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油田勘探储层解释对地震资料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已难以适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需要。为此,针对原始资料的特点,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保真、反褶积和剩余静校正处理等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大庆油田三维地震区块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果剖面中各反射层位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断层走向清晰,断点干脆,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该实验区的解释成果也表明,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流程设计正确、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影响川东复杂山地资料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静校正问题和低信噪比问题。采用静校正、叠前联合去噪、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等技术进行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满足了后续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黄土塬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激发条件差,地层对激发能量吸收和衰减严重,造成采集的野外资料信噪比较低,通过静校正、去噪等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创面的信噪比,频率达到50~60Hz,为层序研究及石油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一项解决地层倾角大、断层复杂成像的关键技术,可以求取准确的速度场,偏移后断层清晰。将该项技术应用到道距、仪器和采集参数不同,且覆盖次数低、信噪比较差的二维老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好的效果,说明了该方法在低覆盖和信噪比差的老资料处理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分析了影响高分辨率处理的主要环节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恢复、组合反褶积和多次剩余静校正等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果剖面上,各反射层位的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与老剖面相比,利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在分辨率、信噪比、波形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表明这套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单元,即速度分析和深度偏移。不管高程或近地表的速度如何变化,它能实现真正的地表一致性静校正。它用层板成像法来估计浅层速度,用双程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来进行成像时间的计算和偏移数据的外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地震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单元,即速度分析和深度偏移。不管高程或近地表的速度如何变化,它能实现真正的地表一致性静校正。它用层析成像法来估计浅层速度,用双程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来进行成像时间的计算和偏移数据的外推。 由于高程和近地表速度的变化较大,野外采集到的数据有违于常规共中心点处理的假设条件。然而用本文提出的处理系统却获得了成功。最终得到的深度剖面揭示了复杂的逆掩褶皱构造,这在共中心点处理的剖面中是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9.
叠前岩性处理技术是以保幅处理为基础,以精确的叠前偏移归位和高精度的岩性属性参数提取为特点,其在吐哈盆地岩性油气藏、隐蔽油气藏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岩性勘探中地震资料处理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叠前保幅处理、叠前保真去噪、高分辨率处理、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是岩性处理的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地震数据目标处理技术在松辽南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道砂体储层的地震数据处理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对弱信号的河道砂体地震资料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提高河道砂体的信噪比及分辨率,追踪河道砂体的分布范围。本文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强反射系数界面以下的弱信号的三维地震资料中,通过采用串联能量补偿技术、多域压噪技术和串联反褶积技术作好速度分析及叠后提高分辨率等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川渝地区早期的地震勘探由于受设备、技术、投资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是针对某个或几个涉及范围较小的局部构造的勘探,其成果报告无法从较大区域上来分析研究构造和储层的分布情况;而原始地震资料一般来源不同,资料采集的设备、参数、极性不尽完全统一。要将相邻区块多个构造的资料进行连片处理解释需要建立一系列成熟、可行的技术。所建立的技术在2004年川中-川南过渡带(包括广安地区)17850 km2二维地震资料大连片处理解释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较客观地查明了广安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构造细节变化及与周邻构造间的接触关系,这为广安地区近几年在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 AVO处理中 ,振幅补偿是关键的一步。可以用合成 CDP道集 (亦可称之为 AVO正演模型 )作为依据 ,使振幅补偿更为合理。此外 ,还可根据 AVO正演模型确定气层的 AVO异常类型 ,为 AVO解释提供依据。文中介绍了 Promax二维地震资料交互处理系统 AVO正演模型的处理流程 ,并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PDsys3.5软件,根据区带评价技术规范及地质风险评价标准,选取合理的评价参数,对江汉油田西部探区7个山前带进行地质风险评价,并对其进行分类、排队。评价结果:米泉逆掩带、月亮山逆掩带、阿什里逆掩带、西疙瘩逆掩带等4个区带为Ⅰ类区带,柴杨断褶带、大河沿东南部、十三间房西北部等3个区带为Ⅱ类区带,其中米泉逆掩带、月亮山逆掩带和阿什里逆掩带地质把握系数均大于0.6,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叶康礼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4):274-276
在AVO处理中,振幅补偿是关键的一步,可以用合成CDP.道集(亦可称之为AVO正演模型)作为依据,使振幅补偿更为合理。此外,还可根据AVO正演模型确定气层的AVO异常类型,为AVO解释提供依据,中介绍了Promax二维地震资料交互处理系统AVO正演模型的处理流程,并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子波反褶积在塔河油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塔河油田联片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地震子波非零相位化造成的“伴随相位”假象很容易被当成有效反射加以解释。因此须对声波和密度测井资料进行环境校正,较准确地提取波阻抗反射系数,进而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从地震道中提取非零相位的实际地震子波,并对原地震体进行子波反褶积处理。处理后的地震体基本上消除了地震子波非零相位化引起的假象,地质反射特征清晰,分辨率明显提高。塔河油田下奥陶统顶面在未进行处理前,存在多个副相位,极易解释为不整合和砂岩透镜体,但处理后,喀斯特地貌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7.
以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和解释在大庆长垣外围徐家围子油田开发中的成功应用为例,论述了地震地质综合描述技术在地质情况复杂的低、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Ϲ����纬��ɰ�����ۺ�Ԥ��Ŀ�괦����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砂岩体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具低孔低渗和高阻抗特征。针对这一地质目标,研制和总结出4类15项方法技术,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砂岩体综合预测目标处理解释技术系列。该系列以面向目标的大型综合数据库为基础,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地震地层岩性处理解释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同一地质目标下的处理解释一体化。在AVO理论指导下,以信息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井约束多参数反演技术,可克服砂岩含气阻抗值降低而造成的岩性解释陷阱;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在实际钻探效益的驱动下,采用滚动式处理解释方法,应用各种新技术,对目标砂岩储集体实施逐步深化的特征描述。经钻探检验,该技术系列较准确地预测了厚10m左右砂岩储集体的空间展布形态,砂岩体预测符合率大于70%,钻探成功率达81.8%。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山前复杂带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和处理难点的实例分析,认为地震资料处理的每个环节均不能采取单一技术、一步到位的方法,而应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要先将复杂的问题分割,针对各个处理环节中的难点,以技术理论和适用条件为基础进行反复试验,总结出适应山前复杂带资料特点的处理技术,并分步实施、组合使用。为此,在对山前复杂带三维资料处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三维分步静校正、组合去噪、串联反褶积、三维DMO和三步法串联偏移等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实践证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