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欧陆风格”建筑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魏开  余建 《现代装饰》2000,(3):7-10
  相似文献   

3.
“欧陆风格”与建筑师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房地产市场上“欧陆式风格”的盛行,反映了盲目认同外来文化的社会心态。建筑师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担负起弘扬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欧陆风格”与建筑师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房地产市场上“欧陆式风格”的盛行,反映了盲目认同外来文化的社会心态。建筑师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担负起弘扬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6.
沙面,大概是中国最富有欧陆风情的地方。它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岛,面积为0.3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这里,格局井然,整饬规划。苍翠参天的古树举目皆是,颇具特色建筑随处可见,三街五巷与景观林带组成幽静的滨堤步行区,俨然一个集居住和休闲一体的大公园。从这里眺望珠江白鹅潭,更感江阔天高,心旷神怡。这个岛上的欧陆建筑群由于颇具特色,故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羊城第九景”之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欧陆风格”的发生、发展背后的多重背景和作用力的基础上,指出“欧陆风格”的盛行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现象。从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建筑创作和房地产市场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扬扬 《新建筑》1998,(3):52-52
时下,从西方引进的玻璃幕墙风显然不流行了,来自大洋彼岸的KPF风也渐渐缓和,而源于欧洲的欧陆风却悄悄刮起并呈现日趋强劲之势。这一阵阵建筑季候风捎来了一大堆种子,它们在中国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玻璃幕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走向现代、与国际接轨的标志,而KPF...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欧陆风格”起源的追溯,及20世纪80年代此风格席卷中国大陆所带来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提出了在“欧陆风格”盛行之际,当代建筑师们应有的态度和职责。  相似文献   

10.
家居装饰欧陆风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灵动感。当代中国人欣赏和接受这种豪华大气、惬意浪漫的欧陆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本针对国内当前迅速兴起的居住欧陆风格,提出在吸取西方住化经验上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住化的传统,在发展中求创新。  相似文献   

12.
包瑾 《上海住宅》2004,(6):46-47
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四届年会于5月20日-23日在上海召开,作为其专业性的论坛一上海人居与信息化论坛暨展览同期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学及上海有关部门领导,就上海未来人居建设问题广泛交流经验。联合国人居署、环境署官员出席论坛并致贺词,美国、意大利名设计师作了精彩演讲。专家学针对上海人居建设状况,建言献策,把关号脉,希望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军  王琰 《建筑学报》2004,(11):74-75
本文以古都西安为例,探讨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试图说明在历史城市的建筑创作中不必排斥外来文化,关键是如何使两种文化磨合,并在它们碰撞中捕捉闪亮的火花,用它照亮两者通向融汇之路.  相似文献   

14.
15.
刘辉 《广东建材》2001,(7):38-39
本文通过对沙面欧陆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的论述,引发对今天城市建筑设计的一点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6.
“式样”与“中国风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师》2011,(3):89-94
关于20世纪中国建筑“民族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般归结为中国建筑师受到的学院派教育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则试图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指出通过“式样”,建筑的装饰、外...  相似文献   

17.
建筑空间的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题在谈论中国建筑空间秩序的现状,并提出造成该现状的三大原因所在1.冲突的强者文化渗透。2.发展商行为。3.专业界的妥协。文中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带来的现象及后果和影响。最后用三个实例说明如何试图从各地域文化层次中,从与世界建筑技术体系接轨的过程中探索中国建筑独具特色的“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下的岭南风格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社会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岭南风格建筑就是在岭南地域化下的产物,探视岭南化在岭南风格建筑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对于我们总结岭南建筑的过去,展望其发展的将来,将会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赵健彬 《山西建筑》2004,30(11):3-4
阐述了中国风格建筑的定义,就如何传承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和建设优美的地域城市风貌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当代城市建设者有责任传承各类型的传统建筑,让中国城市建筑更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