),研究了乳化单体加入方式、聚合温度、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配比和用量及HEMA和DMAEMA用量对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间歇聚合过程由于水相成核较多而使所得乳液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宽、乳液粘度和表面张力较大,官能团单体HEMA和DMAEMA用量增大使共聚物乳液的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以聚二氧戊环(PDXL)为软段的聚氨酯(PDXL-PU)以及聚乙二醇(PEG),聚二氧戊环混合软段的聚氨酯,并进一步制备了聚氨酯/高氯酸锂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DSC分析以及复阻抗谱分析等方法对体系的结构及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DXL-PU具有很低的软段微区玻璃化转变温度,PDXL软段对高氯酸锂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体系的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10^-1S/cm以上,而PEG软段的引入则提供了样品软段微区的Tg,无助于提高掺杂样品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St/BA/MAA复合胶乳粒子大小及羧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平平加OS-15为复合乳化剂,分别采用批量法、种子法、全滴加法和分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复合胶乳。对复合胶乳的粒子大小及形态结构、羧基分布和碱增稠性能等进行测试;考察了复合乳化剂浓度和聚合方式对复合胶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Al2O3/Al复合材料氧化生长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Al-Mg-Si合金熔体在高温空气气氛中直接氧化的孕育期与工艺温度及母合金中Mg、Si含量的关系,摸清了铝合金本体氧化的表观活化能与母合金Mg、Si含量的关系,证实了Al-Mg-Si合金直接氧化过程符合Arrhenius公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 ,经过制种、合成核和合成壳 3个步骤 ,制备了具有核 /壳结构的聚苯乙烯(PS)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复合乳液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形成的复合乳液粒子的大小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考察了复合乳液的形貌 ,发现乳液粒子的粒径在纳米级 ,预计在某些领域会有特殊用途。  相似文献   

19.
首次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三元IPN的表面元素和基团分布,研究表明,三元IPN表面和内部元素及基团分布明显不均一,并随合成条件发迹体系不均一程度也有差异。文中从组分性质、后凝胶时间等方面解释了这种变化,同时还发现这种不均一程度与体系内部形态结构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P(St/BA/DBMEA))无皂阳离子乳胶粒的大小形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pH调节剂、聚合方法等都影响粒子的大小分布,粒子并不呈现单分散分布而呈多分散分布,半连续法制备的复合乳液的PSt/PBA用pH2.0磷钨酸(PTA)染色,粒子呈明显的核壳结构,用pH6.4 PTA染色,未出现核壳结构,用OsO4染色发现核壳反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