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阐述了超级压光纸的性能特点及胶印适性,介绍了当今超级压光纸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对国内外超级压光纸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欧洲超级压光纸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由于造纸技术的进步,欧洲超级压光纸(SC)的物理和光学性能有了明显改善。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上,对轻量涂布纸(LWC)构成威胁。本文对全世界(主要是欧洲)超级压光纸的生产、销售情况及其物理和光学性能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SC纸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超级压光纸(SC纸)的现状,技术现状中包括SC纸的原料、白度、凹版印刷性、胶版印刷性和压光,基本上都有较详细的介绍。超级压光纸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纸种,应在产业强国建设中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1前言自从80年代初开发了机内软压区压光整饰技术以来,这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初这项技术仅应用于整饰要求较低和中等要求的纸种,或在软压光发明之前一般采用硬压光的纸种。今天的软压光机已经可以获得以前只能用超级压光机才能达到的压光效果。超级压光机软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超级压光纸(SC纸)的定义与质量要求以及白麓纸业生产超级压光纸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年前“泰格林纸集团新产品推介会”在岳阳隆重召开,泰格集团新研发的、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泰格·雅”彩印超级压光纸闪亮登场。北京计算机世界出版社集团、重庆渝升彩印有限公司、上海秋雨等51家国内知名印刷单位参加了此次新产品推介会。此次推介的彩印超级压光纸是泰格  相似文献   

7.
发展超级压光纸势在必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国外超级压光纸(SC)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发展超级压光纸势在必行.石岘白麓纸业公司新闻纸项目引进维美德公司(Valmet)带机内超压的最新一代OptiConcept造纸机,该纸机能够满足生产高档新闻纸和B级超级压光纸(SC-B)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日前,夏津泉林纸业有限公司新上10万t超级压光纸项目正式投产。近年来,现有印刷纸己不适应印刷行业发展需求.超级压光纸作为理想的替代产品,经过超级压光整饰,纸张有相当高的平滑度。  相似文献   

9.
《纸和造纸》2012,(8):87
本刊讯据有关报道,日前,夏津泉林纸业有限公司新上10万t.a-1超级压光纸项目正式投产。超级压光纸是较理想的印刷用纸,经过超级压光整饰,纸张有相当高的平滑度。泉林纸业有限公司瞄准这一商机,投资4.5亿元,新建3万m2的生产车间、仓库,购置先进设备,年生产10万t超级压光纸,可新增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纸张经超级压光后,其光泽度、平滑度、紧度得到提高,纸的厚度均匀性及外观得以改善。现把超级压光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列举如下。超级压光的纸病及解决法@庄耀孔$山东济南造纸公司一厂!250012  相似文献   

11.
SC纸具有机械浆及填料用量高、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随着人类对资源及环境越来越重视,SC纸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推广。探讨了SC纸的生产工艺,如SC纸的质量特点、纤维原料组成、填料种类及用量、超级压光技术等,以使造纸工作者对SC纸有进一步了解,促进我国SC纸生产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SC纸使用的浆料配比一般是70%~90%机械木浆(GP、PCW、TMP)及30%~10%漂白木浆。随着DIP制浆技术的发展,DIP已经成为生产SC纸的优良纤维原料。用于配抄SC纸的DIP工艺流程以碎浆、筛选、净化、浮选脱墨、热分散处理、漂白、脱水洗涤处理为主,但SC纸比新闻纸对DIP浆料的白度、尘埃和胶粘物的去除要求更高。DIP纤维配比主要取决于生产的SC纸等级。  相似文献   

13.
SC纸的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及生产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有关SC纸国际国内市场、产品等级、质量指标和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实践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华南11号(SC11)、桂热891(GR891)和桂热911(GR911)五个不同品种的木薯为原料,对淀粉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不同品种木薯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SC9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22.56%),GR911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27.49%);所有品种木薯淀粉表面光滑呈不规则的球缺形,粒径主要分布在12.43~19.03μm,SC9具有最小的颗粒粒径(12.4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0.35%、28.00%),而GR911表现出最大的粒径(19.03μm),膨胀度和溶解度(15.21%、35.00%)。所有淀粉显示出典型的A型结晶结构,SC9的相对结晶度最高(26.49%), GR911的相对结晶度最低(21.92%);SC9的短程有序结构最低(0.756),GR911的短程有序结构最高(0.882)。由淀粉的糊化特性可知,SC9、SC10可用作食品增稠剂或胶凝剂,GR911适用于糖果或断奶食品的填充,SC11、GR891可用于粘性食品。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适宜性加工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SC纸的特性及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甘霖  张栋基 《中国造纸》2003,22(12):42-46
概述了有关SC纸的国际市场、产品等级、质量指标及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As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business factor, companies are now looking for decision support tools to assess the fuller pictur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SC) activities. 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is widely used to measure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assignable to a product. However, it is usually limited to a high-level snapsho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ver the product value chain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dynamics arising from the multitiered structure and the interactions along the SC.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y integrating a SC dynamic simulation and LCA indicators to evaluate both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various SC decisions such as inventories,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ordering policy. The advantages of this framework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industrially motivated case study involving diaper production. Three distinct scenarios are evaluated to highlight how the proposed approach enables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for green SC design and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高盐稀态酱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盐水浓度及pH值对其酿造前30 d酱醪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pH(7.2),盐水浓度为16%、20%、24%条件下,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酱醪中总氮、氨基酸态氮、总酸的增加速率以及pH值下降速率均减小耳还原糖含量增加.酿造30 d时,16%和20%盐水浓度的酱醪总氮相比2...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安徽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株系的最新组成、分布及消长动态,以及筛选对流行株系的抗性种质,2009-2010年广泛采集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疑似SMV病样461份,采用生物学及血清学方法鉴定得到83个SMV分离物。用全国统一的10个鉴别寄主对这些分离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4个SMV株系,如SC3~SC9、SC11、SC13~SC15、SC17、SC19和SC22,其中SC5、SC11、SC14、SC15、SC17、SC19和SC22是本研究在大豆主产区新发现的。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SMV株系SC3和SC7仍为目前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16.9%和25.3%;其次为新发现的强毒株系SC15,在安徽省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比率为12.1%。针对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源筛选结果表明,来自参加安徽省区试的149份资源中有中作J8023、中黄45、L85-2308、中涡47号和濉科13等5份材料对SC3表现高抗,中黄45、宿03-4-1-4和鲁06-7等9份材料对SC7表现高抗;参加我国南方区试的95份种质资源中有13份对强毒株系SC15表现抗病,占鉴定品种的13.7%。本研究明确了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及变化趋势,筛选出针对SMV流行株系的抗源,为培育抗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布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