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种局域连接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隐层标准前馈网络只要其隐层节点数足够多就能解决任何形式的分类问题。应用标准网络识别多模式类分类问题时存在以下缺陷;1.对不同模式类均使用相同数目的隐层元;2.增加新模式类后,网络要重新学习.3.网络识别的机理研究困难。笔者提出了一种局域连接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其隐层神经元与输出神经元裥的局域连接,学习算法与BP算法。  相似文献   

2.
支撑与镜面的连接是大型望远镜主镜支撑的关键技术之一,连接的好坏直接影响望远镜的成像质量。相比机械紧固方式,粘接连接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易于装配等优点,常被用来作为支撑和主镜的连接方式。但由于粘接连接中镜子和粘接层的材料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会引起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影响主镜的面形质量,因此对粘接链接中的热应力也需要进行研究。为此本文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粘接层的热应力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了MMT望远镜的支撑结构形式,通过计算镜子表面热应力分布情况,找到热应力最大值,并研究了几何因素、粘接层厚度和粘接层模量对热应力最大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在不同规范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三组不同试件的试验,对磨擦型和承压型两种高度螺栓连接形式的工作机理和失效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把试验结果和不同规范中的取得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分析结果为以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波纹钢腹板PC组合梁不同连接形式对梁力学性能产生不同影响的问题,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此类梁常用的3种连接形式(即栓钉、PBL以及外包钢板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评价了3种连接形式对波纹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3种连接形式均满足承载力要求,具有较好的抗滑移性能;但是外包钢板型连接形式在刚度、承载能力及抗裂性等方面,较其他两种连接形式具有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外包钢板是更加适合于该类组合梁的连接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宜多采用该类型的连接形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结构连接形式对三塔悬索桥静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三塔悬索桥静力影响线分析.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原型,考虑了不同的塔梁连接和缆梁连接形式,采用线性化有限位移法对反映结构性能的三塔悬索桥关键参数影响线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缆梁连接和塔梁连接对三塔悬索桥结构影响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中央扣时,塔梁连接形式对主梁跨中挠度、桥塔塔顶水平位移、中间塔主缆力差等的影响线无显著影响;设置中央扣时,影响线跨内部分的幅值、邻跨部分的形状具有显著变化,应引起重视.综合不同缆梁连接、塔梁连接下的影响线变化情况,采用柔性中央扣+弹性索的结构连接形式,对三塔悬索桥主梁竖向变形、中间塔受力状态及中间塔鞍座抗滑移均有利.  相似文献   

6.
采用颌弓形态对全口覆盖义齿应力分布具,对不同的石膏模型采用层切的方法,获得不同层的二维坐标点数据。导入ANSYS软件,建立典型的尖、圆、方形共9种颌弓形态所对应的全口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对全牙列加载,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颌弓形态对全口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应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方形、圆形、尖形;外推形式、基本形式、内推形式。最后结合义齿层、粘膜层和骨组织层有限元分析结果,给出了定性分析结论,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复合热障涂层的静态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GH536高温合金基材上制备了传统的双层热障涂层(TBCs)和两种含有Al2O3与ZzO2陶瓷复合层的三层热障涂层,传统TBCs结构为Ni22Cr10AlY合金连接层和8%Y2O3部分稳定的ZrO2陶瓷顶层;三层TBCs分别用了置于陶瓷层内侧及外侧的Al2O3复合层,三种类型试样的100h,1050℃静态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三层涂层较双层涂层的氧化阻力提高,双层涂层的氧化阻力最差,不同复合层形式试样氧化动力学曲线不同,内置复合层的氧化增重最小,氧化阻力最佳。1050℃是氧化增重的临界点,外置复合层试样的氧化增重出现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初始缺陷对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SNAP,利用“一致缺陷模态法”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初始缺陷分析,选取了不同几何尺寸的单层柱壳,不同的荷载分布形式,考虑不同大小的初始几何缺陷,最后着重讨论了初始缺陷对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对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节点刚度对多层平面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中多层钢框架结构经常采用半刚性连接形式,将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有限元软件A nsys建模进行分析.研究了节点刚度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半刚性连接的钢框架结构,相对于理想刚接的情况,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都有很大变化,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剪力明显减小,动力响应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0.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给出了几种典型的梁柱半刚性连接形式,通过分析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讨论了半刚性连接具有的一些特性,以一个单梁两端不同的约束情况为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的受力性能,最后,介绍了半刚性连接的柔性对钢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带有若干水平加强层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内力、动力计算分析,并对不同结构布置进行比较,总结出此类超高层结构在设置了加强层后结构 内力的一些变化规律及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规则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采用ABAQUS显式模型,建立二层、三层、四层不规则形式不同的十一个平面子结构模型。通过拆除构件法,在十一个平面子结构模型拆除中柱及角柱后进行考虑动力放大系数的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结果表明:当建筑结构底层中柱破坏时,不规则建筑结构形式抗连续倒塌性能降低约30%,并且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数值逐渐降低。建筑底层边柱破坏时,结构不规则程度对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影响较大,最大降低约60%。可见:建筑结构在满足其功能与形式的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结构的不规则程度或加强裙楼顶部水平承重构件有利于提高结构竖向抗连续倒塌能力并防止剩余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老混凝土界面连接性能的影响因素,文中提出一种新型三维钢筋网垫用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的锚固连接,并基于"Z形"连接的混凝土构件试样,针对采用不同界面连接形式的新老混凝土结合体进行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连接界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界面粘接或植筋连接对混凝土进行界面修复时,结构的抗剪强度仅能恢复到未开裂状态下的30%左右,其破坏形式为明显的脆性破坏;而通过三维钢筋网垫进行混凝土界面锚固后,结构的抗剪强度达到了未开裂状态的72.5%,其破坏形式为延性破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直径为550mm的预应力砼管桩,通过九个试件对桩与桩帽连接节点的轴拔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桩与桩的连接形式,连接节点轴拔承载力的建议公式和确定管桩埋入桩帽深度的计算方法,并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采用的连接形式。  相似文献   

15.
浅谈底部两层框架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底部两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其一是要合理选择结构布置形式,其二是要加强抗震构造措施。通过探讨底部两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的使用效益并进行了震害分析,认为底部两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是比较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多层砌体房屋受到地震力作用时,如何加强墙体间的连接及加强楼盖、屋盖与墙体间的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构造形式的10个T型连接节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构造变化对T型件连接承载能力及高强度螺栓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螺栓拉力存在撬力现象,T型连接表现出典型半刚性特性.T型件翼缘厚度、螺栓直径及螺栓间距等构造因素对连接节点承载能力及高强度螺栓受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构造形式.研究结果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荷载作用下,传统的栓焊连接(或全焊连接)节点表现出大量的脆性破坏,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探究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梁柱刚性连接形式.本文考虑了对梁柱连接局部加强的方法来提高节点承载力和转移塑性铰位置的几种连接形式,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行了验证.发现这种加强型梁柱连接虽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对承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但可以保证有效地将塑性铰外移,大大提高节点的延性,从而加强了节点的耗能能力,达到避免节点脆性破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型梁柱连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传递、变形发展和塑性铰外移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加强型梁柱连接的抗震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9.
"双首层模式"的商业综合体通常利用地势高差,结合场地设计和室内外环境处理,形成两个甚至多个首层商业空间.该空间设计的手法加强了不同标高底层室内空间与室外场地的可达性,形成了多维空间效果,提升了建筑的商业价值,丰富了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形式,拓展了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本文分析双首层商业综合体不同的公共空间节点,以公共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对该类空间形式进行初步的归纳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部分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利用Nb/Cu/Ni复合层作中间层,在连接压力、连接时间、冷却速度一定,连接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对氮化硅陶瓷/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部分液相扩散连接试验.通过剪切试验评价连接温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和采用SEM研究连接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连接温度对氮化硅陶瓷/镍基高温合金连接接头性能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