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城市主义(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城市主义”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北美城市二战后出现了人口剧增、住房短缺、旧城拥挤、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每个家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成了当时的美国梦。这时由于土地投机和用地紧缺造成了城市内部土地价格的飞涨,因此开发商将目光转向的地价低廉的郊区土地,开发出了建设周期短、造价低却拥有比较好的环境的郊区住宅。这些住宅以独立式(detached house)为主,拥有自己的独立院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5):55-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越来越成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住房用地的不断增加,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越来越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紧缺,土地问题早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如此严谨的形式下,我们(特别是土地资源管理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严格遵守土地法,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现状。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人口增加,城市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城市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弃置,在集美埔中央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尤为明显.本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在不影响城市原有形象和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剩余空间—"畸零空间"进行改造,主要是在城市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实施背景 上海房价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和住房资源较为紧缺,外来人口持续流入,户籍居民和新市民家庭因结婚、分户居住等原因购房需求较为旺盛,但部分市民难以通过自身积累购买市场化商品住房,按照中央关于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的工作要求,上海以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为基础,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于2009年建立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土地的紧缺,高层居住区成为当今居住区的主流。住房商品化带来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自由选择,居民异质性增强,邻里交往淡化。面对高层居住区淡薄的邻里关系,提出了"半网络"规划模式,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层面探讨利于邻里交往的居住区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致使城市土地资源出现紧缺。为了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高层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满足了人们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论文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解决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管控对策展开了深度的探讨。此次探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进而促进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汪火生 《门窗》2013,(12):143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紧缺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加剧,更为重要的是住房需求的不断高涨和市政发展用地的紧张。随着城市化发展中用地紧张矛盾的不断加剧,如何有效缓解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土地需求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高层建筑作为迄今为止缓解用地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在各个城市不断快递发展起来。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层住宅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从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的角度,探讨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7,(3)
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迅速,所以造成中部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让南方发达城市的人口密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北上广深地区的人口压力尤为严重,人口密度的变高就造成了土地和住房的紧缺。于是高层建筑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相同土地面积的基础下,建立高层建筑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节省土地资源。这个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要路径。现在对于高层建筑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上面还不完善,所以本文中对于现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丁勇方  应炜 《山西建筑》2009,35(19):71-72
介绍了已有建筑物直接增层的优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直接增层法的设计和验算,提出了已有建筑增层改造时应遵循的原则,以缓解我国居民住房紧张、土地紧缺、资金紧张等矛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城市当中主要的建筑物形式,而在城市土地日益紧缺的趋势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一种紧缺资源,在高层建筑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对于城市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把握,提高对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需要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城市空间的基础上高层建筑设计原则出发,提出了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后就高层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城市空间合理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公租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公租房建设,但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我国公租房建设资金短缺的现状,提出将BOT 模式引入公租房领域,从土地供给、投资收益、特许期限三个方面对BOT 模式应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公租房特点提出了三点优化建议,设计出针对我国公租房项目的BOT 运作模式与运行保障体系,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困难,提高公租房项目运行效率,进而推动公租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e impressive growth in housing stock which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ha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is influenced by massive governm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other housing programme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growth in the real income of the households,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rapid rate of urbanisation. The severe housing shortage experienced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pted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an aggressive supply‐oriented housing strategy during the Second and Third Plans, creating a housing surplus during the Fourth Plan period. The existing high rate of housing vacancy directed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n indirect and co‐ordinating role during the Fifth Plan. Future trends in housing need, however, demand a balanced strategy in housing development, emphasi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pects of hous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urban land development policy and building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3.
城市小套型住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凤 《城市建筑》2013,(14):29-2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在土地资源急度紧缺的现状下,城市住宅在需求和套型设计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小套型住宅成为我国住宅市场发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国外及香港地区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及影响我国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因素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房价增长远远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望房兴叹,保障性住房制度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保障,但是我国实行保障性住房制度以来,一直存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存在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为我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ural housing conditions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sc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housing situation in this macro‐region refers to the urban area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present housing conditions in three rather different districts of Keny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policy. The observed housing conditions are interpreted in relation to the processes of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the districts. Subsequently, th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sent housing situ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are identified with emphasis on the household level Major determinants appear to be the resource position of households in terms of land, labour and livestock, and the stability of monetary incomes over time. Finally,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are drawn regarding the changes in rural housing conditions during the post‐independence period and the forces that influenced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居住形态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磊 《时代建筑》2004,(5):19-23
该文通过对1980年代以采中国城市住房政策和住区规划与设计的考察,结合对社会转型与城市居住形态相互影响的分析,概括了居住形态在宏观上从数量短缺到结构性短缺的变迁过程,并由此总结出当前住区规划应当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应以“节能省地、保护环境”为导向,在满足居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住区的生活品质,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本文以上海地区公共租赁住房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租赁住房实施绿色技术的特点,并以上海南站地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增量成本,对上海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可借鉴性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亚芳 《城市建筑》2013,(6):167-167,169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的紧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节能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的头件大事。特别是对资源耗资比较大的房屋建筑行业来说,节能是其必须要解决和应用的技术,也是房屋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着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房屋建设节能的问题和如何加强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决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情况下,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以及税收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根据住房过滤与梯度消费理论,完善性地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多层次供给模型。并以这个模型作为税收政策对保障性住房作用的契入点,分析了现有的税收政策对各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提出了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方税收政策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Soviet Union has faced a massive housing problem since its creation in 1917. A shortage of housing existed before the 1917 Revolution but the shortage in the cities has been exacerbated by rapid urbanisation of the population and by the destruction of 30 per cent of the housing stock during World War 2. Althoug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ense that proportionately fewer households now share accommodation and the average space standard has risen, it nonetheless seems apposite to recognise that seventy-three years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forty-five years after World War 2 current housing problems are the result of policy choices or the failure of policy. That is, it does not seem appropriate to continue to locate the causes of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e-revolutionary situation or the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