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为了扩大生丝、丝绸需求,作为对策之一,必须开发研制与以往的生丝不同的新形质生丝。所谓生丝是为把茧丝合并成没有类节且纤度均匀的丝条,现在要抛开传统的这种生丝概念,研究通过茧丝的交络,使丝条成为膨松的新形质生丝(俗称“网络生丝”)的缫丝技术。并且,对用网络生丝织造的织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缫制网络生丝的缫丝装置报导如下: 1 缫丝装置: 用木下等曾报导过的用于解舒不良蚕茧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谋求国内蚕茧需求的增加,确立了鲜茧缫丝生产技术。去年曾报导过保存、煮茧、缫丝方法和缫丝成绩的关系,本报告将分析这些条件与生丝物理性质的关系,探索更高品位生丝的生产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区的制作 以500g鲜茧为一试验区,就以下项目分别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氨纶丝在蚕茧缫丝时引入制成的生丝/氨纶并缫丝的应用效果,选用30.0/32.2dtex、44.4/48.8dtex两种规格并缫丝及其合股丝线,以及44.4/48.8dtex普通生丝作经纬线,制成7种规格的五枚缎纹组织机织坯布,进一步对并缫丝及其坯布脱胶精练。测试了并缫丝的性状、织物的形态与弹力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并缫丝脱胶后,弹性伸长率大幅提高、弹性回复率略有下降;织物精练后,尺寸减少、密度增加。试验数据显示生丝/氨纶并缫丝织物的弹性伸长率、回复性能更加优良,同时赋予成品柔软、蓬松的手感,经观察成品表面还有起绒现象。总体而言:生丝/氨纶并缫丝的弹性优良,其制成的织物外观风格柔和、有毛绒手感,可以满足市场对与蚕丝弹性织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研讨了缫丝速度与生丝纤度方差的近似关系,得了在目前采用的缫丝速度下,缫丝速度对生丝纤度偏差成绩基本不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7.
以煮熟度不同的普通煮熟茧和过熟茧为原料茧,变化其混缫状态时,缫制的生丝在同一丝片内类节发生较少的部分和类节发生非常多的部分同时存在。一方面,混入一粒过熟茧就会对类节的发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若只用过熟茧,则提高缫丝速度可明显的抑制类节的产生。在类节控制的例子中,类节发生较少的部分和非常多的部分以一定的间隔有规则地出现,从而可缫制出有特色的生丝。 为了满足制丝厂对生丝进行适当的品质管理和技术指导以保证优质品牌生丝的稳定生产的要求,作者等对生丝类节的产生与控制做了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鲜茧缫生丝与干茧缫生丝在结构性能上的差异,以同一产地的蚕茧为研究对象,分别缫制成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对生丝的力学性能、纵向形态、表面基团、结晶度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生丝进行泡丝处理,对浸泡后生丝的力学性能、相关的品质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在纵向形态、微观结构上差别不大;抱合、洁净成绩基本相同,但与干茧丝相比,鲜茧生丝的初期丝胶溶失率较大,断裂伸长率较小,清洁成绩较低。经过泡丝工序后,鲜茧丝的抱合、清洁、洁净性能明显低于干茧丝,这对后续的织造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系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对传统的缫丝工艺进行了改进尝试,提出鲜茧无烘茧无煮茧的一步缫丝工艺,该工艺缩短了缫丝工艺流程,提高了茧的解舒和生丝等级,降低了成本。同时对鲜茧直接缫丝需要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论证了鲜茧直接缫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面向电力企业及电力建设企业就业的特点,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实训课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及"课—岗—证"融通的教学实践模式,课程体系实施三年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获取不同来源鲜茧和干茧生丝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然后通过特征组分信息的提取,文章分别建立鲜茧/干茧生丝各自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利用指纹图谱对生丝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和系统聚类分析,来验证其对生丝的区分效果。结果表明:鲜茧生丝样品之间相似度大于0.919,干茧生丝样品之间相似度大于0.945,同类生丝的一致性良好。但鲜茧、干茧生丝的指纹谱图存在明显差别,说明两类生丝的特征组分不同。根据两类生丝的特征差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完成对两类生丝的准确区分。经方法学验证,指纹图谱用于鲜茧、干茧生丝定性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鲜茧/干茧生丝HPLC指纹图谱能反映出两类生丝的组分差异,可以作为鲜茧/干茧生丝的区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一体化解决方案,就是把印刷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解决,把员工、企业、政府、印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工、合作,共同搞好印刷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新工科建设不断加快推进。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食品微生物与酿造技术”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食品专业核心课程,在食品学科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适应高速发展的食品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专业为例,对“食品微生物与酿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旨在为提升“新工科”背景下食品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专业竞争力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BIM技术学习过程与土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具有天然的共存性,这为土木专业的BIM教学改革提供可能。分析BIM技术特点及土木专业教学现状,制定BIM入课原则,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并对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工学交替等教学及实践环节进行系列改革。通过两届试点班的教改实践,探索形成“土木+BIM”融合式教学新模式,为高校土木专业进行BIM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细化教学内容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保证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应当与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行业标准的指导性,推动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