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冲压件拉延方向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复杂曲面零件冲压方向分析时闭角寻找的数学算法和特征图构造方法,给出了在三维CAD环境下的具体实施措施,讨论了冲压方向调整时特征图的基本变化,提出了能定量调整冲压方向和判断零件闭角能否消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冲压方向调整时的盲目性。文章所得到的结果能用于零件、拉延件以及后续成形类工序件(再次成形、整形、翻边等)的冲压方向的分析。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地辅助冲压方向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开发镁合金冲压成形技术对于扩大镁合金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冲压成形工艺、模具、设备等方面综述了镁合金冲压成形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镁合金薄板冲压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建立完整的镁合金冲压成形理论体系、研究新的冲压成形工艺、优化镁合金冲压成形模具设计以及开发镁合金专用成形设备。  相似文献   

3.
基于UG/OPEN API的覆盖件冲压方向自动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C和UG为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新的冲压方向自动判别算法,运用该算法的计算结果与覆盖件成形工艺库中的成熟相似事例进行比较,从而保证冲压方向判定结果的合理性。在某轿车引擎盖外板的样品生产中运用该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覆盖件冲压方向自动判定的决策结果是合理可行的,运用该算法可以提高工艺决策的效率,为后续冲压工艺KBE决策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UG的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盖件成形的关键之一就是冲压成形工艺的设计,能否快速合理的设计出覆盖件的工艺模型,对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提高设计效率和制造精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在UG平台下,利用其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模块,实现了拉延方向的选择与优化、压料面设计、工艺补充面设计和拉延筋设计,完成了覆盖件的冲压工艺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冲压工艺难以成形形状复杂板材件、冲压模具难以制造或加工成本高以及单独采用数控渐进成形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冲压工艺与数控渐进成形工艺相结合的复合成形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冲压与数控渐进成形的复合成形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冲压成形、数控渐进成形和复合成形3种成形方式,以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模拟分析同一形状板材件,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后的板材件的轮廓尺寸精度与厚度分布。结果可知,采用复合成形得到的板材件轮廓尺寸精度与厚度分布能够满足实际应用,所提出的复合成形方法具有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铝合金杯形件热冲压成形进行模拟。分析了杯形件热冲压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应变、厚度分布特点以及冲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铝合金杯形件热冲压成形实验,对成形后的杯形件进行厚度分析,表明有限元模拟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车顶盖拉延件的设计及成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覆盖件拉延件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冲压方向确定、压料面设计及工艺补充面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总结了常用的工艺补充面控制截面线形状。对车顶盖进行了拉延件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车顶盖拉延件进行了成形过程分析,求得了最小下料毛坯形状尺寸,结果证明,设计的拉延件能很好地满足成形性要求,产品已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企业对冲压成形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现阶段冲压成形过程模拟与实践知识结合对企业冲压生产所可能提供的支持,以及应用冲压成形模拟方法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模具的调试过程对外覆盖件翼子板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9.
翼子板零件冲压成形过程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航  刘渝 《锻压机械》2001,36(5):8-10
讨论了企业对冲压成形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现阶段冲压成形过程模拟与实践知识结合对企业冲压生产所可能提供的支持,以及应用冲压成形模拟方法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模具的调试过程对外覆盖件翼子板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0.
钛及钛合金力学性能优良,被称为"第三金属",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医疗、冶金等众多领域,但由于钛属于难冲压成形类金属,其冲压成形壳形件的应用相对较少,针对钛及钛合金的冲压成形技术有待开发与提高。为此,系统阐述了影响钛及钛合金板材冲压成形的因素,主要包括板材力学性能、成形模具、冲压工艺参数及润滑剂等,并简单介绍了钛制冲压成形壳形件在航空航天、航海、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钛及钛合金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制件的精度及外观要求,对方盒的成形进行相应的工艺分析,在保证质量且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制定出了1套较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主要介绍了1副切断和成形为一体的复合冲压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电器接插件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曼  李锐 《模具工业》2009,35(4):21-24
从分析接插件冲压工艺出发,进而设计排样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论述了冲模的设计过程。介绍了模具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浮动导料板、斜楔驱动滑动式凹模弯曲成形机构、侧臂冲肋及小弯曲机构及头部U形弯曲结构等。  相似文献   

13.
丁鹏 《模具技术》2014,(1):17-19
针对冲压成形件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特点,冲压件材料采用带有预涂层的钢板,基于其冲压成形原理,设计了一种旋转式成形模具结构。旋转式钢板门成形模经过调试,模具工作正常,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结果表明,可有效避免冲压件的弯曲回弹,且确保了成形过程中材料的预涂层不受伤害。  相似文献   

14.
基于UG NX平台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冲压方向在汽车覆盖件拉延工艺中的作用,介绍了冲压方向的确定原则。建立并通过编程实现了冲压方向的优化模型。对CAD软件UG进行二次开发,集成优化程序,实现冲压方向的自动优化。以汽车加强板零件为例,对该优化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崔东风 《模具制造》2010,10(7):19-21
分析了汽车万向节叉零件成形工艺,该万向节叉成形是由落料、裁口切断(一模两件)、弯曲、压弧、卷圆及弯曲成形6道冲压工序,再经过7道机加工序来完成整个制件。此制件是由精确计算和分解成多道工序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多工序冲压成形的过程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多工序冲压成形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构建了面向过程的多工序冲压成形控制系统模型,对影响多工序冲压成形过程质量的主要过程变量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介绍了SPC与EPC的整合在冲压成形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思路,提出以最终冲压件(包括工序件)的技术特性指标和质量要求为目标,通过多工序冲压成形过程的设计与开发,采用合适的过程控制技术,实时调整、改进冲压生产过程,控制最终冲压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有效、准确地确定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 ,根据确定覆盖件冲压方向的原则 ,建立了优化模型 ,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 ,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板冲压成形表面波纹度对零件涂装后的鲜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鲜映性直接反映汽车外观质量.为明确波纹度影响因素,测量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基于gom在线应变测量系统,通过BUP1000板材综合成形试验机对典型汽车外板进行马克杯冲压,分析了冲压后不同变形量、试样表面检测方向及试样冲压速度等因素对试样表面波纹度的影响.研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