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经验。本文梳理了福建省自2001年以来在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人居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福建省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依然巨大、与生态文明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仍不健全、闽西和闽北山区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总结了福建省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转变方式、绿色治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建议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在福建省集中示范,形成制度合力,增强引领示范效应;建议福建省在下一阶段应着力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优化国土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水环境为线索,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流域为例,从城市、流域层面梳理其在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流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调研形成合肥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水共赢"、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生优化"模式。同时针对安徽省在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及其他水环境地区下一阶段应着力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健全流域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市场化机制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与发展变化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各国将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更加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工作,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配置、生产生活消费、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技术等重要领域瞄准核心问题,加强科技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程院于2019年启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本文在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顶层设计、绿色示范、生态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历史性成效,深入分析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开发、产业布局、江湖关系、生态安全、能源开发、环境风险等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着重从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系统健康、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农林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战略建议,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时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有助于构建、实现生态文明,实现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需要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在加强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源。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环境治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环境治理的成效进行监督,为环境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该文在分析环境监测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深刻地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围绕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本文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治理四个方面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整体水平不容乐观;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与任务,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模式与提升策略,对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案例,系统梳理了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制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提炼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在深入分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本参照。研究建议,提升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水平,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天蓝地绿水清,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营造美丽宜居与生态文明新风尚,以此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存危机的严重威胁,西方国家在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环境经济政策、循环低碳绿色经济模式、生态保护意识培养、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持久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已经从学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进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汲取古代生态思想精华;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执行;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复合资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高度重视国民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推进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绿色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有之意,是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更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全部内容。本文在明晰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绿色制造的科学内涵、目标和评价体系,基于我国绿色制造已取得的成绩和现实发展困境,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制造的战略方向,最后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创新体系、服务平台、体制机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更为高级更为进步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与延伸,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下绿色包装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绿色包装发展策略,从而推动我国绿色包装向着更高的水平与更大的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客观上要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进行比较,以确立赶超目标,找准发展重点。本研究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指标体系,以20国集团经济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为评价对象,从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领域展开评价,获得各经济体生态文明指数2017和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率(1990—2015)。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靠后,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在环境质量上,其次是资源利用效率。但我国在建设进步的速度上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体,正在奋起直追。本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任务层次、战略重点以及赶超先进水平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我国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2013年中国工程院联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研究从战略层面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资源节约、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如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融合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提出了国土生态安全与水土资源配置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和建设战略、环境保护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农业现代化战略、绿色消费与文化教育战略、绿色交通运输战略;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为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成果,文章评估了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及动态变化,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为重点,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及京津冀区域,围绕大城市群环境一体化综合整治、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资产协同增长以及先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突出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为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森林博物馆的定位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眼点,达到收藏、研究和宣传珍贵的森林资源文物资料,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同时可丰富我国博物馆种类。森林博物的建设必须从践行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培育绿色理念,弘扬生态文明的主旋、建设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理念等方面着手,强化森林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和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构建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市域评估单元,采用双目标渐进赋分,评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高,均值为69.95;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均值为67.61,最后是京津冀城市群,均值为59.04。三个城市群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短板都体现在绿色环境领域。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揭示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为城市提升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标准化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尚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标准体系。本文通过总结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现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标准化存在的不足;根据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以《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的有关内容为基础,整合近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由基础通用标准、生态气象观测、生态气象监测、生态气象评价、生态气象预报预警、生态气候区划和资源利用、气候和气候变化生态影响评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气象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气象保障等12个子体系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标准体系;分析了各子体系标准现状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双目标渐进法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包含4个领域、10个目标、25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对比和改进现有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双目标渐进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法对2014年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较低,东南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与预期目标及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控制、产业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以研发技术、研制标准、支撑政府、服务市场为目标,依托一支具备国际水平的标准化人才队伍、"两个平台"和"三个中心"服务于国家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工作大局,形成科研、实验、管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分院以"提升领域优势、打造品牌产品、支撑生态文明、实现国际一流"为发展愿景,积极支撑政府开展政策制度研究、实施重大工程以及推进试点示范;契合市场需求通过技术、标准、产品与平台等为地方和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绿色发展综合性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以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有机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与自然、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根据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今年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产业支撑,同时将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范恒山建议,在绿色生产方面,当前应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绿色化和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