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光 《山西建筑》2002,28(3):13-14
提出了在砖混结构设计中,其上部结构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常被忽视的问题,即梁端、梁下垫块的设置问题。阐述了梁垫对砌体还起着一个压应力图形完整系数式影响系数的作用,对不同材料的砌体还提出相对应的限值要求。因此应加强学习梁端局部受压方面的规范,以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中的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过梁梁端有效支承长度以及带壁柱墙高厚比问题进行了讨论,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砖砌体梁端局压荷载的偏心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实测得出梁端局任应力分布及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由此可以确定由梁端传给墙体荷载的偏心距。当无上部荷载时,砌体在局压破坏阶段的接触应力合力作用点距墙外边缘的距离为ac/3,这一结论已被新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考试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砌体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中房屋墙、柱的计算高度与计算简图 ,配筋砌体的砌体强度调整系数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梁端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的合理取值等进行讨论 ,供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应试者及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推导出砖砌体结构中考虑墙体弯曲时梁端有效支承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的计算公式相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纵墙计算模式中关于砌体对梁端的约束作用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此问题,制作了一榀两层单跨混合结构模型,进行了墙体对梁端约束作用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构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梁端约束弯矩和转角、跨中挠度和弯矩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并与按现行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梁端约束情况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此外,探讨了梁端插入墙体长度以及墙体应力等因素对梁端约束的影响。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梁端存在约束力矩,并随荷载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反映了框架性质,多层混合结构房屋不能简单地按铰接简图计算内力,现有规范计算公式误差也较大;梁端约束力矩与梁的刚度、砌体的刚度、梁端插入墙体的长度、墙体上部荷载、梁上荷载、梁与墙体连接处的节点构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砌体结构梁端设置刚性垫块对轴力偏心距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减小轴力偏心距的建议和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关于梁端有效支承长度采用了简化计算公式。在设计中,可能出现不设置刚性垫块时满足规范要求,设置刚性垫块后反而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有时无论怎样设置刚性垫块,均难以满足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了梁端支承处设有混凝土刚性垫块时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的改进方法,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关于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指出计算公式存在的不足,提出考虑砌体偏心受压特点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并利用平截面假定和平衡关系,导出梁端底面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并建立了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式具有计算简单、概念清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优于现行规范公式。  相似文献   

10.
内拱效应是砌体结构中的一类隐蔽型力学效应。为加深对这一效应的理解、更好地进行分析与应用,通过两类工程案例(过梁的设置、梁端下部砌体的局部受压)对内拱效应及其带来的卸载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使隐蔽的力学效应得以明朗化。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第21条规定:当梁直接支承在砌体上时,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可按公式(6)计算;又规定:对钢筋混凝土梁,可近似地按公式(7)计算。按前式计算较繁,按后式计算虽然简单,但有时误差很大(详见本文算例),且偏于不安全。为此,笔者推导出了一个计算准确又简单的实用公式,简介如下; 对支承在砌体上的大梁、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可  相似文献   

12.
砌体规范对如何计算连续梁中部支座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和梁支承在垫梁端部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没有明确规定,本文参考梁端支座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和梁支承在垫梁中部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在完全遵照规范编制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连续梁中部支座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梁支承在垫梁端部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张扬  汪耀武 《山西建筑》2011,37(19):44-45
针对实际情况下砌体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的梁端不能自由转动这一现象,结合工程分析了该梁顶部纵向钢筋的合理配筋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东升 《住宅科技》1991,(6):43-44,46
在多层混合结构住宅中,钢筋混凝土梁一般跨度不大,且支座处多数不设梁垫。对于这种情况,梁端砌体局部受压的强度计算应充分认识内拱卸荷作用(对类似条件的其他建筑的砌体也是适用的)。砖混结构梁端砌体局部受压的强度计算问题曾经有三种意见:第一,从应力迭加原理  相似文献   

15.
梁端支座处的应力图形状态和最大应力值与梁的支承方式,支座长度、砌体和梁的刚度、荷载性质及大小有关。本文拟运用弹性理论来解决悬臂梁端砌体的应力分布问题,并求出最大应力值不超过砌体局部抗压强度。同时为了计算方便,保持砌体边缘最大应力值不变,近似地用直线图形代替曲线应力图形并运用砌体当量层概念和应力影响线方法以求最大应力值和确定垫块尺寸。  相似文献   

16.
根据声发射信号参数特征评估砌体结构损伤状态对于砌体结构的健康监测是一个创新的方法。进行了砖砌体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和在役砌体砖墙的原位轴压试验,分析了在试验过程中声发射振铃计数、能量和峰值频率的特征。结果表明:声发射参数变化特征与砌体损伤的演变过程相对应,在砌体损伤的不同阶段,声发射参数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特征;在试件的破坏阶段,声发射信号特点为高能量和低频率,这些特征可以为评估砌体结构状态和结构安全预警提供支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关于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的模式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梁端有效支承长度未考虑墙体内压应力的影响,梁端底面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的取值偏于保守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能较好地解释局部受压的特点,并具有计算简单、概念清楚、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支承于砌体上的梁端有效支承长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弹性地基梁理论,提出了考虑砌体局部受压特点的支承于砌体上的梁端有效支承长度计算模式;同时,利用平截面假定,得到有效支承长度的简化计算模式.根据已有试验结果,建立了有效支承长度计算公式,该公式避免了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相应公式的不足,并能考虑上部荷载的影响,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片有上部结构的带构造柱开洞组合墙在上部竖向荷载和楼盖梁端集中荷载下出平面偏心受压性能试验,了解了开洞对柱、圈梁与砌体墙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开洞对截面应力沿墙体水平和竖向的传递与分布规律以及对裂缝出现与发展、构件变形与破坏机理的影响,找出了组合墙出平面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为补充和完善现行砌体结构规范以及组合墙出平面偏心受压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开间多层砌体结构改建成为空间商店、餐厅等,通常需要拆除原承重墙,上部荷载改由新增的梁、柱来传递。相对而言,有圈梁的砌体结构由于施工时上部荷载能有效地通过圈梁传递给临时支撑,施工相对方便,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对难度更高的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改建,说明只要设计上认真仔细,施工技术周密完善,对于圈梁砌体结构同样也可以实施改建同样也可以实施改建。该工程改建结果非常完满,也给建设单位节了不少的资金,具有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