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6,(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为了谋求生存,前往城市务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劳动力保持流失的趋势,即使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仍然无法阻止农民工走出农村,前往城市打工的脚步。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大量农村土地资源遭到遗弃、荒芜,土地耕种利用率降低,造成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村落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由此看来,针对此类问题迫切的需要提出改善措施,防止农村人口继续流失,集中农村土地资源,逐渐推行规模化农业发展,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农村积累起大量剩余劳动力。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面积缩减、产量减少。通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面提升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
本文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所产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合理看待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保持农村经济稳定、高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我经济市发展也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欣欣向荣,第二、第三产业因为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土地规模种植经营,在机械化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农民生活也因非农转移就业获得了改善,这说明要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必然要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了另一新的阶段,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使过去无限廉价劳动力供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经济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持续高点不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受到劳动力供应的差异而发展不均衡,相对的却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严重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旭 《山西建筑》2003,29(18):166-167
就晋城市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引导当地劳动力进入建筑市场的几点建议,以培养建筑业劳务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5)
一直以来,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都贯穿于农业经济活动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集体收益的增加和分红分配的规范,促进了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为此,文章将农村经营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应对之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庆涛 《门窗》2021,(3):148-149
近些年,我国农村建设的发展迅速,但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对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并提升了农村道路建设的速度.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使农村公路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文章对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8)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农民满意、农业发展、农村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农村经营管理各项事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150-152
本文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在于"就业能力、收入差距、维权能力、户籍制度等",基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本文认为,应从"加强教育培训、扩大就业渠道、加强组织协调、破除户籍鸿沟等"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1.
彭春雨  叶青 《福建建筑》2012,(11):28-30
作为小农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它的流失毫无疑问会从各个方面改变农村的原始状态,其中最直观的便是农村居民点形态上的变迁。首先,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居民点周围农耕用地的流失,并且影响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种植结构、商品购买力的变化,而这些方面又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其次,劳动力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结构上的畸形外流,促使农村居民点内的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再次,大量劳动力输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用挣来的钱忙目的、毫无规划地"大兴土木",造成农村居民点规模的扩大和闲散布局。  相似文献   

12.
一、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0)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重视并努力解决的大问题。在河南省全省的人口构成中,农民占有较大比重,农村也占有全省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每一位河南政府官员的应尽之职责,同时也是我河南省全省同仁为了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应尽之义务。然而,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绝大多数的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极为突出。笔者从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点、现状及转移的制约因素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基本思路及措施,以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的。并通过对对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索一条解决其问题的政策和措施,这对加快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越来越快,农村金融逐渐成为了新农村发展的核心,其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是支持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政府的响应下,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贸易,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8)
支那乡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地方实际、顺应时代、凝聚群众意愿,明确今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按照"农业强乡、基础建乡、科教兴乡、环境立乡、依法治乡"的发展思路,建设成生态、文明、和谐的支那。但是,就目前支那乡的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对新形势下罗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抓牢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两个基础及重点把握就近就地转移、服务业和"创业创新"三个关键点的建议,以求对破解当前罗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货币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近些年沿海区域的"民工荒"现象暴露出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这种趋势的延续可能会阻碍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9)
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面改革现在已经进入到深化阶段,在对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方面,结合我国整体经济以及人口比例的因素,对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农村"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二胎"政策实施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对实际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1)
文章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协整分析对1990—2010年我国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增长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支出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国家财政对农村基本建设以及科技三项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两项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我国农村市场依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依然较小,国家金融支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2)
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广大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对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激发农村劳动力的活力,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从而成功实现农村社会转型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