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吉山钨矿为一含钨石英脉大脉型矿床。矿脉分南、中、北三组矿脉群。每组脉群宽60到70米,矿脉群间距70至280米,走向长600~800米,最长达1150米,矿化深900米,单脉幅宽0.01~3米,平均0.4米,倾角65~80度,某些地段单脉之间的距离很小,形成密集矿脉群;围岩主要是变质砂岩、闪长岩、节理发育,层理明显,普氏系数 f=8~14。  相似文献   

2.
大吉山钨矿含钨石英脉属于高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矿脉近于东西走向,向北东倾斜,倾角65~80°,平均75°,单脉厚度0.01~3.0米,平均厚度0.4米。矿脉赋存于寒武纪浅变质砂板岩和闪长岩中,矿岩稳固和中等稳固,f=8~14。目前主要采用两种采矿方法,在矿脉密集区段采用深孔崩矿的阶段矿房法回采,  相似文献   

3.
盘古山钨矿属脉状钨铋矿床,呈石英大脉型产出,矿脉厚度多为0.2~1.0米,倾角65°~90°,少数为40°~65°,产状多变。矿脉与围岩界线明显,稳固。多年来,采用沿走向  相似文献   

4.
一、地質矿床情况我矿为高中温热液充填,含钨锡銅等多金属,多次成矿急傾耕薄矿脉的脉状矿床。脉石为乳白色石英脉,比重2.7。围岩全为等粒与中粒花崗岩。围岩蝕变有云英岩化、絹云母化、硅化、綠泥石化及高岭土化等。围岩矿染深度一般为0.24~0.3米。矿脉分为南、中、北三组。現将各脉影响采矿的地质特点加以分类如下: (一) 脉石不够稳固,围岩风化和节理发达不稳固这一类型矿脉为10号脉。本脉走向北75°东,傾角70~80度。脉幅0.2~0.3米,平均为0.68米。矿脉产状尖小、膨胀、分支交替現象常有出現。脉石硬度f=4~8。矿脉与围岩接触明显,并有灰黑或白色矿壁  相似文献   

5.
阿克恰塔乌矿床东南段为厚1~5米、倾角75°~85°的急倾斜矿脉。矿石为钨钼矿。矿体为伟晶石英岩细脉,并伴生有云英岩。主矿体的上下盘通常都伴生有粗粒平行岩脉。矿石的平均容重为2.6~2.9吨/米~3。石英岩的普氏硬度系数 f=12,云英岩f=14。围岩主要是花岗岩,少量为砂质页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大吉山钨矿是含钨石英脉大脉型黑钨矿床。有工业矿脉96条,矿脉均为急倾斜薄矿脉。围岩种类为砂板岩、闪长岩、花岗岩、矿岩硬度 f=8~14,矿岩稳固或中等稳同。阿利马克爬罐,1957年首创于瑞典阿利马克公司,1964年,我国从瑞典引进 STH-5L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中南地区大多数急倾斜薄钨矿脉矿床为高,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矿脉一般成群分布,有大脉群和细脉两种类型。前者脉厚  相似文献   

8.
一、矿床地质条件1.地质特征矿床为岩浆期后高温热液裂隙充填黑钨石英脉矿床。矿脉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上组浅变质砂板岩和闪长岩中。矿化面积为1.8平方公里,共有工业矿脉96条,走向延长600~800米,最长可  相似文献   

9.
大吉山钨矿属急倾斜黑钨石英脉矿床。在矿脉的稀疏区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在矿脉的密集区采用深孔崩矿的阶段矿房法回采。近五年来阶段矿房法的比重占69.2%,在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矿沃溪矿区系中低温热液充填,钨、锑、金共生的脉状矿床。倾角20~38°,一般在26°左右。矿体在波状褶皱轴部呈板条状产出,沿走向不连续,沿倾向则较稳定,走向延长500~1500米,倾斜延深1500米以上。矿体厚度自几厘米至10余米,平均0.85米。0.8米以下极薄矿体占总储量的53%。脉石为石英岩,呈致密块状,f=10~12。围岩为紫红色板岩及灰白色蚀变板岩,  相似文献   

11.
<正> 九龙脑钨矿是以原生云英岩石英细脉带型黑钨矿为主的气化-高温热液矿床。矿脉一般宽度为1—2公分,单一矿脉延伸长度很少超过10米。各种围岩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有的还较富。整个矿体是由各种不同结构、构造以及不同矿物组成的石英脉和围岩组成。石英脉互相穿切构成网状。矿物组成复杂,但除黑钨矿外,其他矿物(包括硫化矿)含量极少。黑钨矿是矿体的主要金属矿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资源赋存概况我国是世界盛产钨矿的国家。在南岭山脉东段的钨矿资源,其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细脉浸染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和砂钨矿床。其中石英脉型钨矿是各类钨矿床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工业价值最大和找扩远景最好的矿床类型,在江西南部的钨矿床中,该类型约占全区探明储量的90.6%。  相似文献   

13.
大岭背矿区钨矿为中国地调局"湖南桂东—汝城地区钨锡多金属矿远景调查"项目新发现的钨矿重要矿产地,位于白云仙矿田南部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在4条云英岩化构造带(Ⅰ、Ⅱ、Ⅲ、Ⅳ)中,圈出9个钨矿体;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钨矿床,矿床规模达大型。  相似文献   

14.
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鄂北麻城地区首次发现的白钨矿矿床。矿体赋存于研究区近东西向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次为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矿体赋存状态不受围岩岩性制约,钼矿(化)发育于钨矿体南部或下部,钨、钼矿化不共生;通过近一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已控制的主矿脉W1资源量(3341)已达小—中型矿床规模,两路口普查区有较大的找钨矿前景。通过研究麻城市两路口白钨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以及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白钨矿床,主矿体南部及深部存在较大找矿前景,其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成矿带钨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石棉矿矿体呈脉状,属震旦纪岩浆期后矿床,矿石为蛇纹石石棉。广元堡2号矿脉为倾斜中厚矿体,走向北东45°;1089(海拔)中段矿脉倾角45~55°,水平厚12~15米,矿石品位3.2%,f=4~6,体重2.38吨/米~3。矿体节理、片理较发育,中等稳固。矿脉上盘为中等稳固的蛇纹岩,下盘为稳固的长英岩、蛇纹岩。在下盘距矿脉2~3米有一走向、倾向大致平行矿脉的正断层(F),断距0.1~0.2米。过去,一直用分段法(图1)开采2号矿脉,采准、切割工程多布置在下盘围岩中,爆落矿石借自重进入分段平巷8(兼作电耙道),  相似文献   

16.
月河西段一带钼钨矿矿床类型主要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主要成矿期为印支—燕山期。矿体一般产于岩体内部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部位。研究区内资源潜力大,预计可提交钼资源量15×10~4t,钨资源量10×10~4t。  相似文献   

17.
对内生矿床来说,当成矿物质具备之后,构造条件是否有利就成了是否成矿的关键性因素,而"构造迭加"则又往往决定着矿床的富矿部位,这种认识早已为地质工作者所接受的,以徐山钨矿床为事例。徐山钨矿床,经工作证明,在垂直方向上是上部为脉状钨矿,中部为矽卡岩型钨矿,下部为花岗岩型钨矿的"三位一体"的多类型钨矿床,规模达到大型钨矿。  相似文献   

18.
矿体特征在3号竖井附近开采的金矿石赋存于石英脉群内。矿脉厚度10~60厘米。在多数情况下矿脉向南或西南倾斜,倾角为30°~70°。有3条矿脉直接赋存在铁白云石脉中,也约以70°角向南倾斜。矿脉围岩为绿岩和英安岩。这些矿脉位于该矿早先估计的180米和210米水平之间,一般在3号井东面约24米开  相似文献   

19.
大厂矿务局铜坑锡矿细脉带矿体平均厚53米,走向长300~600米,倾角70度。赋存在泥盆系上统泥灰岩、页岩、灰岩和矽质岩中,是典型的热液充填矿床。细脉带由密集平行的细小裂隙矿脉组成,单条细脉厚度一般为0.15~1.0米,细脉率4.7~7.8条/米。直接顶板是一层碳质页岩,其黄铁矿矿化极  相似文献   

20.
<正> 相邻急倾斜薄矿脉的特点,就是相邻矿脉间距较近,一般为1~4米左右;个别达8米;矿体厚度一般为0.05~3米不等;倾角在60~80°左右。此类薄矿脉常见于中南地区的钨、锡矿山以及云南的某铜矿。目前对此类矿脉无论采取分采或混采,均存在一些问题。 1.对于间距2~6米的矿脉,采用分采时,不仅保留平巷顶柱、增大采切工程量和架设平巷假顶或加强支护,而且有时在相邻平巷掘进中突然被打穿,影响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