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减压膜蒸馏处理茶多酚-乙醇-水溶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对减压膜蒸馏分离茶多酚 -乙醇 -废水溶液中的乙醇进行研究 .探讨了实验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冷侧压力 0 .0 13MPa ,料液温度 6 5℃ ,料液流量 5 5L·h- 1,料液中乙醇质量分数 2 5 %,在此条件下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此时 ,膜通量 35 0 8L·m- 2 ·h- 1,馏出液乙醇体积分数 34 0 2 %,茶多酚截留率 99.6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减压膜蒸馏具有膜通量大、成本低、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可用于工业生产 .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提一超滤法分离提纯无患子皂苷.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用量,超滤时温度、膜面流速、压力、超滤液pH、膜截留分子量等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壳聚糖一醋酸絮凝剂时,预处理效果较好.正交实验表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 K-50 K的超滤膜,在温度25℃、膜面流速2.78×10-5 m/s、压力0.08 MPa的条件下,所得无患子总皂苷的纯度可达67.02%;而采用6 K超滤膜所得无患子皂苷的产品纯度可达.72.42%.  相似文献   

3.
纳滤在L-鸟氨酸后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纳滤技术代替活性碳对L-鸟氨酸发酵液进行脱色的可行性.从6种有机膜中选择了截留分子量为500的纳滤膜,并考察了料液pH、温度、压力、离子强度对L-鸟氨酸膜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透过最优条件为:料液温度t=45℃、pH=9.0、操作压力p=2.0 MPa,在此条件下渗滤透过液的透光率T430 nm=96%,L-鸟氨酸收率达到95.8%.此方法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以钨湿法冶金中的一种氨淋洗吸附钼钨树脂后淋洗液为料液,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氨的分离.通过比较多种纳滤和反渗透膜对钼钨与氨的分离效果,从中选择了一种合适的低压反渗透膜,考察了膜分离过程中原料液浓度、操作压力、浓缩比、温度因素对透过液通量、钼钨截留率、氨回收率(或透过率)以及钼钨与氨分离系数的影响,在操作压力2.41MPa,温度在36℃,浓缩比为4∶1的条件下,透过液通量达27 L/(m2·h),Mo、WO3的截留率接近100%,Mo、WO3与NH3的分离系数分别达18和51,料液中76%的氨得到回收.以实验室的试验结果为依据,选用低压反渗透膜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绿茶提取液的纳滤浓缩分离过程,采用两种操作方式:连续式浓缩和间歇式浓缩.在连续式浓缩实验中,通过测定不同操作压力下透过实验所得的通量、水脱除率和对茶多酚的截留率来分析纳滤过程的特点,在0.4~0.8 MPa下对茶多酚的平均截留率为97.3%.在间歇式浓缩实验中,测定了膜对不同茶水比浸取所得茶汤的截留性能,实验值与浓缩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实测值与模型值吻合较好,表明浓缩模型对于茶多酚的纳滤浓缩分离过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浓缩过程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陶瓷膜澄清苦丁茶提取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苦丁茶丰富的药用价值及其成分比较复杂难以分离纯化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陶瓷膜对苦丁茶提取液的过滤澄清过程,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膜孔孔径和操作条件(如操作压差、膜面流速、操作温度和苦丁荼质量浓度等)对过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陶瓷膜过滤苦丁茶提取液有较好的澄清效果,提取液中固体悬浮物截留率在90%以上,渗透液静置15天仍保持澄清且渗透液中有效成分得到较好的保留,同时确定了以孔径为500 nm的膜管在3 m/s的膜面流速、40℃的操作温度和0.18 MPa的操作压差条件下过滤苦丁茶提取液能获得较好的过滤澄清效果,渗透通量达到400 L/(m2·h).  相似文献   

7.
以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哌嗪(PIP)为水相反应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研究了水相单体浓度、有机相单体浓度、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操作压力、料液温度和pH值等操作条件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7MPa,2...  相似文献   

8.
超滤处理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考察操作压力(0.3~0.7 MPa)对分离腐植物质(HS)的影响.结果表明,0.6MPa时浓缩液中TOC随体积因数Fv的增加幅度最大,0.4~0.6 MPa时浓缩液中HS浓度均大幅升高,但0.7 MPa时浓缩液HS浓度仅小幅上升,且HS占总TOC的百分比低于进料液;0.3MPa、0.4 MPa时透过液中TOCC随Fv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压力条件;各压力下无机盐离子的截留情况比较相似,Fv=5时,Na、K、Mg离子的截留率约为30%,Fe离子约为50%,Ca离子约为15%;重金属离子的变化情况在低压下基本一致,在0.7 MPa时有所不同;0.6 MPa时HS与盐分的分离效果最好,在本实验条件下0.6MPa为最佳操作压力.压力对TOC和HS的浓缩、透过液中TOC的变化以及HS与盐分的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对无机盐离子和重金属离子的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精馏是利用气液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进行分离.本文研制的精馏型油分离器结合了传统油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和精馏原理,以塔内恒定压力1000 kPa、入口温度62℃、R134a和PAG的质量比为7:3的进料条件用Aspen软件进行模拟,模拟可得通过精馏过程可除去二元混合物中的润滑油.为验证该油分离器的实际可行性,搭建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自制的陶瓷超滤膜分离右旋糖酐,研究了操作参数如压力、温度、膜面流速和料液浓度等对陶瓷超滤膜分离右旋糖酐的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所用陶瓷超滤膜材料为氧化锆,切割分子量约为2 700,纯水渗透率约为375L/(m~2·h·MPa).研究表明,增大操作压力,膜通量以及右旋糖酐的截留率均有所增加.当操作压力增加至0.3 MPa时,右旋糖酐与果糖的分离因子最大,二者的分离效果最好.温度变化时,膜通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右旋糖酐的截留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适当增大膜面流速有利于增大膜通量和右旋糖酐的截留率.此外,还考察了陶瓷超滤膜在右旋糖酐分离纯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料液浓度为60g/L时,陶瓷膜在连续12h的运行过程中,膜通量稳定在24L/(m~2·h)左右,分离因子稳定在11.5以上.陶瓷超滤膜在右旋糖酐分离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比考察了几种不同膜材质、不同截留分子量和不同构型的膜系统对茶叶水提液中茶多酚的分离效果,比较了不同清洗剂对膜污染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Ultra-flo超滤系统适于茶多酚的提纯,尤其是聚偏氟乙烯膜UF-602-5和聚砜膜UF-610,膜通量较大,茶多酚透析率高.膜污染后,碱性清洗剂对茶叶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酸性清洗剂几乎没有任何效果,氧化性清洗剂去污性虽很强,但易对膜造成损伤.选用UF-602-5膜连续做了5个批次的重复超滤实验,结果显示,加水套洗可提高茶多酚的收率,改善分离效果,但随实验批次的增加,膜通量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12.
绿茶汤中茶多酚近红外定量分析的光程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光程对近红外定量分析绿茶汤中茶多酚的影响.以不同光程(1 mm,2 mm,5 mm)的样品池采集50个绿茶汤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茶汤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选择1 mm光程光谱建立的茶多酚定量分析模型最优,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分别为91.08%和0.009 3%;检验集相关系数R2和预测标准差SEP为91.53%和0.008 5%;实际值与预测值配对t检验值为0.224 9,差异不显著.10次重复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08 7%,表明方法检测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茶多酚(TP)为抗氧化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了具抗氧化活性的可降解PLA/TP共混膜,并研究了茶多酚添加量对共混膜包装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与聚乳酸基质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茶多酚在聚乳酸基质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天然抗氧化物茶多酚的添加使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透光率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共混膜的热封强度、透湿系数、透氧系数、溶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当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为0.9%时,共混膜的热封强度为3.31 N/(15 mm),透湿系数和透氧系数分别是纯PLA膜的1.68倍和6倍,透光率为88.1%,自由基清除率为89.18%,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环境友好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宜于花生酱抗氧化应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抑制花生酱油脂氧化。方法以花生酱为原料,以不添加抗氧化剂为对照组,以添加化学合成抗氧化剂TBHQ和异Vc为参照,分别添加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VE、茶多酚、植酸、β-胡萝卜素及Vc,定期测定花生酱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判别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结果不同的天然抗氧化剂对花生酱的抗氧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迷迭香提取物和茶多酚在花生酱中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效果,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茶多酚,而Vc、VE、β-胡萝卜素和植酸在花生酱中表现为促进氧化。添加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异Vc和TBHQ抗氧化剂的花生酱在储存150 d时,酸价与对照组相比低了66.62%,46.14%,65.45%,83.77%,过氧化值与对照组相比低了56.73%,24.28%,38.32%,94.06%。迷迭香提取物在抑制酸价升高方面与异Vc相当,在抑制过氧化值升高方面优于异Vc,其整体抗氧化效果略逊色于TBHQ。结论在天然抗氧化剂添加量(质量分数)均为0.03%时,迷迭香提取物和茶多酚对花生酱抗氧化效果优于其他天然抗氧化剂,可应用于花生酱的抗氧化领域。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无纺布活性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亚男  张秀梅  陈烨 《包装工程》2018,39(15):82-87
目的研究新型的抗菌保鲜、力学性能高的聚丙烯无纺布活性包装材料。方法以聚丙烯无纺布为包装基材,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向无纺布中添加不同组分的壳聚糖和茶多酚,然后通过透气性、保鲜性、抗菌性以及FTIR等来表征研究茶多酚添加量对活性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由红外分析可知,茶多酚的加入提高了壳聚糖与基材的相容性;由保鲜实验可知,材料可延缓杨梅的腐败变质,减缓了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能减少蒸腾作用引起的杨梅质量损失,延长了货架期(从4 d延长至8~10 d),起到了很好的保鲜作用;由抑菌试验可知,材料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当茶多酚质量分数为1.5%时,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最大为99.1%。结论通过对制备的活性包装材料与空白对照组的各种性能相比较,可知聚丙烯活性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保鲜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当壳聚糖和茶多酚质量分数均为1.5%时材料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不同水溶性及脂溶性抗氧化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以期在改善复合膜综合性能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其抗氧化能力。方法以茶多酚、柠檬酸、BHT和维生素E为变量,甘油/聚乙烯醇为基底,研究不同水溶性及脂溶性抗氧化剂对复合膜形貌、力学性能、透光性、耐水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后,薄膜各项性能均有所增强。其中,茶多酚/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最优,茶多酚(1.5%)/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7.85 MPa,断裂伸长率为375.69%。该复合膜显著提高了紫外线的吸收率,同时73.93%的自由基清除率为研究薄膜中最高。结论采用茶多酚改性聚乙烯醇,不仅可提升复合膜的包装强度,增强其耐水性能,更能增强抗氧化能力,为食品保鲜提供了良好思路。  相似文献   

17.
豆丽丽 《包装学报》2012,4(4):26-30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了蛋清溶菌酶和茶多酚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并对其抑菌作用的持久性进行了观察与记录。采用对倍稀释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蛋清溶菌酶和茶多酚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FIC值对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确定其最佳复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蛋清溶菌酶和茶多酚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表现出相加作用,对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表现出强烈的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茶多酚良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综述国内外将茶多酚与可降解成膜基材复合后应用于食品保鲜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综述,介绍茶多酚的保鲜机理及与可降解成膜基质复合后在食品保鲜(肉类、蔬菜类、水果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分析茶多酚的加入对复合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论 从发展趋势来看,可降解食品保鲜材料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茶多酚的添加虽使得可降解复合膜的保鲜效果大大增加,但国内外在茶多酚复合保鲜材料方面的研究形式相对较单一,多以复合膜或者膜液形式进行保鲜。利用微胶囊技术与茶多酚复合保鲜材料相结合制备保鲜剂,既能够更好地控制保鲜剂的使用量,又能避免直接与食品过多接触,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前处理分析测试条件等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无可比性的问题,该文在参阅1907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3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应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