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峪耳崖金矿花岗岩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花岗岩的矿物学和REE特征研究,探讨花岗岩岩浆的演化。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分别为更长石和钠长石,两种花岗岩中的碱性长石均为正长石,从正长花岗岩到碱长花岗岩Or含量增加,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的黑云母分别为镁黑云母和铁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和REE特征均表明从正长花岗岩岩浆向碱长花岗岩岩浆演化的趋势。应用分离结晶岩石学混合计算表明,从正长花岗岩岩浆大约分离结晶出6%~24%的斜长石和5%~7%的黑云母,形成69%~88%的碱长花岗岩岩浆。从正长花岗岩岩浆向碱长花岗岩岩浆演化,岩浆的密度减小,粘度增加,聚合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河北峪耳岸金矿花岗岩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花岗岩的矿物学和REE特征研究,探讨花岗岩岩浆的演化。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分别为更长石和钠长石。两种花岗岩中的碱性长石均为正长石,从正长花岗岩到碱长花岗岩Or含量增加,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的黑云母分别为镁黑云母和铁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和REE特征均表明从正长花岗岩岩浆向碱长花岗岩岩浆演化的趋势。应用分离结晶岩石学混合计算表明,从正长花岗岩岩浆大约分离结晶出6% ̄24%的斜长石和5%  相似文献   

3.
野外调查表明,鹰峰环斑花岗岩体形成于中元古代,位于柴北缘构造带,呈透镜状夹持在剪切带间。同 时代侵入的还有辉绿岩墙和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斑岩脉,构成双峰式岩石组合。该环斑花岗岩多具无奥环结 构,卵形钾长石球斑十分发育,其体积分数多在50%~60%,粒径多在2~3cm,常以多晶集合体出现,出溶作用 十分强烈。基质结构有中粗粒、细粒和显微文象结构等。石英、钾长石都具两个或多个世代,黑云母多结晶较 晚。按矿物定量分类多属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类。与典型环斑花岗岩相比,该岩体有出露面积小,岩石类 型单调,球斑含量大,大小较均匀且为多晶集合体,出溶作用强烈,基质结构多样,变质变形明显等特征。这些特 征部分起因于加里东期的改造,部分是该地区元古代岩浆作用个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Eldjurti岩体是俄罗斯境内高加索地区阿尔卑斯造山活动晚期形成的黑云母花岗岩体经对生成环境和岩浆在垂直方向上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Eldjurti花岗岩浆在上升侵位之前已开始结晶分异,大部分造岩矿物的中心部分是在岩浆上升侵位之前结晶生长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环斑长石的成因对于进一步认识环斑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和岩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斑长石中钾长石巨晶主要为正长石,成分为Or61.2~97.87Ab1.99~33.79An0~5;斜长石外壳主要为更长石,成分为Or0~15.59Ab37.72~85.20An7.98~59.96。环斑长石的结构和成分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成因主要分为岩浆成因和非岩浆成因模式两大类。岩浆成因模式有岩浆混合成因和亚等温减压成因两种;非岩浆成因机制包括干的亚固溶体出溶-再分布结晶作用和固相线以下流体诱导溶解-再沉淀耦合置换作用。4种成因假设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都能为理解环斑长石的成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川西甲基卡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富集区,矿区出露的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与含矿伟晶岩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本文对该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73.17% ~74.53%)、高碱(KO+NaO=7.86% ~8.24%)、富钾(KO/NaO=1.07~1.46)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23~1.26,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Zr和Ti亏损明显;稀土总量(ΣREE)为(28.27~34.27)×10-6,平均31.15×10-6,(La/Yb)N 为15.77~19.34,δEu=0.50~0.56,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是以泥质岩为主的岩石部分熔融而成,岩浆可能来源于本区三叠纪西康群砂泥岩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具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3±1Ma,是印支末期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滑脱推覆阶段的产物。花岗岩中富集Li、Be、Cs、Rb、Ta、Hf、W、Sn、F等,为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7.
大容山S型花岗岩系列的特征矿物研究表明:堇青石、铁铝榴石、紫苏辉石均以变质成因的残留晶形式存在于各相岩石之中,属低压麻粒岩相矿物组合,从而提供了源岩重熔生成及各相岩石来自同源岩浆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贝勒库都克锡矿带含锡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勒库都克锡矿带花岗岩分为钙碱性和亚碱—碱性2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前者具Ⅰ型花岗岩特征,后者中的亚碱性具S型花岗岩特征,而碱性则具A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定量模型计算显示碱性花岗岩是由深部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其中,萨北岩体形成时有地壳物质的加入。锡矿主要与晚期分异程度高的亚碱和碱性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9.
关于花岗岩类形成作用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及南岭地区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形成过程的一系列特征及其与内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等方面大量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论证了花岗岩类形成作用及其成矿连续演化的完整过程;进而提出现代花岗岩类形成作用的完整概念包括岩浆的发生,岩浆的作用与成岩,以及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三个部分。三者属同一作用过程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岩浆的发生过程(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是所有壳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形成所必经的第一步,但往往只是地质历史早期或特定的构造环境(同造山,同碰撞)下形成的花岗岩才不同程度保留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特征。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是花岗岩类形成的作用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并不是所有花岗岩类都具备这一发展阶段,往往是在地质历史晚期或特定的构造环境(晚造山、后造山为主)下形成的花岗岩,才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热液的活动与成矿。不同地区、不同造山带,有其特定时期的成矿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变质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具有不可分割的成因联系。区域变质岩、混合岩、交代花岗岩、侵入花岗岩四者均属同一作用(深成作用)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产物。南岭地区两个时期(晋宁旋回和加里东旋回)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花岗岩的规律伴生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证明了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不论交代花岗岩抑或侵入花岗岩,均是业已形成的花岗质岩浆冷凝结晶的产物。所谓花岗岩化,其确切涵义是指固态原岩经选择熔融转变为花岗岩浆的过程,是花岗岩类形成初期阶段(岩浆发生阶段)的特征作用。混合岩化则系花岗岩化过程的低级阶段,也可称为低级花岗岩化。成矿作用主要与这一演化系列的高级阶段所形成的侵入花岗岩,特别是地槽发展末期的后构造期侵入花岗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江南造山带中段的幕阜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其南部的新元古代三墩花岗岩体为中细粒弱片麻状二云母斜长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三墩花岗岩具有高钠、铝等特点,A/CNK=1.15~1.39,A/NK=1.39~1.69,为过铝质花岗岩;ΣREE在(70.45~84.36)×10-6,La/Yb 在10.82~11.23,轻稀土元素中度富集,Eu弱亏损(δEu=0.99~0.7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亏损。综合分析,该岩体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火山弧构造背景,推测为江南造山带形成过程中格林威尔造山运动板块碰撞形成,为聚合板块边缘俯冲带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塔塔楞环斑花岗岩主要矿物结构及成分研究表明,岩体结晶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最早结晶的矿 物为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随后为钾长石球斑的主要结晶期,紧接着有球斑的环边生长和中粗粒基质形成,最 后结晶产物为分布在中粗粒基质间隙的细粒基质。黑云母都是富铁的,从早期到晚期富铁程度增加, w(TFeO)/w(TFeO+MgO)从0.80增加到0.96。钾长石广泛发育出溶钠长石条纹,推算出的球斑钾长石、中粗 粒基质和细粒基质钾长石的平均成分分别为Or69.61Ab29.59An0.80、Or71.50Ab27.94An0.56、Or72.63Ab26.47An0.90。球 斑内斜长石的An为25.98~29.41,中粗粒基质的An为23.85~27.48,而细粒中的An为11.94,主要矿物特征 与经典环斑花岗岩一致,而矿物成分的变异显示岩体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有效的结晶分异。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内乡牧虎顶花岗岩特征及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造山带的二郎坪-夏馆地区,发育一套火山-碎屑岩建造,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体分布。重点研究了牧虎顶花岗岩的特征及与金矿的关系。该岩体副矿物含量高,组合复杂;SiO2含量高,变化大;Au、Ag等成矿元素和Sr、Ba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而Rb、Co、Ni等含量低;富轻稀土,具中等负铕异常。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其他许多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牧虎顶花岗岩属加里东期陆壳改造重熔型花岗岩。本区花岗岩与金矿有密切成因联系。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矿床的部分成矿金属物质和成矿流体及全部硫源来自花岗岩或岩浆热液,岩浆活动并为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和聚集提供了热动力,因而花岗岩是本区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今后应主要在含矿花岗岩体及其附近开展金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南祁连造山带南缘乌北地体中的柯柯沙花岗岩岩浆作用记录了中国西北部响应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过程中长时间的后碰撞花岗岩岩浆作用历史。柯柯沙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 锆石U-Pb定年获得其锆石结晶年龄分别为(861±9)~(863±4)Ma和(827±6)~(830±8)Ma,变质锆石年龄为(463±3)Ma。结合先期获得的年龄数据,柯柯沙花岗岩体可能为约860 Ma和810~830 Ma的两阶段岩浆作用产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分别呈弱过铝质和弱—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特征,其岩浆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伸展构造环境,源区岩石主要为变质杂砂岩,岩浆部分熔融温度约为800℃,压力在 0.9~1.4 GPa之间。综上所述,乌北地体主碰撞阶段结束于860 Ma之前。  相似文献   

15.
中条山北峪奥长花岗岩地质学及其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北峪奥长花岗岩(体)位于中条裂谷的西部,和霏细斑岩及辉长岩组成侵入杂岩体,呈南北向展布。区内中条群因受多期挤压作用,构成剥离断层和叠加褶皱的干扰图形,貌似“短轴背斜”的构造背景。北峪奥长花岗岩与相邻的铜矿峪变花岗斑岩均为S型花岗岩,属裂谷早期拉张阶段产物,但岩性并不雷同。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北峪奥长花岗岩的源岩为下地壳麻粒岩相沉积物经分熔作用的结果,形成于大陆环境。据同位素数据分析,侵入杂岩体的辉长岩和靡细斑岩应在2700Ma左右,北峪奥长花岗岩是在2300Ma以前侵位,略早于铜矿峪变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北衙富碱斑岩侵入体之钾长石特征。其产出状态、结构状态、化学成分、形成温度等的研究表明,该钾长石具富Or之特点,其成分、结构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浆的演化特征,是岩浆演化的示踪矿物之一,可能是该区裂谷型碱性花岗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华南花岗岩的岩浆与岩浆—流体包裹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的壳源型重熔花岗岩,壳幔型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的岩浆、岩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其岩浆包裹体可分为结晶质熔融色裹体、结晶质玻璃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质熔融包裹体3种。其均-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850℃,900℃和925℃。花岗岩的岩浆包裹体成分与该岩石的化学成分相似,且含有一定量的挥发组分。  相似文献   

18.
大田重稀土花岗岩是由燕山中期三次花岗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γ_5~(2-2)花岗岩风化壳构成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γ_5~(2-2)花岗岩中,SiO_2、MnO、∑REE和Rb含量高,而Sr、Ba和δEu值均低。岩浆成分呈“弧形”演化。一系列特征表明重稀土花岗岩的岩浆来源较深,源岩物质系经受多次熔融作用后于晚期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入流变学理论,以岩体地质为基础,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资料出发,确定了栗木和圆石山花岗岩浆的流变模型,讨论了岩浆的流变性、侵位过程和定位环境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花岗岩区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和研究方法,将海洋山花岗岩体分解为7个侵入体,归并成西山单元(SX)、江尾单元(SJ)、白水口单元(SB)和蓝家单元(S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洋山超单元。研究表明:海洋山花岗岩体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是同一岩浆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