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的思索     
有一个幽默故事: 牧师问教徒:“你死后准备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教徒不加思索地说:“咳,到时看吧,哪边玉米面不涨价就到哪边去吧。” 乍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笑话,但却道出了“吃”的重要。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烛残年的老翁,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说:饮酒、喝茶、抽烟。换了上海人,他们一概用“吃”,即吃酒、吃茶、吃香烟。北京人调侃上海人语言贫乏,只知道“吃”,其实吴方言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颇有古意,“吃茶”便是一例。要找证明很容易: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中说“且到寒斋吃苦茶”,它的出典在唐朝高僧赵州的从谂禅师:《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有增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僧曰:‘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茶是喝的,但吴方言中却说“吃”,当然,吃时不会把茶叶吃下去,虽然很嫩的茶叶也是可吃的。像周总理去杭州梅家坞茶区视察,听说采茶人不轻易将冲泡后  相似文献   

3.
编辑朋友: 我最近看了一些“有毒食品”的报道,感觉“有毒食品”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消费的大部分食品,餐桌上的东西都很可怕。、还有一部分人则破罐破摔:既然吃什么都不一定安全,干脆想吃什么吃什么,根本不去考虑什么营养平衡问题,以上这两种情绪,都不可能增进人们的健康、那么编辑朋友,到底我们不能吃什么食品?应当吃什么食品才是健康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吃在北京     
北京是我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单在退休后就去过3次,而且一住就是一个月。我对北京最感兴趣的,一是名胜古迹,二就是吃。 北京的菜咸淡适宜,十分开胃。其次在菜肴的处理技巧方面也颇具特色。“爆、烧、闷、烤、涮”是北京料理的惯用手法,并且以烹调时的火候来取胜,一点也不马虎。因  相似文献   

5.
正年饭节宴在哪儿吃?要我说,当然是在家吃!虽说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在饭店吃,但我还是固执己见,理由很简单,饭店什么时候都能去,而年节,是一年一度,讲究的是"过",不是吃一顿的问题。就说除夕的这餐年夜饭,到饭店落座,菜一道道端上来,酒足饭饱后,离席而去,只有"吃",没有"过",与平日到饭店吃没什么两样。而在家吃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6.
许多老年人感叹记性不好,常常不记得钥匙放在哪里,或者想不起某人的样子。据挪威的一项研究显示。多吃鱼可减缓这种“老化现象”,而且吃得越多效果越好。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经常吃鱼的老年人,在参加记忆、视觉感知、空间认知、注意力、方向感和语言流畅度测试时,得分要高于不经常吃鱼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7.
漫画大师华君武说,他吃过广东的龙虱,还吃过桂花蝉。龙虱又名水鳖虫.吃龙虱在广东等地沿海一带极为常见。这是广东入的嗜好,他们不仅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还有一套吃法。至于吃桂花蝉,倒是我孤陋寡闻,既未见过也未听闻。想那蝉是昆虫中的歌手,一到夏天.到处可听见它的歌唱。当年骆宾王在狱中有诗曰:一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谁还忍心去吃它呢?华老是一位城朴厚重的艺术家,在用辈中素来受人敬重,他怎么会去吃蝉呢?对此我颇有些不解,但华老的话又不能不信。话要说到十年浩劫,那时华老在天津团油“五七千校”,他在那里被折磨…  相似文献   

8.
饮誉江浙沪滑稽舞台的著名笑星王汝刚,近年来走遍了大江南北,吃遍了各地风味,无形之中也成了一位美食家。他每每能说出一大套“吃经”,其中一段“四吃黄鱼”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王汝刚家境并不富裕,吃黄鱼的机会是不多的。每吃一回,必然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六十年代初,每逢清明,全家总要去上海闵行的长安公墓,为王汝刚的祖父祖母扫墓。每到这一天,汝刚总是特别兴奋,不仅仅这样可以出外郊游,最开心的是这一天总可以吃到黄鱼。父亲在那天总会领着他去闵行一条街上的饭  相似文献   

9.
高原 《烹调知识》2009,(3):62-62
张大千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生平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不仅是裹腹而已,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只要能力所及,他都在追求吃的艺术。他的吃,不仅博食中国美味,遍尝世界佳肴,而且他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刨造的“大千菜”,也同他的画一样驰名海外。张大千爱自制菜肴与家人并二三知交共食,不喜赴大宴,不喜去一般餐馆进食。在京时常与亲友家人吃谭家菜,冬季亦去西单安儿胡同吃蒙古同胞经营之烤牛羊肉。张大千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踏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10.
多吃烂肚肠     
民谚说:“少吃多滋味,多吃烂肚肠。”告诉我们饮食中节制的重要性。伏尔泰说:“饮食如不适可而止,好厨师亦成下毒之人。”聂卫平回忆他少年时因陈毅元帅引荐,常到某一上级别的活动场所去下棋。此处吸引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免费供应“味道好极了”的汽水。起初一次,他竟一连喝了上十瓶,以致喝汽水喝醉了。在那物质条件十分贫乏的时代,少年贪吃倒也情有可原。只是汽水喝醉,多少颇有一些“多吃烂肚肠”的味道。老聂还有一件“赌吃”的逸事,说的是当年他  相似文献   

11.
吃在西班牙     
“吃在西班牙”。 这里所说的“吃,与我们平日里吟唱的“生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中的“吃在广州”是有点差异的。“吃在广州”,有在羊城放开肚子和胆子来饕餮一场的架势;而“吃在西班牙”,只不过是在西班牙近一个目的日子里对吃的一点感受。因为咱有吃心,也有妄想,就是兜里少了点西币比塞塔。没想到,回国后看了一些资料,方知还真有“吃在西班牙”这么一说,叫做:“住在法国、行在美国、吃在西班牙。” 虽说我们来自有几千年烹饪辉煌史的国度,但西班牙人的会吃能吃也的确令人折服。吃得是那样认真、那样科学、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爱喝啤酒的都知道啤酒是冰镇过的好喝。可咱们喝啤酒,酒是冰过的,但那盛啤酒的杯子却是温度如常。这自然就影响了口感、滋味和享受。原本是没有这样的体验和感觉的,就  相似文献   

12.
高原 《烹调知识》2011,(8):11-11
张大千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平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不仅是果腹而已,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只要时间允许,他都在追求吃的艺术。他的吃,不仅博食中国美味,遍尝世界佳肴,而且他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结合中国画艺术创造的“大千菜”,也同他的画一样驰名海外。张大千爱自制莱肴与家人并二三知交共食,不喜赴大宴,不喜去一般餐馆进食。  相似文献   

13.
周萍萍 《饮食科学》2000,(10):23-23
你是否经常在餐桌上劝告别人说:“多吃菜.少吃饭……”或是”把菜都吃了.饭不吃可以……”那么你可得注意了.日久天长.此番好心并不能换得“好报”。因为主食并非吃得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14.
白兰 《四川烹饪》2001,(3):23-24
出国数次,品过的异域餐饮少说也有两打,但却一直未与日本餐结缘,倒不是因为没有相遇的机会,而是对传说中的日本餐印象不佳的缘故:一说日本餐是亚洲餐饮的“豌豆尖”,相当于欧美餐饮里的法国餐,那价格必然就是“高高在上”;二说日本餐讲究餐饮礼仪,过程繁琐,餐具精美,而“吃”本身就很有可能“退居二线”;三说日本餐清淡味平,讲究营养,重视“色”相,故吃在口里就未必像色彩那么美……由于先入为主,故而我这个欲“尝遍天下”的饕客但凡见了日本餐馆皆退避三舍。 那日去香港购物游览,路过麻油地附近的美食一条街时,又“触景…  相似文献   

15.
正每天吃够25种食物,少吃四条腿动物的肉,少肉多粗粮少量多餐……日前坊间流传的“领导食谱”引起不少注重保健的市民关注。而所谓的“25”其实是说食物的种类,而非25道菜。在营养学专家看来,食用多品种的蔬菜,少食肉类多吃粗粮,是个非常好的饮食习惯,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领导们吃的很简单和绿色。吃肉类“腿”越少越好“吃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吃两  相似文献   

16.
对“吃”的注重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着眼点之一,以至形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在作为民族文化基本载体的汉语言文字里,自然也不乏相应的反映。一个简单的“吃”字,在构词上具有极强的粘着力,通过和别的语言要素的横向联系,衍生出众多的语词或惯用语。构词的起点虽在“吃”字,但语意的归宿远在“吃”的意思之外。“吃”来“吃”去,反而“吃”出一碗丰盛、香甜的语言八宝饭。  相似文献   

17.
作家汪曾祺是文化圈中知名度颇高的“美食家”。他总是用一种睿智而又有诗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同时他又把自己亲身感受的酸、甜、苦、辣记之于文,传给他的读者。这就是汪先生的“道”,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几十年来,汪老足迹遍中国。他吃过北咸南甜,尝过东辣西酸,从国内吃到国外,中餐吃遍,西餐尝够。汪老爱吃,这不光是为他“口福”,更重要的是在用心去尝人生滋味,以眼去品世态炎凉。如果说他的散文比小说好,那么他论吃的文章可以说是他的散文中的精品。只要你读过他的《蒲桥集》,你就会领略到其内涵的“独道”。汪老对…  相似文献   

18.
吃十碗     
吃十碗是我家乡江汉平原的一种传统的饮食习俗,因为“十”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取十全十美,圆圆满满之意。民间娶媳妇、嫁姑娘,小孩做满月,过周岁,老人六十大寿,乔迁新居等等都要宴请亲朋好友,席面上的菜肴都是十大碗,所以人们通常都把吃喜酒喜宴称作吃十碗。如:“你今天穿得这  相似文献   

19.
浙江奉化的“芋艿头”很有名气,个大味鲜,皮薄质粉,外红内白,香浓形美。民谚:“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跑过三关六码头”,形容旧时江湖中人,浪迹天涯,走的地方多,见多识广,非比常人;“吃过奉化芋艿头”就更不同于一般了,连珍贵奇特的奉化芋艿头都吃过了,天下还会有什么别的稀罕事物没有碰见过呢?此人必“博见广闻”无疑也!可见奉化芋艿头之珍贵、稀缺,别处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到的!  相似文献   

20.
据一些高级厨师回忆,他们给老舍做饭非常小心,因为他常能指出一些菜的不足和应该怎样做。他还和几家饭馆整理过五六十种失传的食谱。1965年,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所到之处,他谈吃喝文化,谈和吃喝有关的故事、讲究、风俗习惯,谈吃中的历史、文学、文化和人文内涵,日本朋友大为折服。在这位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对“吃”的描写尤为在行。老舍认为“吃在中国是一件大事”。今天,很多人一谈饮食就是美食,如“满汉全席”都有什么,谭家菜如何做,张大干如何用飞机空运当天的“黄焖鱼翅”等等。而老舍所写的“吃”,是劳动人民的“吃”,而不是什么“美食”。他很少谈皇帝吃什么,大臣吃什么。他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