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桦褐孔菌在生长过程中,子实体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多酚。为了对桦褐孔菌子实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有机溶剂甲醇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的多酚,通过萃取将子实体多酚分为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并利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多酚进行分离得到不同的分段组分,测定每一组分的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桦褐孔菌子实体多酚乙酸乙酯层分段组分中,SF3有着最高的多酚与黄酮含量;在子实体多酚正丁醇层柱色谱分段组分中,SF2有着最高的多酚含量,SF3有着最高黄酮含量。桦褐孔菌子实体多酚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柱色谱分段组分都是SF3呈现最高的抗氧化活性,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研究桦褐孔菌子实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可为后续多酚组分的分离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多糖含量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种食用菌子实体冻干粉中多糖含量和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福菇和黑木耳子实体中多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含量分别为10.01%和8.96%,而大杯蕈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最低仅为1.63%。采用DPP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TLC法和酶标仪法对9种食用菌子实体冻干粉甲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自由基清除剂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除黑木耳外其余8种样品甲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茶树菇、香菇、大杯蕈和金针菇的活性较强,在浓度为5.0 mg/mL,于37℃下保温10min时,4种样品对0.4 mg/mL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7.6%、96.9%、95.8%和92.6%.DPPH自由基薄层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样品提取物中的自由基清除剂都不是单一成分,且组成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溶醇沉法分别从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中分离提取多糖,并采用两种免疫调节测定方法研究其免疫调节活性。所有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胞外乙醇沉淀多糖,除蛋白后多糖以及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胞内乙醇沉淀多糖,对NO的清除和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s)的增殖具有很强的活性,多糖含量和蛋白含量有明显的不同,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具有较高的多糖含量和较低的蛋白含量,并且其对NO的清除活性和hPBMCs的增殖活性相对天然的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弱。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提取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带有酶动力学分析软件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种中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测定波长为294 nm,黄嘌呤氧化酶1.14 units/mL.筛选在体外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并比较了它们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枳椇子乙醇提取物、高良姜乙醇提取物和葛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说明上述3种提取物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部位,可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菌菇子实体中含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人体所必需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对菌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比.将菌菇中的代表平菇作为主料制作平菇煲,设定不同的烹饪温度和烹饪时间,研究不同条件下平菇实体的营养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80~90℃下烹饪90 min是最佳的烹饪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三萜是否能作为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天然抑制剂,采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桦褐孔菌提取物,通过薄层色谱检测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液质联用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桦褐孔菌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桦褐孔菌发酵菌丝体中发现了桦褐孔菌萜D、lawsaritol和白桦脂酸,并从子实体中得到羊毛甾醇、桦褐孔菌醇和栓菌酸;桦褐孔菌子实体中的桦褐孔菌醇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最强抑制活性,液体深层发酵产物桦褐孔菌萜D对α-淀粉酶具有最强抑制活性,其IC_(50)值均低于阳性对照的阿卡波糖;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醇对α-葡萄糖糖苷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桦褐孔菌萜D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与竞争性抑制混合。  相似文献   

7.
以蛹虫草CM2品种为供试菌株,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及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以麦粒为基础培养基,添加5种不同碳氮源,观察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碳氮源中蔗糖和蛋白胨最有利于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子实体在100g培养料中产量分别为57g和55.67g.虫草素含量分别高达15.76mg/g和14.32mg/g.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多糖提取条件及其沉淀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加水比,对姬松茸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二元二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姬松茸菌线体和子实体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菌丝体为10倍加水量于90℃提取3.3h;子实体为10倍加水量于90℃提取3.4h。提取率可以分别达到1.376%和1.640%。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乙醇质量分数和提取液pH对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沉淀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埃博霉素是粘细菌纤维堆囊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纤维堆囊菌有聚团生长的特性,它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密度依赖性.本文研究了纤维堆囊菌So2161菌体的接种量与埃博霉素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埃博霉素产量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接种量超过一定值后埃博霉素产量不再增加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说明菌体在某个密度时菌体生长最佳,有利于埃博霉素的合成。这为大规模生产埃博霉素提供了菌体密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苦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分别研究了苦瓜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苦瓜各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说明苦瓜各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北虫草高温季节优质菌种接种在10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获得与野生北虫草形态一致的子实体。通过对比分析显示:以小麦为主料E1培养基子实体长势最好,以大米为主料的F1培养基生物转化效率最高。生物活性物质检测发现:10种不同配方培养基培养出的实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基本相同;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越高,多糖与虫草酸的含量越少。该研究结果为高温季节栽培北虫草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常见的100种药用植物中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等常规成分的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且对这些药用植物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的最高含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东招掖地区不同地质体的金丰度和O,S,H,Pb,Rb,Sr的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探讨了招掖金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并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作者认为:太古界胶东群是形成金矿床的初始矿源层,金的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地洼阶段,今后应注意在郭家岭型岩体中及其与玲珑型岩体的接触部位找矿。  相似文献   

14.
3,3’-联二噻吩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有机电子材料和药物化学等领域。利用脂酶催化的不对称乙酰化反应实现了手性3,3’-联二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制备了(S)-4,4’-二溴-2,2’-二羟甲基-3,3’-联二噻吩,对映体过量(ee)值为94%。该不对称合成方法具有无毒、操作方便和易分离提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动物病理模型研究方法,直接观察了一种新型药茶对家兔微循环的作用。研究表明,该药茶能明显地改善“血瘀模型”动物的微循环障碍,显著提高其血流速度和增加血流量,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利用从市场上购置的30种不同的国产树脂,从中选出两种吸附效果好的混合树脂:大孔吸附树脂XD-5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2以7∶3混合使用,可以使纤维堆囊菌So2161的埃博霉素A和B的产量较单一的大孔吸附树脂XAD-16分别提高252%和262%。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XD-5对纤维堆囊菌发酵过程中的杂质吸附能力较XAD-16弱,从而能更好的吸附埃博霉素;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2可以显著促进纤维堆囊菌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埃博霉素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是以欣赏或研究较原生态的中药材资源及其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中医药材与中医药生长、研制等环境教育,有助于中药材、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自然旅游。生态型中医药旅游属于中医药旅游与生态旅游的交集部分,是生态旅游中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它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名贵中药材资源、实现目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良好结合,以及我国存在的潜在的巨大客源市场使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开展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展生态型中医药旅游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开发原则、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编制生态型中医药旅游规划与地图以及加强中药材和生态型中医药旅游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提醇沉法对丹东地区的香菇、滑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并用苯酚一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找出水提醇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量等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粗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mL:g),提取时间3h,温度100℃。在此条件下,测得香菇多糖含量最高为5.45%;金针菇多糖次之,含量为5.15%;滑菇多糖含量为4.90%;黑木耳多糖含量最低为3.98%:比较结果表明,丹东地区的滑菇和金针菇的多糖值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提醇沉法对丹东地区的香菇、滑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多糖提取,并用苯酚一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找出水提醇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量等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粗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mL:g),提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