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和造纸》2012,(12):74
本刊讯据有关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海洋等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黑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后,采用0.100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直接滴定,省去标准滴定法中样品静置沉淀及过滤等步骤。对桉木不同蒸煮工艺下产生的黑液样品的滴定结果表明,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直接滴定法的终点pH值为10.2;且终点pH值在10.2±0.05范围内的测定精度可以满足残余有效碱分析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适用于生产中对桉木黑液残余有效碱的快速测定,也可供其他碱法制浆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黑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后,采用0.100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直接滴定,省去标准滴定法中样品静置沉淀及过滤等步骤.对桉木不同蒸煮工艺下产生的黑液样品的滴定结果表明,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直接滴定法的终点pH值为10.2;且终点pH值在10.2±0.05范围内的测定精度可以满足残余有效碱分析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适用于生产中对桉木黑液残余有效碱的快速测定,也可供其他碱法制浆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黑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后,采用0.100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直接滴定,省去标准滴定法中样品静置沉淀及过滤等步骤。对桉木不同蒸煮工艺下产生的黑液样品的滴定结果表明,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直接滴定法的终点pH值为10.2;且终点pH值在10.2±0.05范围内的测定精度可以满足残余有效碱分析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适用于生产中对桉木黑液残余有效碱的快速测定,也可供其他碱法制浆生产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造纸厂制浆黑液的残碱都是采用酸碱中和滴定(容量法)测定,该文改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制浆黑液中的碱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对沉降剂进行选择,建立可操作的初步测定方案。  相似文献   

5.
任东 《天津造纸》1993,15(4):《天津造纸》-1993年15卷4期-3--3页-《天津造纸》-1993年15卷4期-3--3页
本文叙述了硫酸法提取造纸厂麦秆制浆黑液中碱木素的方法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麦草碱法制浆黑液中硅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草原料是最丰富的可再生非木材纤维资料。并且草类原料仅用NaOH蒸煮液就可以经间歇或连续蒸煮成浆,得到与阔叶木相似的短纤维浆。在几乎不降低纸页性能的情况下可在书写纸或印刷纸中代替阔叶木浆。但稻麦草原料硅含量高,并且在NaOH-AQ法制浆中,绝大部分的硅溶于黑液中,在阔叶木制浆废液中,硅含量为1kg/t固形物,而在麦草制浆黑液中硅含量高达40~60kg/t固形物,稻草黑液中硅的含量更高。草类原料黑液中较高的硅含量严重影响黑液中碱的回收和热量的回收。在环保要求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以草类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几种稻麦草碱法制浆中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利用碱法制浆黑液与燃煤制成黑液水煤浆的研究进展。黑液水煤浆在高温燃烧时,碱法制浆黑液中的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等)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盐并将其固定在炉渣中;黑液中的木素和半纤维素一方面能在燃烧过程中贡献一定热值,另一方面在碱性条件下使木素降解为邻苯二酚进而被氧化为邻醌结构,这些结构对硫的吸收和脱除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解决燃煤燃烧带来的雾霾问题,同时也为碱法草浆黑液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造纸》2017,(1):43-46
介绍了利用碱法制浆秸秆黑液与燃煤制成型煤进行脱硫的研究进展。黑液型煤在高温燃烧时,碱法制浆黑液中的碱性物质(如NaOH、Na_2CO_3等)与烟气中的SO_2反应生成硫酸盐并将其固定在炉渣中;黑液中的木素和半纤维素一方面能在燃烧过程中贡献一定热值并具有一定黏合作用;另一方面在碱性条件下使木素降解为邻苯二酚进而被氧化为邻醌结构,这些结构对硫的吸收和脱除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解决燃煤燃烧带来的雾霾问题,同时也为碱法秸秆黑液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包括蒸发 ,燃烧和苛化等工序的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的碱回收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吨浆黑液含碱350~400kg,含碱木素300~350kg,而燃烧1t纸浆的黑液产生蒸汽量纸4t.就硫酸盐法制浆而言 ,随着碱回收技术水平的提高 ,装备和工艺流程的逐步完善 ,制浆废液排放的污染物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黑液有效碱或黑液残碱是碱法制浆必不可少的分析测定项目。通过测定,可对蒸煮工艺、制浆过程、环境污染程度作出客观评价,因此测定结果对纸厂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黑液目前普遍使用的黑液有效碱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高等学校教材《制浆造纸实验》中的测定方法:取50~70ml10%氯化钡溶液(应过量)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约150ml,然后吸取50ml黑液加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待沉淀下沉后,取上层清液用干燥的滤纸过滤,然后吸取滤液5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恰…  相似文献   

11.
汪频  崔莉凤 《中国造纸》1994,13(6):63-64
在碱法制浆过程中除硅──实验室试验非木材纤维制浆黑液中高硅含量,是导致黑液化学品回收效益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除硅技术研究都着眼于从黑液中除硅,如CO2法以及其他在黑液中加金属盐的方法。由于吸收、静沉、分离等附加过程较多,操作不易掌握,难以真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碱预处理对南方松碱法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预处理可提高南方松后续蒸煮过程中有效碱的作用效率,增加蒸煮黑液中固形物和木素的含量,减少后续碱法制浆过程中甲醇的产生。同时研究发现,碱预处理可使南方松木片具有更好的制浆性能,可以提高其成浆得率,降低纸浆卡伯值,提高纸浆的白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碱法制浆黑液的处理方法及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凤翥  李焜 《江苏造纸》2010,(3):9-12,33
介绍了稻草制浆黑液应用常规碱回收工艺时的技术障碍;稻草制浆黑液碱回收工艺研究进展。指出解决稻草制浆黑液碱回收工艺中主要技术障碍,使稻草制浆黑液在保本有余的经济成本下连续运行,是充分利用稻草原料弥补因未材资源紧缺、麦草原料较紧张的缺陷发展我国造纸产业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孙学成  赵伟 《造纸信息》2001,(6):11-11,10
碱法(包括硫酸盐法)制浆废液(黑液)的回收利用是通过将制浆废液进行提取、蒸发、燃烧、苛化(大型木浆厂还有白泥煅烧工序)等工序组成的碱回收系统完成的,并实现从黑液中回收碱和热能。碱回收系统是碱法制浆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降低制浆成本、保证中段废水处理场正常稳定运行和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棉短绒制浆黑液为原料,通过有机萃取法提取碱木素和多糖。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不同升温速率下棉短绒制浆黑液固形物进行热解特性分析,并对相同升温速率下黑液固形物以及黑液主要组分碱木素和多糖的热解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液固形物与碱木素热解可分为4个阶段,多糖热解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为热解失重的主要阶段,因黑液中含有有机酸、碱金属,黑液固形物的热解特性与碱木素和多糖的热解特性显著不同。采用Coats-Redfern法对第二阶段有机物进行的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与多糖相比,碱木素对黑液固形物热解特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稻草的黑液循环氧碱法制浆在保证获得稳定的制浆质量的前提下,可使碱浸渍黑液和氧气蒸煮黑液的固含量分别提高到16%和11%左右,且氧气蒸煮黑液可省去脱硅处理。  相似文献   

18.
蓝桉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浆的漂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 《纸和造纸》2000,(6):36-38
1 前言 蓝桉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制浆造纸性能的速生阔叶材种。快速置换加热 (RDH)硫酸盐法制浆与常规硫酸盐法制浆相比,具有能深度脱除木素、降低能耗、缩短蒸煮周期、提高生产能力、在黑液的预处理段能除去原料中的酸性物质及抽出物、木素和半纤维素的易溶部分使黑液中的残余有效碱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蒸煮废液的固形物含量高而粘度低、有利于碱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研究蓝桉的 RDH硫酸盐法制浆,对解决我国造纸工业中存在的原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减少蒸煮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改进现有的蒸煮方法以生产出低能耗、高质量的纸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碱法化学浆产量约占全国化学浆总产最的90%,而碱法制浆产生黑液的污染负荷约占制浆造纸生产产生废水总污染负荷的90%左右。由此可见,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的防治,首先必须解决对制浆黑液的源头治理。国内外实践证明,黑液治理最佳技术是碱回收,它是削减碱法蒸煮黑液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白液中的总碱、活性碱和有效碱,与传统的白液测定方法相比,滴定中不加有毒物质氯化钡和甲醛,直接连续滴定,通过pH值判断滴定终点,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