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河塘水电站引水隧洞地层岩性复杂,过磨房沟段地下水活动强烈,存在大量涌水。在前期勘察阶段,针对其地质条件,结合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对控制围岩基本质量的岩体强度、岩体完整性、风化卸荷程度,岩层与隧洞轴线交角等因素进行了宏观初步分类,建立了一套适合黑河塘水电站特点的初步分类标准,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引青济秦工程西线西吴庄隧洞施工的三大难段是小暖泉沟、F_1断层带、荆子峪沟。施工前按重点地段地质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小暧泉沟浅埋段及F_1断层段,采用了短进尺、多循环、少爆破、多撬挖、强支护的施工方法。荆子峪沟塌冒区是全隧洞最大施工难段,经采用顶管、棚架等多种施工方法,通过塌冒区。西线吴庄隧洞施工,说明锚喷支护是非常有效的支护形式,施工方便、速度快、投资少、适应性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黄金坪水电站尾水隧洞出口闸室、预留岩塞位置岩石位于强风化、强卸荷岩体中,岩石破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介绍出口岩塞开挖支护施工技术,从对爆破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支护措施,已浇筑混凝土的防护、抽排水系统安全防护等方面着手,制定了严格的措施要求,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为工程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4.
崖羊山引水洞工程过沟段横穿隔界箐冲沟沟底回填体和冲洪积体,隧洞洞顶大部分为回填石碴,有一条场内交通主干道通过。引水洞过沟段施工从2004年11月开工到2005年8月过沟段开挖支护全部完成,未发生安全事故,隧洞内未发生大的塌方。过沟段开挖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措施,可以为隧洞开挖中遇到相类似的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开挖和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掌鸠河输水工程隧洞开挖一次支护进行了介绍,包括常规喷锚支护措施、格构梁支撑加锚喷支护措施、超前管棚加超前灌浆、地下水丰富段开挖支护措施和溶洞段支护措施,简要介绍了TBM中遇不良地质段的支护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湾水电站泄洪洞为短有压进水口无压洞布置形式,其进水口布置于F7断层上游,闸室段主要置于基岩上,进水口边坡揭露有强风化、强卸荷岩体,且出露有中缓倾角结构面,在强风化、强卸荷岩体中,可能出现圆弧型滑动破坏,或受中缓倾角结构面切割使边坡失稳,为此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计算,提出相应的边坡支护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福州市第二水源供水工程隧洞桂湖段洞室埋深浅,岩体断层、节理,裂隙发育,风化破碎,地下水渗透严重等特点,提出采用固结灌浆、减震爆破,导洞超前,浅进尺,多循环,支护跟进等工程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黄金坪水电站引水隧洞及泄洪洞进口开挖边坡最大坡高为205 m,岩体为斜长花岗岩,弱风化、强卸荷,开挖后强卸荷水平深度达100 m,并有多条岩脉、小断层及裂隙等,地质条件复杂。阐述了基于多点位移计和外部变形观测墩监测成果,对该高边坡在开挖期的变形深度进行了分析,对边坡支护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熊建军  赵东海  刘涛 《人民长江》2016,47(20):52-54
杨房沟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其1,2号导流隧洞进口岩体较风化,局部夹炭质板岩,围岩岩体较破碎,且导流隧洞进口边坡以外为较陡的自然边坡,导致导流隧洞施工时岩体稳定问题突出。经过对施工条件的比选,采用了大管棚作为主要施工支护措施。介绍了大管棚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流程,如钢拱架及导向管安装、钻孔顺序安排、管棚灌浆等。指出管棚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初次支护,并在施工中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指导导流隧洞施工。  相似文献   

10.
强卸荷破碎岩体是水利、公路、铁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条件。为解决强卸荷破碎岩体边坡支护难、周期长、质量不容易保证以及整体安全风险大等难题,针对其特点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系统规划布置,选用高效的施工设备、创新的施工程序及方法,形成一套强卸荷破碎岩质高边坡的快速支护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开挖支护技术,以滇中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石鼓水源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冲江河右岸进水隧洞与进水箱涵连接段地质条件较差,主要存在浅埋覆盖层与破碎岩体的变形与稳定问题,介绍了进水隧洞采取的开挖支护措施。在石鼓水源工程一期进水箱涵和右岸进水隧洞开挖时,对箱涵边坡采用竖向钢管桩支护措施,隧洞洞口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钢拱架锚喷支护、超前堵水灌浆多项支护措施,并对隧洞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施工。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和隧洞洞口收敛,适用于稳定性极差的Ⅴ类围岩进洞段开挖支护。  相似文献   

12.
思林水电站在尾水隧洞九级滩段开挖支护中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成功地完成了尾水隧洞洞室开挖支护工作,本文介绍了九级滩岩层施工中的强支护措施,其经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粉细砂地层隧洞在地下水条件下的开挖施工,极易发生因洞底基础软化导致的隧洞初期支护整体沉降变形,造成隧洞初支侵限衬砌断面等问题,在这种恶劣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初支拆换,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高.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2#隧洞土洞段,在粉细砂地层初期支护沉降变形洞段采取隧洞基底加固、拱部超前密排管棚加固等措施,并结合隧洞变形监测数...  相似文献   

14.
锦屏一级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主要由大理岩局部夹绿片岩透镜体组成,靠近普斯罗沟沟边全部为风化卸荷岩体,局部强卸荷,裂隙明显,岩体完整性较差,结构较松弛。为了工程施工期及电站运行期安全,工程采用T=3000KN,L=70~100m预应力锚索对开挖边坡进行锚固支护。主要介绍了大吨位、超长预应力锚索的主要施工难点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聂文俊  叶明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1):51-56,60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进、出口段岩体风化、卸荷强烈,洞口最大开挖断面面积为596.6m2,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了加强支护措施,并对原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保证了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四川水力发电》2012,31(5):102-104
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肩均有卸荷带发育,岩体较破碎,其中左岸有强、弱卸荷带存在,右岸有弱卸荷带存在,强~弱卸荷带深10~20 m,且两岸地下水具有埋藏较深的特点。帷幕灌浆是保证拦河闸坝安全蓄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拦河闸坝帷幕灌浆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灌浆后的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7.
李云  黄光明  凌云 《水力发电》2006,32(11):69-70
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厂口隧洞位于输水线路后段,隧洞斜穿普渡河断裂带,岩体破碎、质软,隧洞围岩稳定性很差,为此,采用了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结构措施和施工方法。过普渡河断裂带洞段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超强一次支护、及时跟进二次衬砌、短循环进尺等具体工程措施保障下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8.
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工程发电引水隧洞存在隧洞长、埋深大、高地应力、岩爆和高地温等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对隧洞围岩稳定、施工期安全、隧洞支护荷载和衬砌型式等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采用现场围岩变形和地应力释放测试、数值模拟反演分析和衬砌时机试验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深埋长隧洞高地应力与岩爆的产生机理、岩爆特征和破坏形式,以及高地温的成因,研究了高地应力、岩爆和高地温对施工、衬砌荷载和衬砌型式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对策如下:对于高地应力围岩洞段,开挖完成后,初期支护采取时间滞后的方式消减高地应力;对于岩爆洞段,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和强施工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对高地温洞段开挖采取通风、在掌子面和风带口放置冰块、对掌子面和附近岩体喷水等降温措施,而且完善和优化了隧洞一次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这些措施保证了引水隧洞的施工和运行安全,对类似地质条件的隧洞工程设计和施工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不良地质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收敛约束法原理,在确保围岩与支护结构均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结构特性曲线确定了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承载隧洞开挖卸荷产生的围岩压力的最佳时机。收敛约束法在薄层及极薄层岩体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应用,为安全高效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隧洞施工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超挖、掉块严重、断裂带出现大变形、大塌方等工程地质问题,以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号隧洞为例,根据隧洞的前期勘察资料及施工检测资料,分析隧洞围岩变形机理,提出了控制围岩松弛、围岩及时封闭,恶劣围岩强支护的工程对策,得出了隧洞勘察应充分考虑岩石条件、岩体结构面性状、地下水活动状态以及结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