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疆西天山古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构造角度将西天山分为北天山弧前混杂岩带、中天山复合岩浆弧带、南天山弧后混杂岩带及南天山南缘晚古生代岩浆弧带;并且重建其古生代构造演化史:震旦纪一奥陶纪,古天山-准噶尔洋向南俯冲,在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离散地体基底上形成中天山早古生代岩浆弧;志留纪-石炭纪,在中天山早古生代岩浆弧与塔里木板块之间形成南天山弧后盆地,随后该弧后盆地往北俯冲于中天山之下,此时古天山-准噶尔洋继续往南俯冲于中天山之下,从而形成中天山复合岩浆弧带;二叠纪,古天山-准噶尔洋、南天山弧后盆地相继封闭,古天山造山带形成;此后便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南天山南缘晚古生代岩浆弧则是塔里木板块往北的陆内A型俯冲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三塘湖盆地北西向构造变形带的正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塘湖盆地北西向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演化控制了盆地总的构造格局,平衡剖面的正演表明:控制盆地构造变形的滑脱面位于石炭系内部的泥岩层中,滑脱面的深度约4.46km;盆地北西向构造变形带是海西晚期和喜山期两期构造作用叠加的产物,变形带的扩展顺序呈前展式自南向北扩展;变形机制主要为受重力扩展作用控制的断弯褶皱作用;变形样式主要为断裂及相关褶皱,盆地总的缩短量最大约8.3km,海西晚期最大缩短量约4.5km  相似文献   

3.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洋壳俯冲,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残留海盆地和晚石炭世以来的板内构造演化等三个大的演化阶段。其中,板内构造演化阶段又分为4个亚段,即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碰撞造山亚段,晚二叠世-三叠纪“A”型俯冲与前陆盆地形成亚段、侏罗-白垩纪应力调整与坳陷形成亚段和第三纪以来的“A”型俯冲与再生前陆盆地形成亚段,相应地叠合了6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即中泥盆地-晚泥盆世早期的孤后盆地、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的残留海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挤压有关的山前坳陷盆地、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的坳陷盆地和新生代以来的再生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4.
乌伦布拉克角砾岩筒型铜钼矿床,成矿严格受中酸性浅成岩浆岩组合-北西向构造破碎带-特定层位(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复合控制,矿体具有中强磁性和中等强度的激发极化特性.在矿区北部外围,重要控矿断裂构造的北西延伸方向上存在大规模化探铜异常.综合物探资料表明该区地层和岩浆岩分布与已知矿区类似,在化探铜异常中心部位存在走向与控矿断裂构造基本一致、异常特征与已知矿体类似的大规模磁异常.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指示出矿区及其北部外围存在深部扩大找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沙尔布尔蛇绿岩,为西伯利亚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之间的广襄古大洋一古中亚大洋的残片,即哈萨克斯坦板块的组成部分.它形成于震旦纪,是目前准噶尔地区已知的最古老洋壳.该大洋一直扩张到早奥陶世末,从中奥陶世开始进行俯冲,向哈萨克斯坦古板块拼贴,直至早泥盆世末闭合.继之开始了残留海盆发展阶段.早石炭世末,海水全部退出该区,由此进入了陆内造山阶段的发展.该阶段以强烈的断裂活动为其特征,准噶尔大型盆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物.至于准噶尔盆地,有无古老基底,本文以震旦一寒武纪为大洋发展阶段的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盆地底不存在前寒武纪的古老基底.  相似文献   

6.
黄骅拗陷构造运动程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骅拗陷是勃中三叉裂谷系中的一支裂谷,具有地幔隆起,高热流和火山活动频繁等特征.拗陷中发育着四套构造地层组合,对应着三个构造层次。裂谷盆地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方向的构造运动程式:(1)前裂谷阶段经受印支运动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燕山早期运动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及燕山晚期运动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作用等;(2)裂谷阶段经受两期裂陷作用,为北西—南东向和近南北向的引张作用;(3)压裂谷阶段裂谷萎缩引起的垂向下陷运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东段的尔戈带金矿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构造和岩组分析得出,金矿 赋矿层位属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上段岛弧火山碎屑岩。矿区在海西期发生了3次构造活动:早石炭世晚期, 伊什基里克背斜核部产生的右行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带内发育片理 化带、S-C面理、A型褶皱、A型线理、石英亚颗粒、波状消光、旋转碎斑系和构造透镜体等,石英亚组构均具有小 圆环带趋势和强极密部(c+g)型式,开角约36°,σ1≈317°∠84°;晚石炭世,韧-脆性剪切带经历左行剪切,随着脆 性程度的增加,近东西向左行压扭性断裂形成,应变椭球为三轴扁椭球状,平面压扁型应变;晚石炭世末期到早 二叠世,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带产生。尔戈带金矿体位于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与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带)的 叠加部位,韧-脆性剪切带使部分金元素从矿源层分溢出来,产生初步聚集,其后压扭性断裂中局部张扭性部位 是金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并在此形成金矿体。因此,早石炭世晚期到早二叠世,矿区内发育的韧-脆性剪切带 和断裂(带)对尔戈带金矿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中、北部早—中二叠世为陆内盆山-裂谷系统,主体处于伸展构造背景,总体表现为堑垒相间的构造古地理格局; 南部为巴颜喀拉洋盆,早—中二叠世是巴颜喀拉洋盆扩张最为剧烈且规模最大的时期,巴颜喀拉洋盆中洋岛、海山遍布; 早—中二叠世晚期强烈的华力西构造运动使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巴颜喀拉洋盆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北强烈俯冲,形成东昆仑陆缘岩浆弧及其南部增生带,东昆仑陆缘岩浆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宗务隆山—西秦岭陆源裂谷盆地进一步发育,形成十分复杂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早—中二叠世是研究区地球动力学机制从强烈扩张到强烈汇聚的转折时期,加强其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对建立该区地层序列、探讨其地质演化历史以及指导找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区金矿成矿作用受右江盆地的演化密切控制,北西向的区域断裂是主要的控矿,导矿构造;盆地内穹窿构造的周边是金矿床分布集中区,周边环形(复活)断裂兼具容矿构造特征,低序次断裂构造使矿体就位,隆林新洲背斜及富宁等地为新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地块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带,两者在基底建造、岩浆岩的组成与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不同。其中,南构造带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推测海沟位于岛弧带之南(那拉提南缘断裂附近); 北构造带由早石炭世中晚期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和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扇三角洲构成。在重新梳理并详细总结伊宁地块的最新划分依据及方案基础上,首次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①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南构造带初始弧-盆构造体系形成; ②早石炭世中晚期,北构造带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形成并增生; ③早—晚石炭世,初始的南构造带与增生的北构造带拼贴缝合,完成地块拼贴与增生,最终形成统一的伊宁地块。  相似文献   

11.
平衡剖面在焉耆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方法,是一种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中采用了Geosec软件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复原和地层伸缩量计算。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并且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小。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燕山早期弱挤压与同生变形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喜山期对冲挤压阶段。  相似文献   

12.
能量计算表明,地幔是不平衡、不稳定的,是通过大洋中脊和中隆的喷溢作用增生地壳的;花岗岩的能量临界位置和空间部位,说明其主要成因是沉积岩的花岗岩化。  相似文献   

13.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它是扬子陆块东段一江南陆块与华夏陆块北缘的碰撞拼贴带.其不同期的活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环境,具有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并直接控制了两侧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和前人成果,对昆仑造山带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西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都赋存在稳定的板块(地块)之上,具有多期叠合与改造特征,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震旦纪—早二叠世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以板块(地块)之间的开合与盆地的形成、消亡为特征,中生代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盆地、山脉的形成受特提斯洋及深部构造背景的影响,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形成了现今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深部构造与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盆地深部构造与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相互作用以及浅层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西北地区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基础;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洋-陆转化和陆内演化两大盆地演化阶段,在两大盆地演化期间,新疆北部、塔里木、柴达木及阿拉善—河西走廊—中祁连地区的盆地形成与消亡改造的关键构造事件具有一致性;受区域大地构造的控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阿尔金构造带以东地区的沉积建造、构造活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了盆地烃源岩发育部位与层系,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古隆起和山前构造带,使得各盆地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丹池盆地盖层和基底地层中元素的初始富集。据丹池盆地地球化学场演化史,划分了扬子、加里东、海西、印支四个地球化学域。对海西地球化学域划分为大厂和合山两个地球化学阶、进而划分了罗富、大厂、石炭、合山四个地球化学旋回,12个地球化学相。指出了罗富旋回、大厂旋回、合山旋回的AlSi相、SiAl相、CaSiAl相为丹池盆地成矿带的矿源层。在论述丹池盆地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场演化的基础上,指出丹池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是:在长期的地质、地球化学场演化过程中,以地质构造运动为主导,沉积地球化学场,岩浆地球化学场、构造地球化学场三者融为一体,形成特大型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强调已知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岩石建造-构造地质体现时的综合结果,突出重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原则,广西归属1~8级大地构造单元,属欧亚板块(1级)、华南陆壳板段(2级)、中新生代南华褶皱系(中新生代南华造山带──双向陆上造山带,3级)的一部分。南华褶皱系广西部分可分成3个4级大地构造单元,广西基本大地构造单元,云开大陆边缘弧褶皱带、桂东北弧后陆内褶皱-冲断带和右江弧后盆地褶皱带。讨论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17.
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和构造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分析认为:多期次、多类型、同生、早期右行、晚期左行是该区断裂的主要特征;构造运动学分析认为:中海西期以来的各期构造运动直接控制了该区的沉积与构造演化特征,各期构造运动各具特色.通过研究还发现,该区挤压强度东部大西部小.  相似文献   

18.
滇西中新生代锡矿带属于中新特提斯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位于海陆壳俯冲带陆壳仰冲一侧,与造山花岗岩带密切相关。根据中新生代板块活动的主要事件,可分为四个成矿期。由东往西锡矿化世代依次变新,与板块活动事件逐次推迟相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锡矿化不依赖于围岩,主要依附于陆壳仰冲侧造山花岗岩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丁青—北澜沧江—柯街—孟定缝合带之间的区域是我国西南寻找中新生代锡矿床最佳远景区域,其中主要探索对象是晚三叠世至早始新世造山花岗岩带和与造山花岗岩带相联系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