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海洋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和温差能等。利用海洋能发电能够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文中对各种海洋能发电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特点和技术现状作了综述和评价,最后指出海洋能利用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东北电力技术》2006,27(2):4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日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召开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新闻发布会暨“中国防卫杯”可再生能源法公益知识竞赛启动发布会。发布会由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3.
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洋能源不仅清洁环保,而且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文章介绍了多种海洋再生能源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海洋能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洋能发电特性,提出多能源互补发电的方案。应用孤岛式的微电网技术中的主从控制策略将小型燃气轮机和海洋能发电装置结合,构成海岛供电系统,并设计供电系统的功率平衡及电压频率和幅值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模拟单电源供电模式和多电源联合供电模式运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策略合理性,各微电源之间可协调运行,能够满足供电系统中电能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了解掌握海洋可再生能源捕获、转换以及利用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推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多方协作。在总结已有科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与2013年分别召开的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以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相关报告,重点分析了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装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可再生能源捕获、转转以及利用技术现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电设备》2007,21(6):507-508
海洋能源发电包括波浪能发电、潮汐发电、结合防波堤综合发电、海水温差发电、海风与波浪联合发电等。1英国在苏格兰西海岸兴建了一座20 MW固定式波力电站,并成立了Wave Gen公司。在潮汐能开发利用方面,早在2001年9月在北部岛屿附近的海中安装一种新型潮汐发电装置———潮水冲击叶片发电,在流速为2~3 m/s的海水中工作,每台发电机容量150 kW。英国计划在塞文河口建造一座8.64 MW的潮汐电站。世界首座海洋能量试验场“欧洲海洋能量中心”,在英国奥克尼群岛于2004年8月10日正式启动,它共设4个试验床,可将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转换成电能,通…  相似文献   

7.
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水域,边缘部分称海,中心为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0.9%,最大深度为11034m,平均深3800m,总体积为13.7亿立方公里,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清洁发电能源宝库,其中有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和盐差能等;还有其所含的轻元素氘的热核  相似文献   

8.
《电力勘测》2012,(3):29-29
"十二五"海洋能发展思路敲定。"十二五"规划做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明确提出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古代起诗人就很敬畏海洋的力量,现在美国新能源公司和海边城市如纽约和旧金山正在设法利用海浪能和潮汐能发电。  相似文献   

10.
《电气制造》2014,(3):22
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及海洋温差能等。其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众多仍需突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势必要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化的大环境下,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提升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并保证远洋海岛淡水供给,合理地配置微网的源荷储容量是海岛微网建设的关键.结合海岛特有的源荷特点,针对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配置所面临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含海洋能发电的远洋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分析典型海岛微网结构,并建立波浪能、潮汐能及海水淡化等海岛特有的源荷模型;根据远洋海岛源荷运行特性,将外层容量配置优化和内层运行成本优化相结合,提出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考虑供电可靠性和居民用水需求,基于构建的海岛微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可以更加合理地实现海岛源荷储容量配置,为未来远洋海岛微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洋能资源丰富的海岛电网,提出了以消纳率最优为目标的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描述海洋能发电的随机波动性,并生成出力场景;然后以海洋能消纳率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海岛电网的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对渗透率、消纳率及源荷匹配度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最优配置方案。基于实际海岛负荷、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了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算例,并重点分析了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渗透率约束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渗透率约束下,源荷匹配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因此,可以根据最大的源荷匹配度,确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的渗透率约束取值范围。此外,在最优渗透率约束取值范围内,高斯混合模型出力场景与实测数据场景的优化配置结果相差不大且趋势一致,验证了高斯混合模型生成海洋能出力场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近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融合近海风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流能发电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设计了系统结构,采用导管架式基础平台结构固定3种发电装置。针对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可能采用不同发电机类型,提出了综合发电系统的3种并网连接方式,并通过时域仿真对不同的并网方式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3种并网连接方式下,综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均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当电网侧发生扰动,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时,综合发电系统的动态响应最佳。  相似文献   

14.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近年来,在各国的新能源开发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方电机》2010,38(2):45-45
<正>舟山的海洋能资源丰富了,潮流能的规模非常大,抵得上8个秦山核电站。此外,风能、波浪能、太阳能等也都是优势能源。再加上舟山毗邻上海和华东电网,因此,舟山海洋能的开发正在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对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未来能源之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一旦建成,不必再有原料的投入.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概念、特点、能源利用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从而得出结论:有了可再生能源,我们的文明方有永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山西电力》2004,(3):66-68
只有确保充足有效的能源供应,各国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于来福 《大众用电》2011,(12):16-17
新能源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方面考虑,还是从原油、煤炭的不可再生性进而稀缺性考虑,发展新能源,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及对外依存性的降低,将是国家能源政策长期坚持的目标。特别是近一个时期,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新近公布的非居民用电的电价调整,其中之一就是用于弥补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缺口。这一切似乎预示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在诱人的前景之下,新能源的未来发展之路仍很漫长,并不仅仅是一个"补"字就能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扩环境和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英国近年来一直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开发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