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建春 《现代导航》2013,4(3):191-194
本文概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导航装备可能遭遇到的干扰类型、体系结构,以及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讨论了波束赋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算法准则以及仿真分析,阐述了该技术在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方面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孙晶 《现代导航》2020,11(5):318-32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信号具有脆弱性,在受到环境遮蔽或电磁干扰时,系统可用性和服务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金融、通信、航海、航空等领域,稳定可靠精确的时间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发展我国的罗兰系统以提供备份的授时信息,具有较高的费效比优势,但罗兰系统的授时精度较低,不足以满足应用需求。本文基于现有 RBN 台站播发差分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罗兰系统的授时精度,可以为卫星拒止条件下的民生、军事授时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吕红丽  刘建军 《现代导航》2011,2(4):255-261
根据评估验证系统在目前卫星导航接收机研制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需求,概述了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给出评估验证系统研究的体系构架。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评估验证系统评估能力分析研究,提出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高速发展,卫星导航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金融、电力等诸多领域,国内相关场所建设了一些卫星导航欺骗攻防测试环境,但是,对于全频段卫星导航压制干扰技术,国内研究较少。同时,我国北斗系统建设及导航工程应用实际表明,针对导航系统,尤其是针对导航服务频段的有意、无意干扰越来越严重,涉及单载波、脉冲、扫频、宽带白噪声及其组合干扰等多种干扰类型。通过对卫星导航压制干扰信号产生技术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以支撑压制条件下的卫星导航攻防测试环境构建。  相似文献   

5.
韩钊  武小金 《现代导航》2020,11(4):258-262
本文针对采用晶振产生本地时钟的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高精度授时问题,特别是考虑在卫星失锁等不定位情况,提出了一种具备快速拟合的时间同步控制方法,提高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授时精度和可用性。文中分析了影响卫星导航接收机授时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给出了时间同步的软件设计算法实现,在某型卫星导航接收机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快速拟合的时间同步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授时精度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斗系统及其产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论述卫星导航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其创新引领和产业关联度.其核心推动力基础支撑力、融合穿透力.对于打造中国智能信息产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外卫星导航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营造国家新时空服务体系的设想.阐述其定义和内涵.愿景和战略.论证其必要性和体系构成,以及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强调泛在感知、普适传输和智能服务的金三角组合,在开拓泛在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基础性、共享性和关键性.开创智能信息服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工程》2017,(6):32-37
低空逐步开放导致飞行冲突增多以及管制难度加大。针对通用航空存在的监管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北斗星基通信(RDSS)和卫星无源导航(RNSS)一体化技术,解决了低空的协同监视以及控制问题。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北斗的地面指挥控制系统、通航服务站系统以及机载接收设备,并在中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展开机载设备搭飞测试验证示范,测试结果表明,北斗RDSS/RNSS位置感知技术非常适用于通用航空低空协作目标的监视。与传统的地面一次二次雷达以及地基ADS-B监视技术相比,北斗星基监视与控制技术是利用我国现有自主的PNT资源,开展的航空行业应用,具有成本低、监控空域更广泛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主研发并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国内打破国外卫星导航产业垄断的关键技术。北斗卫星系统的开发应用中,提升精度增强功能是最为重要的技术研究目标。本文针对北斗的精密定位导航理论,探讨了其中的数据质量分析处理、模糊运算等核心理论,同时了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理论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满丰  麻建朝  秦卫华  张明 《现代导航》2022,13(6):414-419,425
针对当前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卫星导航装备对无线测试环境的应用需求,结合现阶段国内外暗室发展现状,对矩形、穹形两种暗室进行选型分析,从静区特性、应用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仿真分析,最终采用穹形暗室作为暗室选型方案。通过满天星天线布局,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卫星轨迹和信号,构建与真实环境高度逼真的无线测试环境,能够有效支撑卫星导航装备尤其是波束成形抗干扰终端的测试,填补了国内在穹形满天星暗室方面的设计空白,可指导工程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的来临,宣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匆匆而过,新的十年已经来到,今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产业的新长征的开始。在此送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时候,回顾去年的全球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前进道路,坊间人士充满豪迈感、责任感、憧憬感。2010年北斗系统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连发5颗卫星,非常给力,颗颗成功,卫星的发射数量仅次于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导航战是美军根据 GPS 系统的应用情况和系统现状提出的一种新的作战形式,以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己方部队能够有效地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同时阻止敌军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战主要包括两项研究内容:干扰技术与抗干扰技术。本文阐述了导航战概念的发展及基本含义,分析了导航战中主要干扰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结合导航战干扰与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会场传真     
《卫星与网络》2009,(9):72-73
“2009国际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 近日,“2009国际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由国际遥感中心、全球华人定位导航协舍(CPGPS)、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主办.  相似文献   

13.
马真  杨宇飞 《电子世界》2014,(15):102-103
卫星导航应用突飞猛进,面对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随之受到巨大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抗干扰滤波器的设计已经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卫星导航接收机作为一个整体,抗干扰滤波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分析认为,在理想的抗干扰技术和有限的扩频增益条件下,干扰环境下的模数转换器(ADC)量化损耗是数字式接收机整体抗干扰能力的瓶颈所在。本文首先建立了抗干扰型接收机内部处理插入损耗评价标准,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在无限量化精度下,抗干扰滤波器对干扰的零陷可以无穷大并且插入损耗极小;接着探究了在连续波干扰(CWI)环境下ADC量化对接收机相关输出载噪比的损耗,最终得出了在指定量化位宽和量化间隔约束下的接收机的最大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种北斗联合低轨星座的导航增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依靠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存在卫星信号落地功率低、易受遮蔽和阻断的不足。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北斗联合低轨星座实现导航增强的系统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严重遮蔽或干扰条件下,基于到达时间(TOA)和到达频率(FOA)联合观测的定位解算算法;对高中低轨混合星座条件下的覆盖特性和精度衰减因子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可见星数平均增加了64.2%,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平均改善了28.7%。研究结果可为下一代北斗的论证设计与研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进步的科学技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在社会各行各范围中卫星导航获得了普遍运用。然而卫星导航体系自身信号相对弱而且容易受干扰,在非常大程度上限制了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所以对具备抗干扰能力的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实施研发非常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7日,我国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区域服务,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重大里程碑。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且公开发布,则是又一个重大里程碑,证明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已经真正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规划》开宗明义地指出,"卫星导航产业是由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系统和用户终端系统制造产业、卫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惯性导航系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平台装备了GPS/INS组合导航终端并具备了一定的抗欺骗能力,但现有的卫星导航欺骗方法难以满足对欺骗目标任意方向的位置驱离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GPS/INS组合导航终端的全向位置驱离算法,可用于对非法无人平台管控的场景。该方法以卫星欺骗信号的设计为突破口,首先分析了卫星导航欺骗对组合导航位置和状态参数的影响,接着将卫星导航欺骗对组合导航状态参数的影响量作为求取欺骗信号的约束条件,进而确定位置驱离所需卫星欺骗信号的欺骗量,接着利用确定的欺骗量建立全向位置驱离模型,最终利用建立的模型生成对应的欺骗信号实现对组合导航终端的全向位置驱离任务。试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算法能够实现对组合导航终端360°任意方向的位置驱离。  相似文献   

18.
正泰斗微电子公司日前宣布:公司携低成本米级精度差分BDS/GPS定位导航模块等多个全新系列新品参加第五届北斗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多项新品推出将引领北斗产业进入3.0时代。在经历了早期注重研发的1.0阶段、近年来百万模块级初期产业化的2.0阶段之后,北斗卫星应用产业正在进入全新的3.0时代,特点是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获得全球  相似文献   

19.
杨琰 《无线互联科技》2013,(4):114-114,130
随着我国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升空,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和功能组成,给出我国北斗系统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邱益维 《现代雷达》2022,(2):108-109
0引言太空是各国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制天权成为大国军事实力的表征。目前,美军70%以上通信,80%以上情报侦察和监视、90%以上精确武器制导和几乎100%的大气预报都是由天基系统提供的。太空作战能力共分为太空态势感知、太空控制、情报侦察监视、导弹预警、定位导航授时、卫星通信、环境监测、核爆探测、太空运输、卫星操作等十大能力。为应对新型威胁,重构太空攻防体系,推出下一代太空架构(NGSA),利用低轨小卫星群、商用卫星寄宿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