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九红  王元 《华中建筑》2011,29(12):30-32
该文立足于优化建筑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利用CFD软件模拟严寒地区住区在冬、夏季主导风向下的绕流风场,得到住区内人行高度处的风场分布,然后依据相关规范对小区的风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有助于严寒地区小区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7,(4)
过去的十几年,以居住小区为主体的开发占据了城市建设的主导地位,但其较少考虑与城市协调。本文针对小区及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可拓方法,从住宅功能、住区规划、住区环境、住区成熟度等层面构建了17个小区评估指标,以期为小区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娄淑娟  赵亮 《四川建筑》2008,28(2):28-29
从分析小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出发,分别从外部的封闭住区的交通合理规模确定和内部的道路网形式规划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解决住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住区支持技术探讨--兼谈银河生态实验小区详细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生态住区支持技术的概念和特征,指出了从完整意义上而言,生态住区的支持技术是一个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用以解决特定问题的系统,它不拘泥于高科技的或现代的技术,也可以吸收一些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对当前我国一些生态住区支持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且以银河生态实验小区规划为例对生态住区支持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成受明  李和平 《规划师》2002,18(10):35-37
山地城市在我国占有50%以上,山地住区建设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用地拓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从山地住区环境特征出发,以山地住区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水环境的营建、住区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来探讨山地住区环境营建。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Cadna/A对长春蓝色港湾住区设计的噪声分布进行预测研究,建立小区声环境的三维噪声模型,评估住区改造方案对噪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过后的小区噪声环境在噪声最高值、最小值、平均值三个指标上均有所改善,其结果对于住区的规划与改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旭辉·尚北郡"小区的实施方案设计,剖析山地住区设计中道路系统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山地住区典型用地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爬坡车行体系与树状人行体系在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探索解决当前山地住区的设计创作中针对复杂地形的道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对山地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方丘陵地带的居住区规划,由于坡度和坡向的不同,对建筑物日照间距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通化市,西山居住区,小区规划设计中,充分地利用山地丘陵地形对日照的有利因素,达到了缩小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西山居住区属于丘陵地带,地形破碎,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苏州某边缘住区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分析了苏州某边缘住区内不同功能区间的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通过在小区规划中运用生态修复技术使城市边缘住区内噪声环境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6)
现如今对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的是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水平,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小区生活的便利性是居民首选考虑的,虽然现在先进的设计理念是我国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必要的理念,但问题依旧存在。文章通过对绿色住区景观问题的讲解,从而深入讨论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劣,很好地从设计人员方面介绍绿色住区的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设计是城市竖向规划和居住区竖向规划的一项主要的内容,地形设计的结果影响着居住区的投资成本及建成后的环境质量。本文试图通过对利用和塑造居住区地形的研究,探索出合理可行的地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东林  段凌峰 《山西建筑》2009,35(24):45-46
对张家口市天秀花园居住小区的高差较大地形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小区的建设规划理念,从小区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环境景观,住宅群体布置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思和规划设计方案,从而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特色景观的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一居住新城中学的规划设计,初步探究在较特殊地形下功能合理性和使用便捷性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合理体现。  相似文献   

14.
贾小艳  刘骏 《福建建筑》2011,(12):19-21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正是这种地形高差变化及走势使得山地住区外部空间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因此,探究山地住区的入口空间特色,需抓住地形地貌这一因素,分析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住区入口与城市空间及住区布局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空间的多层次构成和各构成要素的细节设计,对今后山地住区入口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强 《中外建筑》2012,(7):71-72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缺乏整体上的布局与调控。长株潭绿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形条件,土地资源有限,存在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等诸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绿心地区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新村建设型、岛状居民点、线状居民点三大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许松辉 《规划师》2003,19(11):58-61
当前我国居住环境空间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城市设计因而被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并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改善居住区环境,沟通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等作用,具体可以应用于处理空间组合及体量、入口、道路、组团、中心绿地及广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进行了地下停车规划的实践,利用腾出来的地面创造了更多的水体与绿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南京某居住小区地下停车规划为实例,以微气候流体力学模拟软件Envi-met为手段,通过对该小区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与不进行地下停车规划两个方案进行冬夏两季的居住区室外微气候模拟分析,利用模拟计算得到的微气候参数(风速与风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参数(CO2分布)以及室外人员热舒适参数(平均辐射温度MRT)等数据,通过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量化分析了地下停车规划对该居住区外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地下停车规划对居住区城市微气候的影响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胡倩  孙静  曹礼昆 《中国园林》2007,23(10):66-72
从水资源的匮乏和恶化出发,分析雨水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以原有的自然水脉为网络进行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和改造城市雨水景观的理念;利用城市原有的水系进行雨水和生活用水的收集,通过街道绿地中的水道,借助地势,将城市各区域的水汇集到城市低处的公园内进行统一的净化、协调,使城市雨水得以高效率的回收;并以山东即墨新城规划为例,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出发,以居住区、街道、公园等典型区域为例,为整个城市的水回收净化的景观设施设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城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而城市规划在其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目前,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四个方面的不和谐现象是:城市空间的"二元"现象、居住空间的分异、城市公共设施的"贵族化"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相对应的,城市规划应加强科学性;充分发挥公共属性;合理布置道路网,防止"巨型社区"或"大楼盘"的肆行;提倡混合居住模式;约束建设行为,尊重自然地形.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吴启焰  崔功豪 《城市规划》1999,23(12):23-26,35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社会地理格局中, 分异不仅出现在社会实体的分化, 而且这一结果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通过对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的转变、城市及房地产发展组织方式和规划方法以及价值观的转化影响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发现, 目前南京市已出现由6 个阶层聚居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