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技术简介 该铂薄膜热敏电阻器采用物化性能稳定且耐高低温的铂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利用平面薄膜技术在陶瓷基片表面沉积铂薄膜敏感层,并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加工形成具有优良性能的铂薄膜热敏电阻。  相似文献   

2.
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502研究所技术简介非制冷型热敏电阻红外探测器是一种温度敏感器件,当热辐射投射到热敏电阻材料上时,会引起材料温度升高,电阻随之产生变化。为了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通常成对使用2片常温阻值匹配的热敏薄片,其具有相同的导热参数。工作时,主片接收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喷射法制备以NiO为主体的氧化物热教材料薄膜,具有线性NTC特性热敏电阻器,并探讨NiO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纳米TiO2薄膜并研究涂膜层数与催化性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利用提拉技术制备纳米TiO2薄膜.应用朗伯-比尔定律分析其光催化活性,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单层和多层薄膜的表面形貌,用红外光谱和XRD分析所制备薄膜材料的结构,利用甲基橙溶液研究该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 溶胶凝胶法在500℃的热处理温度制备了结晶良好的锐钛矿相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材料,晶粒尺寸为40~80 nm;控制提拉速度和加入乙酰丙酮,能使薄膜的缺陷减少;涂膜层数为5层时光催化性能比1层到4层时好,这是由于5层时薄膜表面更均匀、更致密,但是层数增加也使薄膜的内应力增加,致使表面产生裂纹.结论 涂膜层数增加均使TiO2光催化性能得到提高,镀膜层数较少时,膜层较好,5层镀膜时膜层产生了裂纹.  相似文献   

5.
技术开发单位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技术简介该技术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在固—液相变材料微粒表面包覆一层性能稳定的壳层材料,制成核—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即采用"微型容器"封装固—液相变材料。该相变微胶囊材料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易出现的熔融流动、渗透迁移、相分离、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正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陕西电器研究所技术简介溅射薄膜压强传感器主要涉及溅射薄膜压强传感器敏感结构设计、金属纳米薄膜敏感芯体批量生产工艺及多功能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等技术,其核心是敏感器件结构设计及其离子束溅射成型工艺。离子束溅射是采用低能加速器轰击,基于动量交换作用搬迁原子,形成薄膜的淀积技术,可将纳米薄膜应变电阻直  相似文献   

7.
超细粉体技术是当今高科技材料领域方兴未艾的新兴技术之一.粉体细化后生成的材料功能的特异性,使之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新型电子原材料。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高纯超细钛酸钡体主要用于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的制造。利用钛酸钡粉体制备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冰箱启动器、彩电消磁器、程控电话机、节能灯、加热器等领域,制备的多层陶瓷电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阻阵列红外景物产生器的性能,设计并制作了该器件的微桥结构.利用SiOx与TiWN分别作为微桥结构的介电材料与电阻材料;利用表面工艺技术制作160×120阵列微桥结构;并对微桥结构进行了热学性能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工艺流程可行,成功制作了微桥结构阵列;制作的微桥桥面具有良好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在相同电功率下,采用低热导率的SiOx薄膜取代SiNx薄膜能够显著提高桥面温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维模型下气流式微机械倾角敏感元件内部流场分布和铂丝热敏电阻的辐射情况,利用FLUENT-CFD软件,通过建立模型、划分网格、求解等途径,采用Boussinesq假设对微机械倾角敏感元件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微机械敏感元件水平状态时,距离2铂丝热敏电阻上对称等距离的2节点气流速度都等于1.85×10-3m/s;在倾斜状态下2节点的气流速度差会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变大。选择离散坐标下DO辐射模型,定量计算出铂丝热敏电阻对空气的辐射量为1 682 W/m2。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金属陶瓷超材料薄膜制备新方法,其采用传统的射频共溅射沉积工艺,辅以衬底偏压,制备出了定向排布Ag金属纳米线/氧化铝陶瓷复合超材料薄膜。该薄膜中的纳米线间距(轴心到轴心)进入5nm以下区间,阵列中纳米线的平均直径约为3nm;纳  相似文献   

11.
材料的表面与基体内部在结构和性能上都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对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分析了薄膜材料的分类、常见制备方法及其原理,对材料表面的组分、结构、形貌等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利用XRD,SEM,EDAX等进行逐项表征,获得了完整的材料表面信息,得出了薄膜材料的工艺制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全天自主星图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形算法是目前实际工程上星敏感器广泛应用的星图识别算法,为了克服三角形识别算法中三角形因特征维数较低带来的冗余匹配问题,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基于Stellarium软件实时生成模拟星图的方法,建立了星图识别算法仿真计算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Stellarium软件能够对星敏感器各种运行场景下的星图进行模拟,模拟要素完整、正确,在测试星图识别算法过程中能够满足星敏感器高精度实时仿真测试要求,为设备的调试、性能评估以及地面试验奠定基础。对全面测试星敏感器的软、硬件性能,及对星敏感器进行精确标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晶硅薄膜疲劳特性片外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晶硅是微机电系统(MEMS)表面制造工艺的主要结构材料,其疲劳特性是影响MEMS器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研究多晶硅薄膜材料的疲劳特性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国外主要采用片上测试方法研究多晶硅薄膜的疲劳特性,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片外测试方法,利用压电驱动、电容位移检测和高精度CCD图像实时监控技术,全面测试了多晶硅薄膜的疲劳性能.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W e ibu ll方法处理,得到了拉伸状态下带缺口和不带缺口的多晶硅薄膜的应力-循环周次曲线.该方法大大降低了对试件制造工艺性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测量薄膜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化学刻蚀和化学修饰有机结合起来,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优异防护性能的薄膜。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优良、塑性和成型性好等特点,但其硬度偏低,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抗蚀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PECVD技术制备了一种既对NO_2气体敏感又对C_2H_5OH气体敏感的多层结构薄膜,用这种薄膜制作的旁热式气体传感器,通过改变热丝电压,不仅可以检测出NO_2气体,又可以检测出C_2H_5OH气体,而且不受常见气体的干扰,这是一个双敏薄膜气体传惑器。  相似文献   

16.
BiFeO3薄膜是当前多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无铅多铁材料,BiFeO3薄膜优异的铁电和磁学性能使它在信息存储器、传感器和自旋电子器件等众多功能材料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存在漏电流较大及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使其与未来器件应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改善BiFeO3薄膜多铁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及掺杂改性。文章综述了BiFeO3薄膜近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及性能、制备工艺、掺杂改性,并展望了BiFeO3薄膜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球敏感器的设计与仿真需求,研究了地球椭球成像、大气轮廓、晨昏线及背景星空成像,实现了高精度地球敏感器成像仿真;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实验了圆拟合、椭圆拟合等不同地球边界拟合及地心检测算法的性能,根据系统在轨运行特点,提出了分步地球图像检测算法.一方面克服单纯圆拟合方法带来的地球扁率误差,另一方面利用轨道先验知识克服椭圆拟合过程中的长轴不稳定性.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敏感器检测精度及系统鲁棒性,并且时间复杂度低,满足在轨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各型地球敏感器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星敏感器是一种高精度的姿态测量设备,利用计算机开展星图模拟能提供丰富的星图数据。文章讨论了利用光学设计软件,通过扩展编程模拟星敏感器成像,输出模拟星图的原理和方法,给出星图模拟程序设计结果,讨论星图模拟方法在评估光学系统、星像提取算法、星图识别算法性能以及标定系统误差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星图模拟为促进星敏感器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9.
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铁电性且厚度尺寸为数十内米到数微米的铁电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热释电性、电光及非线性光学特性,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集成光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际上新型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综述铁电薄膜及制备技术研究的新进展,给大空介绍铁电薄膜材料的基本特征、性能及应用、并重点分析铁电薄膜主要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技术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镍薄膜电阻作为多功能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铝萍膜和银萍膜电阻率小、热敏电阻灵敏度低、耐腐馈性差、工作低等问题,提出镍薄膜电阻可以作为温度敏感元件集成在压力传感器上,对镍薄膜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温度敏感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研究,并将其集成在耐高温压力传感器上,对制备的压力-温度多功能传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可在室温至200℃温度压力传感器上,对制备的压力-温度多功能传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可在室温至200℃温度范围工作并达到较高精度,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