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钟蕾  杨昶 《包装工程》2017,38(18):5-10
目的对天津地区应当如何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究,从而为区域内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效结合为基础,对如何建立地域性特色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法进行研究。结论通过把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理念引入到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有助于探讨出如何使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更好展开,更加的地区化和特色化,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再次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这一体系的建设协调机制是当前重要任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样提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是当前重要国策"。此之种种表明国  相似文献   

3.
朱荔丽  梁辰 《包装工程》2018,39(18):22-25
目的分析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在社会变迁下乡村现存的文化问题,探讨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如何帮助地方政府转型,如何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着眼于当下,以"特色小镇"为例,分析小镇的特色服务模式和发展策略,基于理性的商业视角,分析传统文化市场,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结论只有扎根于社会的现有资源,才能延续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断生长,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同时,将数字新媒体创新置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视野下进行分析,将"传统"与"现代"共融合作,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建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实践,提出了构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框架思路及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家层面以及各省市尚未有正式发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本文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化理论,以广东为例,考虑广东实际,研究并建立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期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家层面以及各省市尚未有正式发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本文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化理论,以广东为例,考虑广东实际,研究并建立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期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杨  张旭 《包装工程》2016,37(18):26-29
目的探究民俗旅游的文化空间建设方法,实现旅游者、原住民、移民者在乡愁情感影响下的不同精神诉求,并建立基于需求要素的民俗语境表达路径。方法以语义学、民俗学相关理论交叉研究实现文化场域的多级符码划分,以设计理论运用实现民俗事象在"音形色意"4个层面的元素提炼,完成特质化民俗语意表达。结论通过对当代乡愁的意义解构,获得不同人群对民俗旅游空间"归属感与特质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需求,以此为契机建立多级文化符码体系,实现民俗旅游的文化空间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全面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使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步伐,我国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完善的相关政策。十九大以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推行这一政策,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引导和管理,使社会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本文分别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传统图书馆体系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传统图书馆在公共服务体系下的创新和发展展开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2月23日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文化行业标准化水平,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突破口,立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推进唐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1.
立足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蕾  段松昕 《包装工程》2018,39(18):1-4
目的分析现阶段民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找到区域文化协同作用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方法。针对民众需求,为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提出创新思路,使绿色设计所带来的产品更符合并趋向民意。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对民众需求的方向进行分类,了解人们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并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做绿色设计,使文化产品更加完善。亲身经历和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对文化产品的绿色设计做出更合理的规划。结论经过类比和分析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找出不同地区推行公共文化的策略和方法,对文化产品的绿色设计进行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地区的民众需求并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了解和学习,对民众需求有了新的确立,使文化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郭继业 《包装工程》2023,44(2):339-342
目的 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我国的地域文化一直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传承发展着,其中的精华元素给了文化艺术设计领域以可贵的经验和全新的灵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发展背景,从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视角出发,提出将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可能,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挖掘元素、找准受众、丰富类别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结论 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并以人民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体,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求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言波  王琪 《包装工程》2019,40(6):294-296
目的探索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地域特征的融合与创新。方法结合基本的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从实用功能、装饰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角度分析公共设施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对公共设施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探讨,总结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价值;就地域特征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加以辩证分析,分别从地域历史元素、地域文化元素、地域材质元素等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体现进行综合探究,并给出了具体的相关案例;在宏观角度探讨未来公共设施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与策略。结论城市公共设施是一座城市文化、经济、民俗、特质的重要体现,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作为重要灵感来源加以融合,能够给公共设施设计以独特的风格与特征,是城市彰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获得更高审美享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郑君  王炳江 《包装工程》2023,44(10):340-346
目的 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为切入点,分析海南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海南地域文化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从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应用及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海南经典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对海南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海南旅游特色文创产品与黎族文化元素、海南特有坡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应用;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构思、产品受众、创意形式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对此进一步提出海南本地特色文化应与当地旅游文创产品深度结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论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并聚焦其有价值的元素,对此展开深度的挖掘,给予文创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海南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将海南当地黎族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及创新设计,可以让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并以人们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俞凯 《包装工程》2023,44(6):382-391
目的 探讨地域文化基因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丰富明式家具的外在形式要素与内在文化内核,设计研发出具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明式家具产品。方法 对地域文化基因构成要素及其基因谱系图进行梳理,对明式家具产品表征及新明式家具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地域文化基因植入新明式家具的开发设计模型,继而将地域核心文化元素融入新明式家具设计中,并以杭州文化基因为例进行新明式书房家具设计开发验证。结论 明式家具融入地域文化基因的同时具有了新的生命活力,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拓宽了明式家具传承与再生的新路径与新理念,为新明式家具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有助于实现地域文化和明式家具传承与推广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析湛江的地域文化资源,为设计开发具有显著湛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方法以湛江的地域文化为核心,对湛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文创产品的具体属性,对湛江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梳理;构建基于湛江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模型,并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展示。结论通过对湛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探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构建设计模型,为湛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有利于提升湛江地域文化和文创产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大耀 《包装工程》2018,39(16):252-255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性格的名片,地域文化符号作为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隐性因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代城市建设文化内涵,探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融入方式,是折射城市的文化、品质、风格及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方法结合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以及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别借助实例论述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城市公交候车亭、城市公园三方面的融合,体现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结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符号,能够进一步传承地域文化,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人、物、环境以及城市文脉的和谐与延续。  相似文献   

18.
李帅  石鑫 《包装工程》2019,40(18):85-89
目的 探索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塑造南珠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南珠产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南珠产业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南珠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南珠产品包装及其品牌形象与南珠产品优良品质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深入分析北部湾地域文化对于南珠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南珠产品的品牌塑造应在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其产品包装的智巧性与绿色设计来传达品牌形象,并从色彩、图形、文字、材质及形态等5个方面深入讨论北部湾地域文化在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中的文化延伸。结论 以北部湾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南珠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设计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赋予南珠产品品牌以行业识别特征与品牌差异特性,加强南珠产业与北部湾地域文化的双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静静 《包装工程》2022,43(8):260-265
目的 近年来重庆文化旅游业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分析和多维创新研究,对提高重庆的文化知名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针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多维对策,指出提升实用功能和审美时尚性的对策,深度挖掘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及个性特色,为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且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文旅产品做指导。结论 通过对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设计的多维创新研究,提出将重庆红色抗战文化传承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高校根据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从而最终实现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及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文化基因视域下文旅特色小镇品牌塑造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甜  林家阳 《包装工程》2020,41(2):89-96
目的 针对当下特色小镇品牌塑造泛化、内涵空洞以及产业关联性差等痛点,提出围绕地域文化探索当下特色小镇品牌塑造理论及设计的实践途径。方法 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金沙湾特色小镇品牌塑造为例,在文化基因视域下通过地域文化基因梳理归类,构建基因谱系图,提出基因提取及转承路径,提炼小镇品牌文化基因核心点,构建小镇品牌理念及文化内生系统。结果 通过核心文化基因构建金沙湾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框架,完成特色小镇品牌塑造,最终实现该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特色小镇品牌塑造的核心是地域文化的提炼,文化核心基因的提取。只有在文化基因视域下探索地域文化核心基因的提取及转承方式,完成文化资源到文化价值符号的转变,才能赋予小镇品牌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地域文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