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TS码流和TS over IP码流传输到卫星地球站,以及在地球站进行调制上行的系统方案设计与应用实践,阐明了TS over IP码流调制上行的实际配置,并且对TS over IP码流的传输与上行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杨峰  白新跃  唐继勇 《电视技术》2008,32(2):14-15,35
在MPEG-2TS流播出服务器和多路数字卫星节目收录服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实时收录系统的多路卫星节目转播服务器,通过卫星节目收录系统,将收到的多路实时卫星节目在服务器内部进行选择、切换和复用,然后通过ASI接口转发到HFC网络.测试表明转播服务器能够稳定地进行节日转播,节目之间切换流畅.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市博汇科技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的新产品——TrinityAres-TS301码流智能切换系统在泉州市成功中标泉州广播电视传输中心网络切换系统项目。TS301码流智能切换系统是针对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前端中的码流信号监测、报警和自动应急切换而设计的,具备双切换的模式,接受外部控制时也可以同时自动切换,能够一键切换几百套节目,快速地实现安全垫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专业级的数字卫星综合解码器(IRD)都具有ASI(异步串行)接口,用来输出TS流。通过这一接口,从卫星上接收的数字电视信号可以方便地为数字有线网或数字地面电视播出系统提供信号源,TS流可以方便地送入复用器完成节目复用。  相似文献   

5.
邓日洪 《有线电视技术》2009,16(9):43-45,48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直接利用ASI切换TS码流(PES码流)实现不解扰信号完成数字节目插播的办法,同时结合我台实际应用,介绍了不解扰信号实现数字节目插播集成系统的设备连接和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通过仪器或监测设备有效检测法轮功非法信号的攻击?从法轮功的攻击手段和卫星直播的原理,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有效检测法轮功的非法攻击。一种方式是采用带QPSK解调的码流监测设备或者码流分析仪结合工程型卫星接收机(这种接收机除音视频信号输出外,还能输出完整的TS流)。一旦码流监测设备发现TS流的表格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及时报警。  相似文献   

7.
我们国家采用的卫星直播系统一般是符合DVB-S标准的传输系统,也就是说信源编码采用MPEG2标准,并将多路信源转换的MPEG2码流按DVB标准多路复用为一路TS流信号。复用的TS流经QPSK调制(信道编码)后,通过地球站发射到卫星转发器(上行),下行信号经过天线接收、数字卫星接收机解调(高频头)解码(MPEG2解码)为音视频信号。音视频信号进入本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传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8.
多路全数字卫星节目收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峰  白新跃  唐继勇 《电视技术》2006,(9):69-70,87
介绍了多路全数字化卫星节目收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从卫星上接收复用的TS码流送入到PC机,由软件进行解复用后保存为文件,用于后期的编辑制作和播出使用.该系统已研制成功并应用在多家广电网络公司.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视技术》2004,(12):138-138
我们国家采用的卫星直播系统一般是符合DVB-S标准的传输系统,也就是说信源编码采用MPEG2标准,并将多路信源转换的MPEG2码流按DVB标准多路复用为一路TS流信号。复用的TS流经QPSK调制(信道编码)后,通过地球站发射到卫星转发器(上行),下行信号经过天线接收、数字卫星接收机解调(高频头)解码(MPEC2解码)为音视频信号。音视频信号进入本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传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23):108-108
我们国家采用的卫星直播系统一般是符合DVB-S标准的传输系统,也就是说信源编码采用MPEG2标准,并将多路信源转换的MPEG2码流按DVB标准多路复用为一路TS流信号。复用的TS流经QPSK调制(信道编码)后,通过地球站发射到卫星转发器(上行),下行信号经过天线接收、数字卫星接收机解调(高频头)解码(MPEG2解码)为音视频信号。音视频信号进入本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传到全家万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线电视》2014,(2):132-132
近日,在珠江数码集团新台址省网对接适配器采购项目中,中国数字电视及三网融合龙头企业--数码视讯集团,凭借丰富的数字电视产品应用经验、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力,成功中标本项目。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向,正在积极磋商合作细节,为正式签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r〉 数码视讯针对本次项目所提供的适配器为自主研发的产品,在节目发送端,可完成TS码流到各种网络的接口适配;在节目接收端,可从各种网络中将码流接收下来,适配为ASI接口输出。接收码流时,内置了码流分配器的功能,可以提供多路ASI输出接口,用以完成DVB(数字视频广播)的TS码流在网络上传输时接口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功能。数码视讯适配器可提供ASI、DS3等多种输入输出接口,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多种选择,而无需改变硬件设计。其在数字电视系统的前端担当了下传和回传两个通道中的枢纽工作,为码流信号的顺利传送提供了便利通道。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电视广播传输质量与MPEG-2 TS码流密切相关,研究数字电视系统TS码流的测试方法,并用Acterna DTS-200码流分析仪具体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DVB-T移动接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DVB-T数字电视广播移动接收系统,主要阐述了DVB-T系统中TS码流的组成结构以及对其解复用的原理,提出了基于FPGA的TS码流解复用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此FPGA还包括与高频头、MCU以及USB2.0芯片等模块的传输接口,由FPGA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DVB-T移动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4.
MPEG-2TS码流编辑的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低成本制作已成大趋势,以卫星、电缆传输的数字传输流为信源的节目生产与制作,越来越频繁地被应用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数字媒体商战中,大节目量和低成本几乎成为致胜的法宝.本文通过MPEG-2TS码流编辑原理的介绍,揭示了码流快编对现实应用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IPTV系统中主要的流媒体技术MPEG-2TS的定义和结构分析.介绍其主要测试参数和指标,同时对便携武IPTV测试仪中TS码流解析的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测试仪能够正确解析码流信息,清楚地显示TS流中的内容以及告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不规则LDPC码具有天然的不等错误保护(UEP)能力,利用不规则LDPC码的不等错误保护特性,设计了针对MPEG-2TS流的不等错误保护电路,对MPEG-2 TS流的包头和适配域等重要信息进行重点保护.将输入的MPEG-2 TS码流的包头和适配域映射到不规则LDPC码度较高的变量节点上.显著提高这些重要信息的抗误码能力,使重要信息的BER下降1到2个数量级(在相同信噪比下),明显提高了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吃穿住行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0”、“1”构成的数码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音、视频传输及数字广播电视以其潜在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高科技领域研发的热点之一.数字音、视频广播,也称数字广播电视,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视技术,而MPEG-2标准则是该数字传输遵循的规范,他的系统层只定义了传输流TS、节目流PS等语法及语义.我们在使用编解码、复用、适配设备时,常会使用基于ASI、SDI接口下的数据流传输,它们的说明书常把ASI称作TS流,但是,他们之间是存在本质的区别的.本文就是举实例来解析基于ASI接口的TS流数据传输的基本应用.本文先介绍了一个基于ASI接口的高清TS流音频系统的基本结构,然后再举出实例来说明ASI码流分析在TS数据流中的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了天津数字电视节目平台(基于TS流的节目采集,码流编辑,媒资存储,硬盘播出)中的关键部分——基于ASI和DVB硬盘播出系统。该系统具有多路直播功能,能在TS流中直接“键控”台标,实现了节目的无缝切换和基于媒资的节目上载,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基本代表了DVB硬盘播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电视必须实现从电视节目的摄制、记录、编辑、存储、播出、传输到接收的整个系统数字化,本文从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信号在前端的形成、传输,来阐述中小电视台数字电视前端的组成与特性。数字前端系统是整个数字电视的基础平台。合理配置数字卫星接收机。或本地节目的编码器,将多路节目TS码流送到复用器上,通过复用器的解复用、再复用形成所需TS码流,CA系统通过复用器对TS码流加扰。  相似文献   

20.
MPEG-2标准规定的传输流(TS)结构是我国数字电视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基带码流形式。经过不同传输网络承载的TS码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时延、抖动、丢包等信道损伤,目前针对TS码流的传输损伤缺少标准的测量方法。基于IP标准测试仪表、码流分析仪、软件实现的测试仪器与硬件实现的测试仪器等角度设计了数种测量方法,并逐个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介绍了基于硬件实现的TS码流损伤测量方法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