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容量真空发电机断路器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发电机断路器的发展现状,研究和开发大容量真空发电机断路器的必要性。阐述了对大容量真空发电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真空灭弧室的结构、设计、计算和验证等工作,最后还作了研究性的试验,包括并联电流的转移及其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永磁操动机构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基于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过程.探讨了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对开断能力提升的协同作用,结合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机理分析了混合断路器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真空断路器与SF6断路器串联的光控模块式混合型断路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采用永磁操动机构解决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  相似文献   

3.
真空断路器作为中压配电的主要产品,品牌、厂家众多.而随着小型发电机的广泛使用,IEEE/IEC/GB标准也对小型发电机使用发电机断路器的严苛要求进行了参数、试验定义,按照标准通过了型式试验的真空断路器满足发电机出口真空断路器的严苛使用要求,并且真空断路器体积小,重量轻,抽出式安装于金属铠装开关设备中,可以实现对发电机和升压变系统的保护,同时具有操作、安装、维护方便,可快速组装、移动的特点,价格低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器》2017,(3):112-118
文中针对不同灭弧室串联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电压分布特性展开研究,旨在实现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自均压和最大开断能力。基于Ansoft仿真软件,建立了不同结构的12 kV真空灭弧室串联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电场分析模型,分析了每种组合的电压分布情况并计算了等效电容参数,通过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等值电路分析了不同灭弧室串联组合的自均压效果。然后搭建了高频分压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灭弧室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分压试验试验,得到了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电压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无均压电容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灭弧室的合理组合可改善电压分布情况,获得较好的自均压效果,以提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文中的研究工作为减小均压电容和提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过零法进行了用ZN3—10/600—150型、ZN4—10/1000—200型和ZN—10/1000—300型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单个灭弧室成功地开断8、11和15.5kA直流电流,以及用两台ZN4—10/1000—200型断路器灭弧室两串三并开断直流电路,最高开断参数达25.8kA、26.7kV的试验。对具有纵向磁场的ZNN—10型(暂)真空断路器,在固定开断电路参数的条件下,进行了单个灭弧室连续开断直流电路的试验,为50kA、30kV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建造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基于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原理,分析了混合断路器两灭弧室的介质恢复过程。结合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机理提出了混合断路器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串联的光控模块式混合断路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能满足分析混合断路器中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在不同时刻协同动作开断容量增益特性的要求,其协同动作时间分散性在微秒级。实验对比了SF6断路器与基于相同SF6灭弧室串联真空灭弧室的混合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能力,证明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前提下,混合断路器具有比SF6断路器更加优越的开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志远  王季梅  苑舜 《中国电力》2001,34(1):36-38,50
阐述发电机组装设电机断路器的必要性,介绍一种采用电流转移原理的新型真空发电机断路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真空隔离器、真空灭弧室及电流转移过程的研究情况,指出其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引言真空灭弧室的机械寿命不仅取决于灭弧室本身的性能,而且还和与之相配的断路器和开关的机械运动特性,包括开距、分合闸速度、断路器本身的其他性能密切相关。笔者仅从灭弧室的设计和制造角度出发,提出如何提高灭弧室的机械寿命。将TD14A—12/1600—31.5C真空灭弧室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配用于ZN28、ZN63、ZN65、ZN68等真空断路器。通过对其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进行充分优化,将其配用于ZN28—12K/T1250—31.5C断路器进行试验,机械寿命达到10万次。2真空灭弧室设计结构的优化2.1TD14A—12/1600—31.5真空灭弧室整体结构特点该灭弧室采用一节陶瓷绝缘外壳、中间悬挂式屏蔽筒、杯状复合电极结构。陶瓷绝缘外壳与不锈钢动、静盖板之间采用无氧铜过渡封接;屏蔽筒采用旋压固定方式;灭弧室内部其余金属零件之间均采用AgCu焊料钎焊而成。2.2波纹管的优化设计灭弧室的机械寿命之所以较难提高,主要是波纹管的寿命所限制,所以重点对波纹管进行优化。通过对过去灭弧室寿命试验得到的失效波纹管解剖,发现波纹管破坏的波纹基本集中在两端,往往在靠近端口第1、2波的波谷处。这是由于波纹管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反复的拉伸...  相似文献   

9.
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电位静态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间封装式和瓷柱支撑式两种主屏蔽罩安装方式的真空灭弧室中主屏蔽罩电位进行了静态工频测试,找出了为什么中封式真空灭弧室装入整机后并不比瓷柱式真空灭弧室耐压特性优越的原因,指出在真空断路器设计中,尤其在高电压等级下,真空灭弧室的均压问题应与整机总体设计同时考虑。  相似文献   

10.
王季梅教授在“我国真空开关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真空灭弧室的发展方向问题,王教授指出:“根据今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真空断路器用灭弧室宜采用陶瓷外壳,外形尺寸力求小型化”,关于真空灭弧室(主要是针对10kV真空灭弧室)的发展方向我想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真空断路器的主要用户是配电部门,目前我国配电系统使用真空断路器尚不普遍,其原因有三:与油断路器相比,真空断路器的价格太高;真空断路器的过电压比少油和SF_6断路器高;用户对真空灭弧室的可靠性有怀疑。  相似文献   

11.
高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绝缘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闫静  马志瀛 《高电压技术》2005,31(6):6-8,18
为了解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性能,通过对72.5kV真空灭弧室试品的冲击耐压试验以发现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改进绝缘结构。试验表明,其内部绝缘击穿并非发生在触头间隙,而是触头背部与主屏蔽罩间的间隙放电。增大触头边缘与背部过渡处的圆弧半径后,提高了耐压水平。进一步提出126kV真空灭弧室内部绝缘结构的设计方案,计算了电场分布情况并用真空灭弧室绝缘击穿的统计特性分析其耐压特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和国际配电网会议的最新报道,介绍了在高中压开关设备方面的新产品、新方案、新技术,如真空-SF6复合灭弧室、高压断路器控制装置的故障调查、N2/SF6混合气体的研究、真空灭弧室的环保设计、集成真空断路器等。  相似文献   

13.
真空断路器高电压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修士新  王季梅 《高压电器》2004,40(1):43-44,47
总结了有关真空断路器高电压化技术研究的进展,其中包括真空断路器高电压化的绝缘技术、真空灭弧室结构型式和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结构设计等,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可有效利用真空和SF6气体两种介质不同的灭弧特性实现更大短路电流的分断。为研究两种电弧的相互任用,运用ATP软件及其TACS工具建立了系统实验仿真平台、12kV真空断路器与40.5kV SF6断路器的电弧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波形结合通过数学方法分别求得实用的真空电弧和SF6电弧模型参数;搭建了实用真空电弧模型与SF6电弧模型串联的混合断路器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系统仿真参数,研究开断过程中真空电弧和SF6电弧的相互作用及真空断路器与SF6断路器的分压关系;分析两断路器不同时刻分断的协同特性与介质恢复过程;量化研究混合断路器的断流容量增益特性。仿真结果证明,真空断口首先承担恢复电压有利于SF6断口的介质强度恢复;两断口间的电压分布关系主要由电弧电阻与断口间电容决定;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情况下混合断路器具有比SF6断路器更大的断流能力。研究结果为大容量混合断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景岗 《高压电器》2002,38(3):59-60,62
真空断路器的使用日益广泛 ,真空灭弧室作为断路器的核心部件 ,其内部气体压力是决定真空断路器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 ,笔者就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力的测定方法和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40.5kV真空断路器灭弧室内的暂态电场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了40.5kV真空断路器开断空载变压器时由复燃和截流引起的暂态过电压.通过离散的傅里叶变换获得暂态过电压的三个主要频率分量,以此作为真空断路器的边界条件,首次对真空断路器灭弧室内的暂态电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灭弧室内的暂态电场分布,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发生时间及典型位置的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讨论了暂态电场的一些特征,为真空断路器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力检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空灭弧室的内部气体压力直接影响真空断路器的性能。笔者利用自行设计的真空测试系统研究了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力与灭弧室屏蔽罩直流电位的关系,给出了试验结果。在该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用于内部气体压力在线检测的传感器探头和信号处理电路。  相似文献   

18.
126kV户外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电场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其武 《华通技术》2007,26(3):9-12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26kV户外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内部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考虑了灭弧室内部各种屏蔽罩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户外真空断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