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水泥土桩已普遍用于多层住宅的地基处理,根据水泥土和夯扩挤密施工法的特点,在对夯扩挤密水泥土桩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进行研究、阐明其经济合理且安全可行的基础上,在高层住宅工程中进行了尝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振冲与充水预压综合处理大型油罐软地基工程实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位于软土地基上的10项储罐工程(1000~50000m3)、40台油罐建设中采用的振冲法与充水预压法综合处理软地基技术,由振冲碎石桩单(群)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了0.6~1倍、沉降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并能提高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90年代新兴的桩基施工技术,它是充分利用天然地基中的浅部硬层,通过干硬性混凝土及填充料等经细长锤夯扩形成的复合载体和钢筋混土桩组成。复合载体夯扩桩单桩承载力高,施工简单,它既能节约工程的综合造价,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消纳了城市建设中的建筑垃圾。复合载体夯扩桩是一种有效的短桩地基处理技术,具很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保定输入泵站站址位于白洋淀泄洪区,站场须回填素土达到防洪标高,为满足储罐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要求,工程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对2×104m3内浮顶储罐地基进行处理,在工程中对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及地基检测验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套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储罐通过充水试验沉降观测,观测点差异沉降量很小,满足储罐使用要求。CFG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适用面广、效果好等特点,CFG桩复合地基成功应用于锦州—郑州成品油管道保定输入泵站储罐地基处理,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天津南疆建造5万m3大型油罐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过程,从适用条件、施工方法、经济效益方面分析了预制桩、普通灌注桩、柱锤夯扩桩处理大型油罐地基的优缺点,探讨了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大型油罐地基的处理方法。根据天津南疆的具体情况,最终选用了预制桩、柱锤夯扩桩相结合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油罐投入运行两年多,基础沉降仅为93mm。  相似文献   

6.
哈拉哈塘试采原油处理工程在设计中遇到了场地地基土的稳定性较差,且拟建场地10m以上均为液化土层,各土层均不能作为建构筑物天然基础持力层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人工地基处理.本项目确定场地处理方案为强夯置换结合强夯法,强夯处理深度为10m,处理目标为置换淤泥层并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置换采用碎石墩,墩体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等坚硬粗颗粒材料.施工要求清除表层全部腐殖土,第1遍以边长8m的正方形中心为夯击点,能级8 000 kN;第2遍插夯,能级8 000 kN;第3遍插夯,能级4 000 kN;第4遍满夯,能级2 000 kN.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0 kPa,压缩模量为15 M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储罐的基础沉降常导致储罐顶盖变形并影响浮盘的正常使用,一般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CFG群桩复合地基可应用于大型储罐的地基处理.以伊拉克某油田中心处理站的2座5万m3的储罐为研究对象,观测了满水静载条件下的沉降值,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CFG群桩可以明显减少软土地基的整体沉降.  相似文献   

8.
孔内深层强夯桩是由孔内夯扩技术制造的,由夯扩挤密桩桩体和桩间被挤密的土体构成复合地基.通过机械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得桩间土得到第一次挤密,然后将桩孔用合适的散体材料分层投料,以特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分层夯实及夯扩挤密,使桩体材料侧向挤压地基土,甚至挤入至地基土层中,形成夯填过程中对桩间土的第二次挤密.因本法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强挤密作用,且处理深度大(处理深度20 m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由于该工法侧向冲击挤压力较大,可使土层中的软弱地段产生较大的水平向挤密,从而达到桩身在竖向上呈不等径串珠状,使桩体与桩间土镶嵌挤密在一起,桩体具有半刚性、半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100 dam3储油罐地基处理特点、强夯地基处理机理、施工中常遇问题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通过现场试夯和室内外试验确定设计方案,夯击能分别采用3.5 MJ和8.0 MJ,最佳夯击数分别为:第1,2遍11~13击;第3遍8~10击;满夯2击,最后2击平均下沉量不大于5 cm和10 cm,主夯点间距分别为7 m×7 m和9 m×9 m。强夯后,实验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50 kPa,平均压缩模量不低于15 MPa,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12 m。罐体充水试验观测结果:沿罐壁圆周任意10 m弧度内的最大沉降差为11 mm,任意直径方向的最大沉降差24 mm,最大一点累积沉降量45 mm。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采用振冲法加固软粘土地基经验还不多。为了验证在围垦的海涂地基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油罐底板。罐基边缘沉降;地基中孔隙水压力;地基侧向变形;罐基底面反力等现场测试工作。之后又在吹填土地基上的两个油罐工程中进行了振冲前后的含水量、静力触探、现场十字板和桩载荷试验等测试对比工作。实践证明,用振冲法加固软粘土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近1倍,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最终沉降与天然地基相比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1.
魏倩  朱弘 《石化技术》2023,(5):58-60
球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是石油化工装置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而球罐基础设计的安全与否是整个球罐设计安全度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些石化球罐的特点是直径大、荷载重,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有严格的要求。本文首先根据本场区的地层土特点初选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不同方案对比分析,确定本场区内的地基处理方案;其次详细介绍球罐环形基础内力计算方法,根据确定的计算方法,对环形基础底面的地基承载力、基础圆环梁及基础底板内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形基础进行配筋;最后,对地基变形计算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本工程沉降量计算结果。本工程的球罐基础计算结果符合规范的各项构造要求,为以后进行球罐基础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采用桩土共同承担荷载,既发挥了桩体材料的潜力,又利用了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且施工工艺简单,适应范围广。但是,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刚性地基,需配刚性承台,造价较高。在日照—东明原油管道工程末站原油罐区的土建工程中,油罐(直径80 m,高20 m)罐基础采用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配柔性承台的方案。素混凝土桩桩径0.5 m,有效桩长18.0 m,桩间距2.0 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桩顶增加了直径1.2 m的桩帽,且还增加了桩顶处柔性垫层的厚度,在柔性垫层下铺设了土工布。充水预压结果显示,观察点的最小沉降量为70 mm,最大沉降量为100 mm。罐地基沉降均匀,沉降量与计算值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近一年的安全运行证明,此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某公司1000m3丙烯球罐首次开罐检验中发现的122条内表面裂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规程要求,提出了处理球罐缺陷的方案,较好地解决问题,保证了球罐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检验强夯法在沙漠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效果,根据顺北五号联合站地面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基处理要求及试夯工艺参数,确定了强夯夯击能、夯点布置、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数等关键强夯施工参数,并采用浅层平板试验以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夯后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_(ak)≥180 kPa,承载力提升12%~25%以上,地基变形模量E_0≥15 MPa,符合设计要求;动探击数提升约4击/10 cm,动探击数离散性较小,表明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较好,地基密实度大大提升,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嘉兴大庆成品油库座落于乍甫港务局的露天堆场 ,场区西南侧为芦苇地 ,其余部分均为素回填土。经工程地质勘探知 ,在地基以下 42m范围内承载力低 ,属深厚软土地基 ,场地类别为 3类 ,不能满足 5 0 0 0m3 油罐的地基要求。因此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这类深厚软土地基 ,其具体的方法是水泥搅拌桩桩径为 5 5 0mm ,桩长 17m ,90 0× 90 0mm方格网布设 ,布桩区域直径为2 70 0 0mm。根据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知 ,油罐基础环梁最大沉降量为 179mm ,环梁沿直径方向沉降为 46mm ,环梁沿 10m弧长的沉降量为 6 97m。试水后 ,油罐的沉降量为 10cm ,小于计算沉降。以上数据均满足油罐基础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软弱地基采用水泥就地搅拌成桩,它的成桩工艺简单、方便,即从不断回转的中间轴的端部向周围已被搅拌的土中喷射水泥,经叶片的搅拌而形成水泥土桩,因此一般称为“粉喷桩”或“喷粉桩”。桩径0.3~0.5m,长度10~14m。一般地基深度大于5m算是深层地基,因此称为深层软地基加固方法。该文以工程实例对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等作了较详尽的叙述,以供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庆油田的地域特征,结合长庆油田多年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湿陷性黄土、液化砂土、杂填土等油田建设工程地基处理实例,论述了长庆油田从强夯法、垫层法、灰土挤密桩、DDC法(孔内深层夯扩挤密桩法)到CFG桩(中心压灌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一系列地基处理技术。针对长庆油田地基处理技术方面目前存在的规范如何合理运用、砂土地区水撼法和场地加湿技术亟待研究等问题,指出了长庆油田地基处理技术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阿布扎比超大型原油储罐项目现场复杂的地质结构,将强夯技术用于地基土壤改良,并采用碎石环梁基础形式作为储罐基础。文章结合该工程实例,从试夯及强夯方案、环梁基础施工、施工验收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应用。根据试夯的结论及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强夯方案;通过旁压测试、平板载荷试验、有限元模拟沉降评价强夯效果。平板载荷试验及大罐沉降观测数据表明,该强夯工艺地基处理效果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大型球罐的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功能强大的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6.0,编制了大型球罐的参数化设计和应力分析软件,实现了球罐设计与ANSYS的无缝衔接。运用该软件与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1000 m3的大型液化气球罐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和应力分析,并采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对人孔接管与球壳、支柱与球壳等连接处的界面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20.
宁波某炼化项目位于新围垦的海涂地上,该地区是典型的沿海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差,天然地基承载力低,沉降变形大,必须采用桩基础才能满足石化装置对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的要求。文章在现场载荷试验的基础上,对3种桩型9根试桩的桩顶荷载-沉降数据以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桩端位于砂土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易受成桩质量的影响,承载力大小离散性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经济性最优的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