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BODCDSS的概念,按照系统逻辑功能的不同构建了该系统的层次化体系结构,在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用户模块、代理模块和数据仓库模块的实现技术,详细描述了BODCDSS中的分布式群体协作模式以及其分布式协作算法,针对风险型决策问题和不确定型问题提出了可用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ObjectARX和DCOM实现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布式协同设计是基于网络工作环境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其目的就是通过群体的协作和交互来完成设计任务。分布式协同设计需要一个满足其要求的协同设计平台以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DCOM技术是微软为适应分布式计算而提出的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ObjeetaRX是随同AutoCAD发布的二次开发工具。文中探讨了基于ObjectARX和DCOM技术对AutoAD进行二次开发,提出了一个在分布式环境下多人协同设计开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AutoCAD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协作代理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基于代理的域内分层、域间对等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中协作代理是述了原型系统中协作代理的模块设计和安全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协作CGF系统面临无法保证异质CGF协作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问题,融合了面向服务的设计架构以及Web服务技术扩展自治协作Agent CGF模型,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协作Agent CGF系统结构,对原有CGF模型的知识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进行了基于服务的扩展,使其在具备自治性特性的同时继承了面向服务设计思想异质性、松耦合性以及互操作性等特性。最后在分布式航空协作反潜作战仿真实例中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为CGF实体间的集成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满足了CGF集成协作系统异质性需求。  相似文献   

5.
面向电子商务的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虚拟现实、协同虚拟环境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技术需求,然后阐述了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的需求特性,最后分析并给出了一个面向电子商务的分布式协作虚拟环境的实现技术和系统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建模的多AGV分布式控制系统,详细讨论了单AGV智能体建模,协作情况下分布式多AGV体系结构以及系统中AGV内部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提出的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有效地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7.
姜华斌  江文  谢冬青 《计算机工程》2005,31(23):143-145
分析了目前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和协作方式,提出了基于逻辑环形分布式协作控制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解决了目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各系统闭协作效率低、配置复杂、检测响应慢等缺陷。详细论述了环形结构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框架,提出了一套基于环形结构的分布式入侵检测协作算法。  相似文献   

8.
刘建刚  郑志强  张健 《控制与决策》2017,32(10):1894-1899
针对一类非线性耦合动态互联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借助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技术,构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将耦合互联系统的分布式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一阶多速率积分器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跟踪问题.基于最近邻原则设计增益可调的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律,在通信拓扑满足相应的连通条件下,通过子系统间的局部交互实现负载均衡的目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ObjectARX和DCOM实现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祥华  刘弘  宋承祥 《微机发展》2006,16(1):108-110
分布式协同设计是基于网络工作环境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其目的就是通过群体的协作和交互来完成设计任务。分布式协同设计需要一个满足其要求的协同设计平台以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DCOM技术是微软为适应分布式计算而提出的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ObjectARX是随同AutoCAD发布的二次开发工具。文中探讨了基于ObjectARX和DCOM技术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提出了一个在分布式环境下多人协同设计开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AutoCAD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是目前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了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基于CSCW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采用CSCW概念重新构造系统的检测组件,通过协同机制和安全通信,实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各个检测组件之间的数据共享、知识共享和负载均衡,解决了分布式系统检测组件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和信息共享的问题,避免了关键节点的处理瓶颈.提高了系统的协同检测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