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人文、经济和气候等因素,厦门形成多种地域建筑形态,是厦门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之源。本文对厦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特色地域建筑形态,进行了系统区分归纳,分析了各自的特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体育文化及体育文化内涵。探讨了体育建筑以物质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了体育建筑内涵的重构:文化内涵的有机重构、生态内涵的有机重构、科技内涵的有机重构,展望了在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融合下我国体育建筑的高艺术化、高生态化、高智能化和高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5)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根据,总结出中国与西方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寻找设计灵感,总结了几次设计实践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石”文化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及对精神的寄托,成为了建筑的起源和发展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石头"文化的阐述比对,分析其对各自不同建筑及空间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凸现建筑的物质性以外的精神性.这种认识对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式建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体系,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风貌,将建筑融合于自然,这是中国人与自然最大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自特征,但沉淀在建筑深层次内的文化内涵是不变的,现代中式建筑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文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93-94
因为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经过发展中西方民族各自呈现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思维、历史文脉、性格气质和审美情趣等,这些诸多的因素深刻的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总结和对比了中西建筑在材料与结构、建筑组群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马荣朱毅 《山西建筑》2014,(13):246-247
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内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包括道德思想、敬天思想、阴阳五行、数的单位等,揭示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真正文化内涵,并探讨了中国建筑装饰中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常钟隽 《新建筑》1995,(3):32-34
现代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许多用新的技术建造的建筑蕴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建筑文化的延续,而文化对建筑技术又具有促进与制约作用,一些新的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化的水平。因此,建筑技术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关系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西差别何在?——中西文化与建筑比较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差别,不仅仅在人为的“东”与“西”的差别,重要的还在于中,西各自存在着文脉、机理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中、西有“软”与“硬”、封闭与开放、内向与外向、感性与理性的差别,建筑文化堪称为人类的“灵魂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判别使中西方建筑走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本文试图将中西建筑放在文化的大座标系里进行大纲式的鸟瞰,奖中西建筑的大体系勾勒出一个大的轮廊。  相似文献   

11.
叶芬 《城市建筑》2014,(8):288-288
中国传统建筑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也随之形成。建筑艺术体现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使其在继承中成长。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外来建筑的影响下保留自己的风格并且合理的运用,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金陵  肖萍 《新建筑》2006,(4):61-66
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书院建筑理念对我国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仍然有着现实意义。通过对书院的文化教育和建筑环境特色的阐述,分析了书院在场址选择、建筑风水、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等方面对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1840年厦门开埠,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开始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其中,风靡全球的Art Deco,以其挺拔明快、富有装饰性的特征迅速成为该时期厦门新建建筑的主流风格之一。1949年之后中国建筑界与西方隔绝交流30年,但此阶段Art Deco却在厦门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继续发展变异,形成独具特色的厦门式折衷地域主义Art Deco风格。本文从厦门主要Art Deco风格建筑入手,对厦门近现代建筑之Art Deco的起源、发展、变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园林,各种不同的园林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而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从造园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中法古典园林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因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对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研究,揭示东西方园林在审美情趣和文化上的差异,为我国园林建设的今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风盛行,但却缺乏中国文化内涵的支撑,因此,研究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坡屋顶作为建筑单体的视觉核心,形成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重要印象。该文将坡屋顶作为切人点,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传入我国经历了唐、元、明中期至清中叶、清末至民国初期等四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基督教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貌。基督教建筑在中国走过了宽容、对抗、交融、共存的发展道路。在当前全球化格局下,基督教建筑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演变对当前我国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能 《山西建筑》2009,35(13):35-36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将中国建筑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同西方建筑艺术领域的先进元素相结合,向前辈学习,从而走出一条建筑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建筑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中外建筑》2010,(12):73-80
建筑艺术是由技术支撑下的观念表达,它以物质的形式肩承了一定时代的文化意义。建筑的风格、形式、结构是社会发展综合变量的产物,而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产物。欧洲19~20世纪初围绕着"建筑如何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单独强调风格、形式和结构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忽略了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结合西方建筑发展史简述了西方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嘉庚建筑"承载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中外建筑》2006,(3):57-58
嘉庚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嘉庚风格建筑既具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融合起来,将闽南传统的翘檐屋顶和欧式建筑的造型柔和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嘉庚建筑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包括多元文化兼容的创新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构成与“诚毅”、爱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嘉庚建筑是爱国、为民的嘉庚精神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特殊时代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世纪建筑学进步与扭曲的现实,论述了赋予21世纪建筑以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品格的必要性,探讨了这种新文化品格的基本特征和未来东方建筑创作的三大源泉。同时指出,继形式、风格、流派之后走向文化品格的开明建筑——即泛流派建筑乃是新世纪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