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于年初印刷出版,已全部售完,但仍有很多单位及个人要求订购。为满足需要,现正进行再版印刷,将于十月份出书。本《手册》系统地介绍了建筑(构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造型,荷载确定,计算原则,计算方法及各种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包括多层砖房,底层钢筋混凝土全框架及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空旷砖房,单层砖柱厂房,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多层钢筋混凝土框  相似文献   

2.
名称期数页码名称期数4 4 4 4 44 26978407471627077静力触探在膨胀土地基评价中的应用高填土层桩基负摩擦力计算黄土湿陷变形计算方法和实例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在邓妹县的应用DZC一26型振动冲击锤工程考核报告苏联桩基类型与经济性 抗展与加固纵横砖墙联结部位的抗震计算出屋面小烟囱的抗震试验渡口市多层砖房的抗震加固组合砖柱承载能力的试验结构抗震延性系数的确定方法塔类构筑物动力特性分析及抚震计算钢筋混凝土多层管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房屋结构的减振、隔振和防振多层砖房女几墙抗震强度和楼层剪力的简化计算单层空旷砖房…  相似文献   

3.
由于抗震规范新增限制单跨框架使用范围的规定,现有单跨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若需继续使用,则应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本文采用防屈曲支撑(BRB)消能减震技术对某典型单跨多层混凝土框架进行减震加固。通过对原结构和BRB加固结构进行弹性和非线性对比分析,证明该减震加固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
空旷砖房的特点是有较大的空间,系砖墙(柱)承重的结构。从功能上看,主要包括影剧院、礼堂、俱乐部、大食堂等公共建筑,搞好这类建筑的抗震加固非常重要。由于使用上的要求,这类建筑一般分为前厅、中厅(观众厅)、后厅和侧厅(休息厅)四部分。前厅多为砖混或内框架结构,一般为二、三层;中厅为木、钢及少数为钢筋混凝土屋  相似文献   

5.
一、单层砖房的建造原则 单层砖房,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集镇建造最多的住宅形式之一。它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居住舒适、美观大方等诸多优点。因此,倍受人们欢迎和喜爱。单层砖房虽然优点很多,但建在地震区时,由于它是脆性材料和结构的整体性不强,特别是坡屋顶的房屋矛盾尤为突出。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多少年来,一直受到震害的严重  相似文献   

6.
新抗震设计规范在总结近年来震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力求反映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的新进展和新思路,对78规范做了许多补充和修订:主要是从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扩大到钢结构厂房和砖结构厂房(纳入78规范空旷砖房中砖柱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7度区影剧院类型建筑的主要震害现象及震害特点,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指出单层空旷砖房抗震设计、加固时应提高砖柱(墙垛)抗震承载力、加强屋盖整体性和消除结构布置上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窦长揆 《建筑技术》1997,28(12):836-839
砌体结构底层局部框架砖房是底层空旷房屋的一种结构形式,为了解其抗震性能而进行的模型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结果显示,模型房屋整体抗震力较差,震害集中在下部。提高此类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的关键在一层及二层,应通过适当增加底层刚度等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浩 《山西建筑》2007,33(7):105-106
采用三线性考虑刚度退化恢复力模型的动力计算分析程序对两试验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为考察底部一层框架砖房和底部两层砖房实际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前述动力非线性程序对两实际底部砖房原型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底部二层框架砖房的抗震性能要优于底部一层框架砖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多层砖房是最常用、量大面广的一种承重结构形式,根据震害经验,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多层砖房能较多地提高其抗震能力和建房高度。多层砖房不论在计算中是否考虑构造柱的作用,其抗震验算工作量仍较繁琐费时。本文对多层砖房的抗震验算通过分析加以简化,对不同楼(屋)盖刚度下的抗震墙提出了一个简单验算公式并制成表格。本文方法对构造柱的抗震作用在计算中不论是否考虑均能应用,可用于初步设计的方案阶段、施工图设计、抗震鉴定与工程加固等。  相似文献   

11.
《铁路单层砖房抗震设计规范》简介李东奎,陈元璋(铁道部抗震办公室)(铁道部建厂工程局勘测设计院)对于单层砖房的抗震设计在新的抗震设计规范GBJ11一89和旧抗震规范TJ11-78中均未提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因而,在设计实践中对单层砖房抗震要求过宽或过...  相似文献   

12.
底部框架砖房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底部1层框架上部4层砖房、底部2层框架上部3层砖房1/6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抗震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底部1层框架砖房模型变形集中发生在第1层,而底部2层框架砖房模型的变形集中发生在第2层,但2个模型的最终破坏都受控于过渡层墙体的破坏。采用三线性考虑刚度退化恢复力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选模型的正确性。由于配重不足等原因,使原型与模型在受力性能方面有所差异。为考察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对2个原型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并对他们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底部2层框架砖房的抗震性能要优于底部1层框架砖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由卢存恕,常伏德,吴富莫,范国庆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抗震设计实例》1999年2月起,开始发行。本书以详细设计实例讲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全书包括多层砖房、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底层框架砖砌房屋、多层内框架、单层工业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等12个实例,以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时程分析法3个简例。现在设计单位大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抗震设计,使设计者逐渐脱离设计的全过程,而只依赖电算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本书首先以实例讲解怎样应用规范进行具体操作,并结合抗震原理和规范进行介绍,使…  相似文献   

14.
戴国莹 《建筑科学》2002,18(3):56-62
新抗震设计规范对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的规定,基本保持了 89规范的有关要求,仅做了局部的调整。在抗震计算上力求更符合实际,在抗震措施上适当加强了薄弱部位的要求,并使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构造要求更符合钢结构的设计习惯。抗震规范对单层房屋的设计规定,包括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单层砖柱厂房、单层钢结构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其中,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和钢结构厂房为装配式排架结构,砖柱厂房的竖向构件是抗弯能力较差的砖柱(墙垛),空旷房屋则往往是不同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因此,这些结构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采取不同于…  相似文献   

15.
方林  张波  金国芳 《结构工程师》2012,28(6):150-155
以某二层内框架砖房为实例,介绍了内框架砖房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方法。现场对房屋做了仔细检测和调查,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并对砖墙部分的抗震鉴定进行了抗震承载力的补充验算,得出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案,并对加固后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和抗震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合理有效,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由砖墙承重的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鉴定,有时会被当作一般砌体房屋而按照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的方法来进行,从而走入鉴定误区.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展示,明确了现有砖墙承重的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鉴定程序和鉴定方法,指出了这类房屋抗震鉴定区别于普通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的特点,从而为这类房屋的抗震鉴定提供正确指导,即单层空旷房屋...  相似文献   

17.
前百度国际大厦东塔楼建筑形态为单塔楼超高层办公楼,及附属楼商业四层,设三层地下室。塔楼主体高181.05米,共40层,主要为商业办公楼,采用带斜撑框架-核心筒抗侧力结构体系。塔楼每隔四层,有一个跨层平台,结构通过跨层斜撑连接满足建筑要求。针对超限和结构体系,根据超限审查意见,通过制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及采取相应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采用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分析、中震弹性分析、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可有效地提高超限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在地震区对多层砖房进行抗震设计、加层和抗震鉴定加固设计时,除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合理的构造措施外,还需作冗繁的抗震强度验算。由于工作量大,计算结果又以抽象系数表示,故给修改方案带来不便。但是如果能够找到房屋墙体的直观间距与抗震强度验算的函数关系,则可用来直接调整修改方案,达到满足抗震强度的目的。本法通过对刚性方案房屋的抗震验算,推导出墙体的“抗震间距”,提出了验算刚性、半刚性和柔性方案房屋的抗震间距简化验算公式。所提公式也适用于增层加固墙体。当增层结构与既有层结构连为整体,对两部分均须验算时,或两部分脱离时,分别进行抗震验算或鉴定时,按照本法很快就能作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9.
某8度区空旷体育建筑主体采用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下部混凝土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大跨屋盖采用钢结构网架结构。采用整体建模计算,对高震区的空旷体育建筑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设计,探讨了空旷结构的抗震设计。空旷结构的抗震设计应从整体抗震概念上着手,利用有限元软件YJK,MIDAS/Gen进行抗震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人工调整。设计中需提高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底部两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三层砖房 ,底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及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 (三榀 ) 1 6比例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分析了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包括受力特点、变形特征、破坏形态等 ,以及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地震反应分布规律 ,结构的抗震能力、薄弱层和薄弱部位 ;提出了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力学模型和方法 ,尤其框剪层和砖砌体层的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 ;最后对三种房屋的模型和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并在与试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 ,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为底部框剪上部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动力分析提供了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