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敏  贾志红 《中国矿业》2014,23(4):65-68
促进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已有矿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为核心,构建了反映城市经济结构、资源潜力、资源开发现状、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与矿区和谐为要素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针对当前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资源与环境瓶颈问题,尤其是城市扩张引发的资源压覆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确合理的评价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决策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评价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各种评价方法,在充分考虑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和矿业城市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综合评判方法,并据此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证明,指标的选取和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矿业城市是以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带动和支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城市经济类型。受矿产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矿业城市的发展一般经历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但是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于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Logistic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矿业城市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对矿业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模拟表明,当发展要素基数达到零时,矿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阀值;矿业城市在进入衰退期以前,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可摆脱对单纯产业的依赖性,从而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鲁尔模式对河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城市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河南省有较多的矿业城市,如何应对其城市转型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河南省矿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矿业城市必须迎接新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矿业城市存在后备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问题突出等问题,着重探讨了矿业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新时期中国矿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寻求矿业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转换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镭 《中国矿业》1998,7(3):6-9
本文分析了矿业城市的基本特征和战略地位与作用,认为矿业城市存在资源基础障碍、经济系统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矛盾复杂、企地关系壁垒和价格扭曲。但是,矿业城市具有自身的资源、技术、产业等优势,选择合适的优势转换战略,可以确保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最后以中国5个典型矿业城市为重点,提出了一些优势转换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当前,我国矿业城市普遍面临着要素结构单一、产业结构畸形、产业价值链短且附加值低、城市产业体系封闭、创新能力弱化等突出矛盾,这引发了矿业城市功能下降、经济社会发展迟缓、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等突出问题。文章在正确分析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矛盾的基础上,构建了矿业城市产业内在结构、功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模型,深刻剖析了矿业城市要素结构升级、产业转型与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并提出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可持续发展程度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武安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构和生态承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5个矿业城市进行生态足迹比较、区域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测度3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业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出现生态预警,处于恶性发展状态。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业城市的能源消耗需求量大。本文针对矿业城市的资源特殊性,提出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矿业城市现状分析,指出矿业城市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彦斌  彭苏萍  金毅  严丽萍 《中国矿业》2006,15(4):26-29,36
矿业城市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上的复杂系统,是城市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城市布局不合理,城市整体结构不完善;人类开采活动造成了生态和景观的干扰和破坏,从而引起生态结构、功能的矿坏以及景观的破碎化。处理好这些矛盾对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人压力状态响应三方面构建了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1.
矿业城市走出发展困境的唯一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矿业城市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此类城市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矿业城市走出发展困境的唯一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矿业城市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此类城市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进行,资源逐渐枯竭,环境遭到破坏,短期经济利益目标使企业萎缩速度加快。文章分析了矿产资源企业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旭刚 《资源与产业》2008,10(5):119-121
10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农地整理方面,新时期土地整理需拓宽工作领域,从更宽泛的渠道保证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潜力主要应在建设用地复垦、灾毁地复垦、耕作层质量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本文采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分析法,拓展土地整理外延,挖掘土地整理潜力,为土地整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述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内涵与原则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资源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矿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实施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本文立足于我国矿业的特点与现状,就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麟  孟磊 《中国矿业》2004,13(12):52-53,56
矿业城市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而兴起的一种城市类型,是依托矿产资源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这种城市的产业结构中矿业占据主导地位,其支柱产业是资源采掘业与加工业。建国以来,矿业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矿业城市本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我国所面临的特殊且多样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巨大的人口负担,决定了确保各种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更具关键意义。而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矿产资源规划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矿产资源规划的意义人手,针对矿产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矿产资源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铜川市耀州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定量测度,得出该区域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4 hm.2,人均生态赤字0.94 hm2。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的产业结构优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拉长产业链条,转移现有经济支撑点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阐述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内涵与原则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资源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