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足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合体系.本身是不可持续的.然而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城市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入手分析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近、远期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锐成 《规划师》1998,14(2):81-82
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第一次人居大会,会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一句话,可持续发展就是“现在的发展不能妨碍后代的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发展与环境、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使城市更具活力和…  相似文献   

3.
自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在1992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之后,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各行各业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以生态足迹为出发点,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生态足迹;二、可持续发展与实体规划;三、生态足迹在挪威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四、结论与建议。分析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个体家庭消费以及实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资源型城市伊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虽然此地区尚未出现生态赤字,但对它的转型却迫在眉睫.进而,提出了伊春市应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的办法,并提出了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汪军 《规划师》2006,22(8):84-87
生态足迹的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上海市(以2002年为基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25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3.13hm2,这表明,上海的城市发展依然处于高消耗高污染的阶段,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马晓虹 《城市住宅》2021,28(12):35-39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8—2019年我国某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进行测算,定量分析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该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极不平衡,生态赤字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该城市的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其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城市资源利用方式正逐...  相似文献   

7.
王玲 《四川建筑》2013,(6):23-26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计算成都市2008年——2010年的生态足迹,发现成都市的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司寰  彭涛  易晓峰 《规划师》2006,22(1):80-83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科学价值不仅在于可用来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且还能引导人们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影响区域生态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南海区区域生态发展战略为: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生态理念;合理调整用地规模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改造;进行产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依据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有关理论,对广西玉林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玉林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417h㎡,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92h㎡,人均生态赤字为0.6525h㎡,反映了玉林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玉林市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通过分析玉林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玉林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城市自然资本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该文以大连市獐子岛镇生态规划项目为例,从城市现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未来发展方案的选择两个方面,讨论生态足迹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作用及作用方式,以期对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小城镇发展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发展迅速,潜在危害很大,已经影响到了小城镇的健康稳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生态安全的角度。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只重视小城镇镇区的环境问题与乡镇工业污染问题,由于没有从镇区与周边农村的生态过程联系分析问题,因而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提出的环境策略多是环境管制的思路,缺乏战略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城镇地区的概念与其生态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大城市乌鲁木齐市的自然环境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为例,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经验,对西北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入手,介绍了"生态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与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中作为我国西部一类特殊的地理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城市持续发展、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分析了关中城市化过程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城市规划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具体化为城市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具有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相处的特点;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具有相互补偿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小城镇与城市有其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色的一面,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借鉴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更要紧扣小城镇自身特有的生境条件,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建设小城镇。一、小城镇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的重要贡献者。小城镇的崛起,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村落,走…  相似文献   

16.
汪光焘 《城市规划》2005,29(2):9-14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或者要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也必然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些城市认为,过去定下的目标已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需要修编规划:也有的城市目前确实已经没地了,想要通过重新编规划来增加建设用地。甚至个别城市总体规划国务院刚批准不久,就提出要重新修编。  相似文献   

17.
指出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建设生态小城镇的意义,针对现阶段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从而促进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绿色生态建筑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谭歆瀚 《山西建筑》2004,30(20):4-5
通过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比较 ,阐述了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之处 ,并结合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论证了当前实行生态设计的必要性及相关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各类环境危机,并直接影响人类自身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 的生存与发展。诸如: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 随着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扩“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 大,用水量递增,水源受污染,可取来的。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 用水量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     * 城市集中耗能,排放各种废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它不仅包 气,空气混浊,大气质量不断下降,含了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 …  相似文献   

20.
刘城宏 《山西建筑》2003,29(11):89-90
介绍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从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建设、产业结构、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