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4,(23)
<正>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发病症状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3)
本试验研究了向日葵种衣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药剂、不同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向日葵种衣剂对苗腐型菌核病防效明显,且对向日葵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播期对向日葵苗腐的影响较小;而播期对盘腐的影响较大,延期播种可明显降低菌核病盘腐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1)
大豆菌核病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该种病害可以通过轮作或喷洒农药等方式防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3)
<正>向日葵也叫葵花,来源于美洲,在引入欧洲后由观赏植物逐渐改造成油料作物。向日葵浑身是宝,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还有其他方面的经济价值,按照类型和用途可分为食用向日葵、油用向日葵和观赏向日葵。其为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打瓜是布尔津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13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以上,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制度不合理,轮作年限短等因素,使我县打瓜白粉病发病率普遍较高,其中发病地块轻者可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特别是多雨年份发生更加严重。为减少农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探索归纳出了打瓜白粉病病原、病症、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9)
大豆菌核病是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大豆菌核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成株期。最早出现在主茎下部的分枝处,形成水渍状病斑,形状不规则,病斑向上、下扩展,呈浅褐色或近白色,后期病斑环绕茎部,使病部以上茎叶干枯,病株容易倒伏。发病部位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类似鼠粪,为病菌的菌核,很容易脱落。纵剖病秆,中空,可见黑色圆柱形菌核。干燥条件下病株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称苗枯。叶片、豆荚染病形成叶腐和荚腐。病菌依靠菌核过冬,它散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或混在种子间。春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雨量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重迎茬或前茬向日葵,地势低洼,密度过大或长势过盛使田间郁闭的大豆田发病严重,7、8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正>大豆菌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大豆病害。大豆菌核病以菌核潜伏在土壤、病残体或混在种子内,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引发大豆菌核病。由于气候的影响,致使大豆菌核病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发生面积高达40余万亩,给我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我市情况就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8)
本文以油菜菌核病为靶标,研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侵染期及花朵带菌率的关系,最终得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温度、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感病期与病菌侵染期具有同步性,花朵带菌率决定发病的早迟。并提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5)
<正>油菜是我国主要出油农作物,由于油菜的高价值,目前我区已大量引进种植这种经济作物,在为当地居民提供客观的经济来源的同时,关于油菜易感染油菜菌核病,造成产量下降,对农户经济造成损失,所以我区从五年前就开始了针对油菜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下面为我区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此问题做出了调查研究成果的一部分。1.油菜菌核病发生的时间特点根据例年统计,我区油菜菌核病主要发病时间集中在3月中旬,从每年的4月20日开始,呈现高发态势,主要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0)
向日葵列当为1年生草本植物,无叶绿素和根系,寄生在高等植物的根上,借吸盘从植物体内吸收营养。在我国主要种植在新疆、甘肃地区,其中发生最为普遍的是新疆的东疆和南疆瓜区,对瓜类、茄科、豆类和向日葵等作物危害较重,危害时间达2个月。较轻的危害会使作物将产约20%;严重些减产达50%左右。本文阐述了向日葵列当的发展危害症状与生物学特性,并在分析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向日葵列当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4)
<正>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典型的根寄生杂草,列当科。分布在全疆各个向日葵产区。列当传播蔓延很快,目前被国家列为检疫对象之一。当1年生草木植物,无叶绿素和根系,寄生在高等植物的根上,借吸盘从植物体内吸收营养。作为一种检疫性恶性杂草。主要危害瓜类、茄科、豆科和向日葵等作物。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为害相当严重,使其植株瘦弱,花盘变小,产量和质量下降。1发生特点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被列当寄生的向日葵,由于养分和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7)
<正>向日葵来源于美洲,在引入欧洲后由观赏植物逐渐改造成油料作物。向日葵浑身是宝,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发展较快。但是向日葵螟近几年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使葵花生产受到较大威胁。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8)
油菜菌核病也叫做菌核软腐病,主要是因为核盘菌导致的世界性病害之一,是我国油菜病害最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长江油菜主栽区。其发病率可达80%左右,对油菜的产量与品质均会带来严重影响。现针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综合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5)
<正>一、原因1、干旱。向日葵是一种抗旱适应性较强的作物。但在花盘形成至终花期需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此期缺水就会空壳秕粒增多,造成严重减产。生产上受干旱胁迫,又缺乏水源的补充灌溉是导致空秕增多的重要因素。2、温度。向日葵对温度适应性较强,既喜温又耐旱,在种子发芽至幼苗阶段耐低温能力较强。种子在4℃时即能发芽,5℃时即可出苗,8-10℃即能满足正常出苗的需要。发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7)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8)
本文主要总结了都昌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的时间、植株部位和损失程度等特点,说明了具体的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道路翻浆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翻浆的危害性,分析了道路翻浆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了影响路基翻浆的因素,包括土质、温度、水、路面与行车荷载,最后提出了道路翻浆防治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措施,从而解决道路翻浆问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5)
<正>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各部位均可染病,尤以抽雄期表现明显,被害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初期瘤外包一层白色薄膜,后变灰色,干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叶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瘿瘤,其他部位则形成大型瘤状物。一、黑粉病。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的幼嫩组织都可被害。产生各种形状大少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21)
本文阐述了生态林的概念、特点,生态林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及其生态林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